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選委新勢力 同鄉社團揭秘 黃敬:3萬成員強攻地區工作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選舉大改制後,選委會新增60席「同鄉社團」,有份提名、選出特首及立法會議員。港人對同鄉社團認知不多,一向予人印象是聯誼會、大時節推出「蛇齋餅糭」,但這情況近已有變化,同鄉組織漸漸變成分工仔細、接觸更多範疇的組織。不少社團正在改革,提供更多地區服務。

黃敬表示,香港河源社團總會經過「標準化、系統化和專業化」改革,分工更清晰。(夏家朗攝)

河源社團總會3年改制 推行標準化、系統化和專業化

1999年成立的香港河源社團總會,是廣東社團總會之下較早實行架構改革的屬會,在2016年推展「標準化、系統化和專業化」改革,歷時兩三年才完成。河源社團總會主席黃敬講解時,強調組織各方面各有功能,「我哋組織分開兩個部份,分別係社團(河源社團總會)和社建(社區、建造及工程專業發展中心),社團主要對鄉親,社建則主要對地區服務。」

顧名思義,社區、建造及工程專業發展中心是以專業服務地區,義工都是建造相關的專業人士,「所以都係講吓水、講吓電、講吓渠」。不要少看這些工程,隨着香港樓宇老化,不少舊區也需要這些意見和服務,特別是緊急維修,其中一個例子,就是協助2017年長沙灣兼善里火災的居民。

兼善里火災歷歷在目 助住戶24小時完成電力復修

「當時火燭燒咗電線,整幢樓燻黑,居民問我哋點處理,我哋就話一定要做。」黃敬憶述當時的情景仍然歷歷在目,「我哋話畀佢聽大約要幾錢,搵人即刻幫佢做,中心幫佢跟進。結果用咗24小時完成電力復修,費用比市價還要低一啲。」社建亦會協助做大廈維修,例如石屎剝落。

3萬成員分佈18區 嚴密組織統籌活動

現時社團及社建在冊義工總計約有3,200人,成為接觸地區的主力部隊。然而每區市民需求不一,必須有針對性部署,社團就以18區區議會做劃分。「1個區議會就係1個義工架構,有1個副總指揮和1個團長,以及多個副團長,1個副團長大約照顧3至4個選區,每個小選區最少有1個聯絡主任。」黃敬又指,如果區內會員較多,會出現多個聯絡主任,最多人的選區有多達800個會員,於是就需要10多個聯絡主任。在這架構下,社團對於每一個小選區的會員數目都瞭如指掌,而這就是「標準化」。

從義工分區可以見到,同鄉社團組織比外人想像要嚴密得多。2016年河源社團總會推行「標準化、系統化和專業化」,黃敬指,在推行改革之前情況很混亂,又沒有分區工作,同一人可以在10多個同鄉團體之間「走嚟走去」,改革後則要求在選定的同鄉社團內活動。去除重疊的人之後,社團和同鄉會大約有3萬人,分佈在全港18區,因此需要嚴密的組織去統籌活動。

活動統籌簡單如去旅行,都可以見到同鄉社團的組織能力,「去旅行梗係有個籌委會啦,籌委會成員又會開一個車群(溝通群組),一架車一個群。」但不巧旅行日遇上8號風球,為了不浪費這次組織,就改為在群組內進行有獎遊戲。遊戲內容與認識社團有關,今次活動的問題是當區的負責人是誰,以及屬於哪個立法會、區議會選區。

建立系統化溝通渠道 助社團傳遞訊息吸收意見

有了標準化架構,社團就能在內部建立上至管委會、下至會員的溝通系統,讓管理層向會員傳達訊息,同時了解會員想要甚麼。

建立系統之後,地區組織與上層社團組織可以順利互動,例如沙田需要進行疫苗推廣活動,社團會協助進行,利用社團的系統聯絡區內所有會員,協助登記和配對,地區幹事不用四處找人,分工清晰提高效率。

要管理如此龐大的組織,自然要有嚴密的管治架構。河源社團總會管委會共有12名成員,管理着10個委員會,進行會員招募、地區事務等日常運作,另有各區同鄉會,「每一個人帶幾多個人,都有晒規矩」。黃敬說,社團內高層管理人員約有50人,中層主任級約有500人。

河源社團是廣東社團總會首批改革屬會,黃敬指其他地方社團亦有參考他們的做法,去建立標準化架構。

過去以贊助產品為主 漸多落區籌組活動

2019年,河源社團總會再進一步建立「三社」,除了社團和社建,還建立了社企,以企業方式為社團和社建提供服務。

過往地區人士向區內街坊派發小禮物和提供餐飲招待,被指為「蛇齋餅稯」,社團很少參與,較多是提供贊助物品,例如河源社團會贊助著名的米粉、番薯乾、腐竹。但現在則會參與籌組活動,例如舉辦地區疫苗接種日,以及家鄉市集等,藉着活動聯繫會員。

黃敬強調要成為選委會委員,需要交出實績並參與多輪淘汰,並不是「欽點」就可以。(夏家朗攝)

不認為選委是欽點 指經過多輪篩選競爭激烈

選舉改制後,河源社團在選委會有7票,一些高層如黃敬等,亦在不同界別晉身選委會。

社團進入選委會,有些人說是「欽點」,但在黃敬眼中卻並不是這回事。黃敬指,要做到社團的管理層,需要在每一次內部選舉時交出成績,才能一步一步上升,要由會員升上管委會,就算每一屆都有提升,也需要15至20年的時間。「你要腳踏實地到一定地步先會讓人看到,看到你之後還要和別人比較及勝出,畢竟位就只有這麼多。」黃敬說,「社團界有60個位,我都唔係社團界,可以話我都爭唔到一個位,可以想像競爭幾咁激烈。」黃敬屬於第五界別的全國性團體代表,光是海外聯誼會就有300多個成員,幾千人有意參與首輪篩選,得出300多人後再次篩選出38個代表,因此是經過兩至三輪篩選才能擔任選委。

黃敬表示,作為選委要履職盡責、選賢任能,投選的人除了要愛香港之外,還要實實際際做事,而不是「空口講白話」,亦要不怕嘗試,不要受太多「條條框框」規限,以政治口吻來說話,必做「實打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