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海方案︱學者:港府應更主動講出自身優勢 不必懼怕人才流失

撰文:林劍 鄭寶生
出版:更新:

國務院本周一(9月6日)公布《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現代服務業合作區改革開放方案》(前海方案),將前海合作區域面積擴大至原本的8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今日(9月9日)下午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橫琴、前海兩地開發建設有關情況。
港深合作的議題,對於港人來說絕不是新鮮事,也同時會帶來一個疑問:到底香港和深圳協作,是競爭還是互補?尤其最大的疑問是:在整份前海方案中,香港的角色只是「從旁協助」前海發展,一旦香港的專業服務、企業家落戶前海,又會否導致香港人才流失?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表示,內地城市和省份一向協同與競爭共存,認為香港政府沒有長遠經濟發展思維,指政府貢獻自身實力的同時,要了解自己經濟模式的長處,與大灣區城市協同和競爭。
中文大學經濟學系客座教授宋恩榮則表示,中港兩地的經濟合作,需要較長的時間才可見到實質成果,而香港本地人才確實有可能離開本地流向前海。不過他相信即使人才外流,香港仍可從兩個方面得益,只是形式都會比較間接。

+4
香港政務司司長李家超透過網上參與。(香港01直播截圖)

與橫琴方案定位有別 香港於前海發展只能「從旁協助」

從文本內容來說,《前海方案》所着重的,是「支持深圳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行示範區」,內容包括「打造全面深化改革創新試驗平台」、「建設高水平對外開放門戶樞紐」等。由始至終也是由深圳方面主導,主題都是「協助前海發展」,香港只是「從旁輔助」。

政務司司長李家超在今日發布會演辭中,所說的也只是「深港政府一直努力提升前海發展水平,以及便利香港專業服務落戶前海。香港定能用好『一國兩制』的制度優勢,參與推動前海現代服務業發展。」香港一樣是輔助角色。

對比之下,較早前發布的《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橫琴方案),提到的是「全粵澳共商共建共管共享的新體制」。具體內容上,目標是「發展促進澳門經濟適度多元的新產業」,為澳門發展中醫藥、文旅會展商貿、現代金融等多方面產業。可見橫琴方案定位,便是以澳門為主體發展。

香港大學經濟及工商管理學院經濟學教授鄧希煒表示,香港政府應主動講解香港優勢,發展多元產業如生物科技等。(資料圖片)

香港產學研強勁惟政府幫助不足 河套可成發展重點

如仔細看方案內容,不難看得出中央政府知道香港在金融、法律專業方面的優勢,但除此之外可說是乏善足陳。然而,其實香港還有不少發展空間,可惜至今鮮有人提及,就連香港政府也說得不多。鄧希煒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特區政府應該更加主動,利用河套區等地發展,指不少建議認為河套區應撥出一部份發展生物科技,發展醫療相關的產學研結合,但至今未見香港政府有相對的配合。

說到產學研,在港大任教的鄧希煒自言十分了解香港這方面優勢:「香港是全球唯一一個城市,擁有4間排名頭50位的大學,眾所周知本地大學的基礎研究很強,這是香港的長處。」他以近期疫情為例子,指出香港在醫療研究方面較內地大多數城市都優勝,「為何不主動突顯我們的特色、突顯我們的強項,去貢獻國家發展呢?」

不過,產學研發展方面,本地大學常常遇到難題。「大學一直在做事,不停找土地興建新項目,但香港政府從來無協助,反觀深圳政府則表示觀迎在當地設校,並提供大量優惠。」鄧希煒認為情況很奇怪,「香港政府似乎不知道大學是科研、培育人才非常之強的地方,那麼我們就去大灣區或內地其他地方。」

河套區面積廣大,是科學園的4倍,鄧希煒說是否應該講出哪些科技、科研需要香港發展,「除了生物科技,還有半導體、新材料、新能源的科研和產學研互動,這些在坊間、政府都沒有論述」。

