隨星洲與病毒共存?湯家驊:香港尚欠一條件 反問是否要犧牲長者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香港要跟隨西方國家和新加坡「與病毒共存」,抑或跟隨中央政策以「清零」為基本防疫策略?行政會議成員、民主思路湯家驊表示,香港與新加坡不能相提並論,關鍵在於香港疫苗接種率明顯較低。
新加坡84%人接種兩劑 近60%打了三針
湯家驊表示,很多人喜歡將香港與新加坡相比,亦有人覺得新加坡較香港好,因沒有嚴厲封關和減少社交距離措施。他說新加坡人口約590萬,累計約40萬宗確診個案,當地自去年「與病毒共存」;但香港人口比新加坡多,目前卻只有1.3萬至1.4萬宗確診。死亡人數方面,新加坡約800多人,而香港約200多人,多數是未接種疫苗的人士,特別是長者。
如果問香港人能否接受新加坡的情況時,湯家驊說不要忘記一點,就是新加坡接種首劑疫苗比例超過86%,第二針有大約84%,近60%打了三針。而香港接種率低過新加坡,接種首劑疫苗不足80%,不到一半人打了兩針,只有一成多打了第三針,長者接種率不足一成。湯家驊認為,如果香港「與病毒共存」,死亡率會飊升,而長者死亡率會非常高。
疫苗接種率超過九成 才能考慮「與病毒共存」
湯家驊說,其實「清零」和「與病毒共存」是價值觀的問題,指是否願意令長者生命受到威脅,還是願意盡力承擔各種不便,甚至是經濟、社交上的損失。他說,有些人覺得要做生意,而他的看法是人命關天,死多一個人都不是好事,除非香港接種率接近新加坡,達到九成以上,長者接種率也有同樣水平,才可以考慮「與病毒共存」。
湯家驊指還有相當多的手段可用,認為收緊社交距離措施可以接受,稱不打針的人其實對自己和身邊的人都有健康風險。而香港人要忍受日用品、必需品短缺和價格上升,而能否抵受得到就是平衡問題。
清零/共存?梁栢賢稱圍堵失效 須接受成為風土病:宜聚焦抗重症清零迷思︱「共存」爭論再起 政界研判:社會或變成「汰弱留強」人民日報:香港須堅定動態清零意志 「共存」躺平策略混淆視聽疫情|官媒:香港須堅持「動態清零」 「與病毒共存」遑論通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