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建聯倡新居屋計劃 預售新界北遠期居屋 豁免首置者全數印花稅
特首林鄭月娥下月公布任內最後一份《施政報告》,民建聯今日(26日)提出多項房策建議,包括修改長遠房屋策略,加入公屋「三年上樓」政策目標;建議制定新的房屋需求推算方程式,料屆時公營房屋供應量增至每年4.5萬,當中3萬用於公屋「三年上樓」,1.5萬居屋用於青年人置業。
民建聯又建議推出新的居屋計劃,以5年樓花預售新界北的居屋予年輕家庭及邊緣中產。該黨另建議重組政府架構,將發展局和運輸及房屋局,重組成「房屋及規劃地政局」與「運輸及工務局」,並升格「土地供應督導委員會」由特首領導。
提三大目標:三年上樓、助青年置業、告別劏房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柯創盛、劉國勳及鄭泳舜今日舉行記者會,公布房策建議。鄭泳舜批評,本港公營及私人房屋供應均追不上長策的建屋目標,最近因調整公私營比例至「七三比」才勉強符合,並引用一份國際機構指,本港房地產價格中位數已升至家庭收入中位數参20.7倍,即一個家庭平均20.7年收入才能買樓。
柯創盛表示需要新方法解決問題,民建聯就此提出三大目標:實現「三年上樓」、協助青年置業,以及「告別劏房禍害」,並要求將三個目標加入長遠房屋策略。柯創盛指,按倡議本港公屋輪候有望在4年累積清零,6年恢復上樓。
他又指,居屋是年輕人置業的最佳選擇,故希望居屋建屋量由目前每年9千,增至每年1.5萬個,屆時將是回歸前舊居屋年代10年的平均數字。私樓方面,柯創盛指政府應向市場發出有「持續增加供應」目標,相信私樓按計算如每年可推出約17,160單位,有助管理市場對供應不足的預期。
倡試行新居屋計劃 豁免「真正首置者」印花稅
民建聯亦倡議推出「新居者有其屋計劃」,李慧琼建議以先導方式推行,向年輕家庭及邊緣中產推出5年期樓花,建議申請資格與目前居屋資格相約,並由白表人士優先,讓過去未能中籤者、有年幼子女、家有長者家庭增加中籤機會。
當中,民建聯建議豁免真正首置者全數住宅物業印花稅,樓價上限800萬,以降低置居成本,按800萬計可節省約24萬元稅款開支。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劉國勳表示,未來建議每年興建4.5萬個公營建屋單位,方法主要是增加土地供應,或者增加建屋密度。他指,政府可提高已規劃項目的地積比,將仍在規劃、設計階段並已預留未來10年興建土地房屋的240公頃土地,地積比由平均5至6倍,提升至6.5至7.5倍,舉例指古洞北、粉嶺北用地若增至平均7倍,相信有潛力增加更多單位,例如洪水橋增至7倍,可增加至2.4萬單位。
集中發展新界北 增已規劃項目地積比
劉國勳建議增加「新田/落馬洲發展樞紐」的住宅用地比率,由目前10%增至15%至20%,料可增加額外2萬至3萬個單位。他提到財政司司長陳茂波亦有類似建議,而自己雖對商業用地改為住宅有保留,但指該地亦有綠化帶、荒廢農地可供改劃。
他亦呼籲政府繼續積極運用收回土地條例,持續檢視、進行,例如屏山公屋發展項目有「棕地」可一併收回增加供應1至1.2萬單位,亦在發展北環線沿線的牛潭尾及凹頭用地相應增加5至6倍地積比。
收地問題一向影響房屋供應,劉國勳要求精簡相關規劃及地政程序,加快公私營房屋供應。他認為,以往主要收地問題在於補償,指一些新地的收地主要以「甲級」特惠補償率補價,但用於房屋一般卻只是「乙級」,希望可劃一至甲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