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鄭月娥:現屆政府開發土地寸土必爭 5方面加強房屋供應

撰文:林劍 羅敏妍 高諾恆 吳倬安 羅家晴 周禮希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15日)赴立法會出席休會前最後一次答問會,她表示,過去3個月立法機關取得令人欣慰的成效,包括通過選舉修例,亦多個10多條條例草案。提及土地房屋問題,林鄭指是重中之重工作,提到有人埋怨浪費時間做土地大辯論,或捨易取難,但她強調現屆政府開發土地如行軍打仗,寸土必爭。
她又指,政府政策明向傾斜公營房屋,公私營比例由「六四比」改成「七三比」。林鄭指,未來一年會加強多方面房屋供應,包括加強督導,不容許「政出多門」;積極推展交椅洲人工島及新界北研究及規劃,確保10年後土地供應充裕;更進取採納基建先行、創造容量的原則,加快新鐵路策略發展;進一步簡化發展流程,提升發展局項目促進辦事處協助各部門,加快審批私人發展項目的效率等。
工聯會議員麥美娟要求政府重推一手樓空置稅,展示其「不動搖的勇氣」,但林鄭稱不會輕易承諾,形容「勇氣和魯莽是一個銅錢的兩面」,若她承諾太多,會引起很多遐想。

+2

【12:20】熱血公民鄭松泰問及特首,會否兌現在競選時及首份《施政報告》的承諾,修訂《防止賄賂條例》中的第3條及第8條,改為適用於行政長官。林鄭表明「一定走數」,「今日沒有做到,亦不會做,下屆也不應做」,認為修訂是衝擊行政長官的憲制地位,削弱行政長官地位,令行政長官不能符合向中央政府負責的憲制責任。

林鄭:通關非止廣東省溝通 需中央指導

【12:10】立法會議員田北辰問及通關問題,提到廣東省對疫情的防控比較嚴密,外地入境需要檢驗抗體並檢疫21日,反觀香港只需隔離14天,擔心外放輸入問題,他詢問特首通關的防疫安排有否與廣東省溝通。

林鄭月娥回應指,有與廣東省進行溝通,但兩地的檢疫制度難以完全一致,強調防疫措施百分百一樣並非通關條件。她指通關並非只與廣東省合作,防疫下的人員往來還需要中央政策的支持和指導,故此會積極與内地、廣東、深圳進行討論。她指香港現時主要是零星的輸入個案,沒有社區爆發,現行措施是封鎖有關區域進行檢測,可見本港有能力嚴控不讓病毒走入社區,未來會繼續循著這個方向工作。

田北辰。(鄭子峰攝)

林健鋒問「親自延續」未完成政策? 林鄭:不用兜個圈問我

【12:09】經民聯林健鋒指,香港疫情狀況稍有好轉,商界期望特首幫忙爭取在8月份通關,同時詢問特首有哪些具體項目希望在餘下任期能夠完成。

林鄭回應指,任內900多項政策中,只有少部分滯後,若因大眾反對的無法完成部分項目,她不會因此感到灰心。她認為未來需看得長遠,指「一國兩制」重回正軌後,政治安全有保障,不用擔心政權更替,特別在土地及經濟發展上,香港有條件、有底子看得長遠。她指香港「近水樓台」,能夠與內地大灣區積極合作

林健鋒再追問未來政府在教育方面的工作,林鄭承認特區政府回歸以來在教育上有所缺失,特別提到在國民身份認同部分要急起直追。但她認為近年已經有突破,包括規定中國歷史科為初中必修科目、以公民與社會發展科取代通識科、提高辦學團體的管治等。她表示未來將繼續積極完善教育制度,期望下一代有國家觀念、香港情懷,和國際視野,並對香港有承擔。

林健鋒又提到有部分項目需要延續到下屆政府,問林鄭月娥會否希望「親自延續」,林鄭月娥笑言,「不用兜個圈問我一些我不會答的問題」。

【11:49】工聯會郭偉強稱,現時仍未通關,對復甦經濟設起框架,他問及政府對於疫情後復甦經濟及改善產業結構等有何部署?他稱現時外國已有經驗立法就網約平台工作確立僱傭關係,促請政府保障零工。