不能死抱金融業 科研化為產業鏈可助職業多元化

港政府常提到自己的優勢在於國際金融中心,但鄧希煒認為並不能死抱這一點:「香港有很多市民,很多人未必能夠到大灣區或內地其他地方發展,而香港無辦法人人做金融。」產業單一之餘,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之下,香港能扮演甚麼角色,鄧希煒指這方面亦從來無論述:「我聽到的是回去做金融和高端服務業,這些我們做了好多年,好明顯並非每個人都可以做這些行業。」

《前海方案》內容可見,中央認為香港強於金融和高端服務業,鄧希煒認為,香港不能單靠這些行業:「金融只係佔香港約10%就業人口,但如果做好科研,再將科研變成一些工業,不單止能振興產學研活動,亦可讓香港產業、職業多元化,亦能製造一啲向上流職業。」他坦言,如果香港沉醉於只可以搞金融的話,他愈來愈擔心香港將來的發展。

四大支柱產業佔香港GDP六成,但除了金融業外旅遊、出口入等產業正在萎縮,他反問香港政府清不清楚香港轉型的方向,以及與中央互動時扮演的角色。

要理解香港與中央互動關係 港府應主動講出香港優勢

鄧希煒直指,香港部份市民以至官員,都習慣處於被動的角色,「好似北京叫我們做甚麼就做甚麼」,但其實可以主動講出香港本身的優勢在哪裡,而且香港亦要發展多元產業處理本身經濟問題如貧富懸殊,「如果我們的持份者、決策者都不講的話,北京未必知道,這點不能太被動。」他認為,對於內地地方與中央關係、香港與中央互動方式,香港政府仍未有長遠、策略性的理解,「我們作為香港人,知道香港強項在哪裡,為甚麼要北京話你知呢?」

說到大灣區融合,鄧希煒指深圳等地已在計劃五年、十年後發展甚麼,但香港政府還是「看着今日深圳廣州發展甚麼就去融合」,很少有長遠規劃,形容這就是兩地發展的落差。

+4

在記者會中,也有香港記者問及港深合作加強後,前海未來產業或會與香港出現競爭關係,以致香港人才流失,中央如何作出平衡,在席官員也未有直接回應。

宋:對本地經濟效果體現需時 未必立竿見影

宋恩榮接受《香港01》訪問時指出,前海由十多年前提出發展,定位一向都是高端服務業為主,吸引青年創業、專業服務落戶,銜接香港,促進兩地融合,今次再加強力度,純粹是過往政策的延續。不過他提醒,這類中港兩地經濟合作的計劃,尤其涉及高端服務、金融等精英產業,融合的過程一般比較緩慢,對香港經濟未必有立竿見影的效果,需要長時間觀察。

宋舉例指,2003年簽訂的《內地與港澳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CEPA),主要內容在於中港兩地服務業的融合,內容經多次修訂,至今已18年,效果仍未算十分顯著,再加上本地社會對於服務業的承載能力已近飽和。「金融服務涉及的因素就更複雜,因為有很多政府規管措施,而這些行業的經營者,一般都是高度壟斷,有既得利益存在,所以要這些好處真正化為經濟利益,需要很長的時間。」

宋恩榮。(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料能促進專業技能交流、企業回饋香港經濟

在人才流失方面,宋恩榮則認為屬正常現象。他指,香港年輕人才前往前海發展,成才後一樣可以回饋香港,對香港經濟未必沒有幫助。對於專業人士,宋恩榮認為專業人才前往內地發展,在當地吸收經驗、交流技術,對香港也有間接裨益:例如醫療服務提供者,可以在內地接觸更多不同類型的臨床個案,香港本地樣本始終有限;律師亦可同時適應中港兩地法制。

需做好生活配套增加港吸引力

他亦指出,對於大型的國際金融中心,如倫敦、紐約等,專業人才向來都相當流動:「其實不用太憂慮,專業人才,尤其是金融業,從來都是相當流動。只要香港本身是個有吸引力的地方,有人走,自然也有人來,那是很自然的現象。只要政府做好生活的配套,他們自會願意在香港生活。」

不過宋恩榮承認,對於一些未必有專業技能或是希望創業的香港大眾市民來說,前海發展未必能帶來很明顯的得益。「當然會有一些非常間接的得益,例如有些港人在前海發展,企業品牌做大做強,回到香港擴展生意,大眾可能有間接好處。」他指,這也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沒那麼快看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