林鄭回應稱,雖然網上購物情況不斷上升,但不會取代實體零售,她認為有關題不是要優先處理,現時最重要是創就業,以及避免因疫情而衍生的勞資糾紛。

【11:48】民建聯柯創盛指,位於原落馬洲管制站的一塊20公頃土地,因皇崗口岸轉為「一地兩檢」而騰出,問到為何政府要把這塊20公頃的土地,待至新田落馬洲交通樞紐一併研究,單是研究就要2至4年才能完成,認為此土地不用收地,亦不須搬遷補償即可建屋。

林鄭稱,近日對新界北發展有新看法,因民建聯劉國勳提出政府應以整全方法,研究規劃新界北未來發展,又指有議員提出了深港口岸經濟帶的概念,因此今天不想具體談及這片騰出的20公頃土地之規劃,認為要以整全方式看待新界北發展,稱未來她會就此向社會有所交代。

柯創盛反駁,市民越住越迫、越住越細,希望政府急市民所急,指20公頃土地可供建1萬個公營房屋單位,促政府優先考慮發展。林鄭回應稱,土地發展有其程序,亦要交通和基建配套,本身是口岸用地不代表可用作房屋用地,要確保有足夠配套,又指皇崗新口岸須兩、三年才能建成,強調政府將一併研究騰出空地的日後用途,又指若今天用了發展房屋,或「可能影響咗大局」,因皇崗很接近深港創科發展的地區。

鄭泳舜。(鄭子峰攝)

【11:34】民建聯鄭泳舜指奧運即將開幕,問到政府會否加強支援體育、文化、藝術項目,包括申辦更多國際體育盛事,例如國際青年運動會、或培育更多精英運動員。

林鄭稱,多年來也認為香港在創意、文化產業有優勢,認為這些除了可提升市民生活質素,同時亦可產業化,在十四五規劃中,首次提及香港作為中國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的法,「短短一句說話畀咗我哋好大契機」,指大灣區是一個擁有8600萬人的經濟人口區域,文藝產業有這個腹地,有很大發展潛力。

她又指,西九文化區是一個提升本港國際文化藝術水平的文化投資,下一步須加強培訓,讓更多人進入文化藝術行業。至於體育方面,林鄭稱近年發展得非常好,本港體育員取得有史而來最多的奧運入場券,呼籲市民為參加東奧的香港運動打氣,強調政府續以精英、盛事和普及化推動體育發展,啟德體育園也有大型體育盛事才能支撐。

鄭泳舜促請政府考慮申辦2029年亞洲青年運動會,林鄭稱政府一定會研究。

【11:28】勞工界潘兆平表示,本地基層就業受疫情影響,政府在改善勞工權益有重要的責任。他提及破產欠薪保障條例,當中的欠薪特惠款項已經25年沒更改,一直維持36000元,是以當年1995年的工資中位數9000元計算。潘兆平認為現時工資中位數已經是19000元,欠薪特惠款項應提升至76000元,他問及政府能否就條例作出修訂,提高欠薪特惠額?

林鄭回應時稱,明白作為工會領袖有使命爭取權益,她稱現屆政府其實是傾斜勞工,雖然在競選時沒有太多承諾勞工界,但現屆政府在商界理解和支持下,推動不少政策,包括增加有薪產假、將公眾假和勞工假劃一等,期望勞福局稍後會完成取消強積金對沖的修訂,她現時只能回應會回去檢視,看看是否有更新、改善的地方。

潘兆平追問勞福局能否在現屆政府將議案提上立法會,林鄭明言不可以,她稱現時已經是7月中,仍有5條條例草案要提交立法會,故現實上未能做到,希望潘兆平能體諒。

+3

指過去有很多「趕客」行為 冀改變內地部分人對港負面形象

【11:27】自由黨議員邵家輝表示,零售業有三分一的生意來自海外,八成來自內地,他引述內地政府在海南島的政策指,讓國內人士到海南島消費時,每年有10萬元免稅額,使其零售業生意持續上升,惟國內人士到港消費只有5000元免稅額,故希望林鄭能為向中央政府反映,把國內人士到港的免稅額提升至每年10萬元,待旅遊業開關後,旅遊業和零售業的恢復會更好。

林鄭回應,隨着香港實施了《國安法》及通過《2021年完善選舉制度(綜合修訂)條例草案》,她有更大信心和動力向要求中央政府給予香港更大的支持,承諾「可爭取的措施,會盡力爭取」,但中央政府有自己考慮,會向其他部委提出具體措施。

林鄭又指,香港過去有很多「趕客」行為,對內地旅客及到港進行商業活動人士帶來負面感受,所以會進行更多形象工程,並指內地5個經貿局亦有就此多進行形象工程,減少內地人士對香港的負面形象,希望能改善香港形象,通關後他們亦會更樂意到香港。

【11:18】旅遊業議員姚思榮提到,本地旅遊行業受疫情大受打擊,儘管政府曾經提供幾輪資助,但已經是「彈盡糧絕」,質問政府是否放棄復蘇旅遊業。

林鄭月娥回應指,現時困難在於沒有免檢疫人員往還,世界各地都面對同樣問題,但會做好準備。她表示會積極思考如何在有序通關後刺激本地旅遊,以及好好發揮與粵港澳大灣區的旅遊合作。為協助旅遊從業員維持生計,林鄭指已經極力為相關市民開創就業機會,如疫苗中心的職位,支持旅遊業渡過困難的時刻,而且本地遊及郵輪遊亦受到市民歡迎,相信旅遊業依然大有前景。

姚思榮指,林鄭提出的措施只是「杯水車薪」,期望政府落實更具體、有力,有系統性的措施,要穩定業界信心,促政府聆聽旅遊業心聲。林鄭稱正就施政報告諮詢,歡迎議員提出意見。

林鄭:社會有多講中國共產黨氛圍 將推大型展覽

【10:56】經民聯劉業強問到,中國共產黨建黨百年,但仍有大部分香港市民存有偏見,問港府會否積極舉辦宣講會,供市民接觸共產黨及國家主席習近平的講話等。

林鄭月娥回應指,特區有舉辦建黨百年的慶祝活動,港府官員出席時亦有分享中共的地位。她指,近年本港其實已不知不覺間起了變化,多講執政黨,難以想像3至4年前能夠如此,港府會用好這氛圍,讓年輕人對國家認識,香港與國家的關係等,未來將有大型展覽介紹中國共產黨的發展,與及與香港的關係。

民建聯蔣麗芸。(鄭子峰攝)

研教師不打疫苗需更頻密強檢
【10:55】民建聯議員蔣麗芸表示,香港社區近一個月沒本地感染個案,但近日有多宗與輸入個宗有關的確診。她指雖然機管局要求進入禁區的員工要完成接種疫苗和提供陰性檢測證明,但仍有不少非機管局的機場人員,包括入境、海關人員等,問及林鄭會否在保護僱員角度,考慮強制有關前線人員接種疫苗。

林鄭月娥指,現時經過四波疫情後,現時的個案都是外防輸入的個案,但她稱若難讓外面人士來港,港府會承受不少壓力,包括商界和市民。對於強制市民打針,林鄭稱現時各國都未有動用法律強制,因會出現爭抝。林鄭強調,政府現時鼓勵前線人員要接種疫苗,若不接種就需頻密接受檢測,她稱現時17萬公務員有6萬4千名被列為前線人員,其中已有7成完成打針。

林鄭指,稍後會再擴大公務員前線人員的數目,同時若採用定期檢測者需自費,強調要就此當誘因或推動。林鄭又指,正考慮教師和安老院舍採取相同的方式,鼓勵兩個行業人士積極接種疫苗。她強調,貿貿然強制有關人士打針會有問題,亦有機會會反彈。

林鄭月娥。(鄭子峰攝)

5方面加強房屋供應工作

【10:50】林鄭月娥在開場發言時表示,行政立法機關互相配合、互相制衡的前提下,立法工作取得令人欣慰進度,指立法會嚴謹、負責任的情況下,通過完善選舉制度草案,令非常緊湊的三場選舉得而順利展開,選舉事務處如期於7月18日公布選委會臨時選民登記冊,又指立法會在過去3個月通過17條條例草案,並正在全速審議13條草案,各政策局將於未來數星期仍會提交5條草案,如全數可通過,連同4月前通過的9條草案,本屆立法會將會通過共有45條草案,立法會將會是過去二十年立法工作最繁忙、最有成效的一年。

林鄭指,土地房屋政策是本屆政府重中中重,歷屆施政報告把房屋政策,放在經濟、民生之前,18年後的施政報告,房屋土地政策更獨立成章,又指首份施政報告清楚表明房策有四大元素,強調政府有不可或缺的角色、以置業為主導滿足市民需求、盡快支援輪候公屋和居住環境惡劣的家庭等。

林鄭稱,開拓可供發展土地非一朝一夕,指有人埋怨政府浪費時間開展土地大辯論,有人批評政府捨近圖遠、捨易取難,政府在土地工作從來沒有好整以暇,如行軍打仗、寸土必爭,過去的土地工作不少在爭議中推進,不少成為立會拉布對象和社會激進分子的抗爭目標,現在社會、議會回復平靜,過程才相對順利。

她指,政府同步推展東涌、北區大型發展項目,善用棕地、農地、綠化地開拓土地供應,推行土地共享先導計劃、收回私人土地,加快大坑西重建等市區更新項目,強調土地工作不是紙上談兵,包捨去年已宣布覓得330公頃用地,全數建造未來十年長策目標,政府在全力覓地、造地之餘,亦全速興建公營屋,本屆政府五年建造了9萬多個單屋,較上屆政府五年建造的6.68萬個公營居屋單位,數量多近一半,但仍與公屋輪候冊數字仍一段頗大距離,預計下一個十年期上半部供應仍會緊張,房委會和相關部門全速加強工作,她亦會親自促有關工作。

林鄭又指,本屆政府落實了多項突破性舉措,包括明顯傾斜公營居屋,包括公私營比例改為七三比,落實房屋不是簡單商品的政策立場,同時承認香港作自由開放資本主義社會和國際金融中心,政策難以滿足經濟體內對私樓的需求和調控價值,同時政府要令市民知道買得起樓宇,建立階業置梯、將公營房屋的售價與私人市場脫勾,以鑽石山啟翔苑400平方尺單位為例,最平只售286萬元,較私樓市場平48萬元,比市價拆讓四成,又推出首置盤,予收入較高、未能購買私樓的年輕家庭上車,其中位於馬頭圍道的五百個首置單位,超額認購一百倍。

冀來屆政府延續供應決心

林鄭月娥稱,市民長期不能安居,政府不敢怠慢,立法會、政府即使換屆,房屋土地供應仍會是施政重點,未來一年加倍努力,包括加強高層督導,不容政出多門;積極推進交椅洲人工島和新界北區發展區研發和規劃,確保十年後的土地供應充足;更進取採納基建先行、創造容量原則,加快新策略道路和鐵路網絡發展;進一步簡化發展流程,提升發展局項目促進辦事處和各部門加快審批私人發展項目的效能;檢視市區重建的方法,處理樓宇老化問題。

林鄭強調,回歸而來,香港房屋供應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歸根結底就是沒有持續的土地供應,要徹底解決土地房屋問題,不需要因時制宜的招數,而是持之而行的決心,需要不會因經濟短期波動和物業價格升跌而動搖政策的勇氣,形容本屆政府已實現這種決心和勇氣,希望未來政府維持這個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