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藍之爭|羅冠聰:應尋求更多盟友 非建立敵人 葉劉望和而不同

撰文:周皓宜
出版:更新:

反修例示威浪潮退卻後,社會上「黃藍之分」仍然明顯,而「黃營」中不時出現「鬥黃」的情況。流亡英國的前香港眾志常委羅冠聰在facebook發文,以天鵝絨革命發起人、前捷克異議者哈維爾的「活出真誠」論(Living in Truth)回應「鬥黃」現象,稱要針對的是接受政權委派的任務,成為傳播極權意識形態的人或企業,認為不應以最嚴謹的標準去攻擊活在真相裏的人,區分藍黃的前設是尋找更多盟友,而非建立更多敵人。
新民黨主席葉劉淑儀指出,香港的「黃藍之爭」,或政治意識之爭,並非香港獨有,如英美也有黨爭或是否留歐之爭,甚至宗教國家的內部爭論,又希望香港「和而不同」。

羅冠聰指,「鬥黃」成為了熱議概念,如在黃色經濟圈上,會鬥誰聘得多「手足」、捐出最多款項;在個人層面,會鬥有否幫襯藍店、讚好親中藝人的社交媒體等。他提到,前捷克異議者,及後在國家民主化後當選總統的哈維爾曾談論「活出真誠」(Living in Truth)的重要,指在1970年代的共產捷克政局封閉,市民終日活在惶恐之中,戰戰兢兢地服從政權劃下的條條框框,生怕有任何逾矩的行為,會遭到政治報復,甚或滅頂之災。

他說,在這種政治氛團下,有人選擇「活於謊言」(Living in lie),例如賣菜大叔為求表忠,展示一些他並不相信的標語。相反,他稱,「活出真誠」正是活出人性自由和多元,各人不因政權所設的條條框框而自我局限。

羅冠聰:不應以最嚴謹標準攻擊所有人

羅冠聰指難以直接將所有人的付出和犧牲比較,而所謂的「鬥黃」,是希望劃分出一套準則,透過價值觀來判別誰敵誰友。他認為,即使是錯買「藍底」商品服務、專注自己的工作而缺乏政治敏感度,或者因為各種限制而無法表態的人,也不應苛求,用最嚴謹的標準去攻擊他們。

葉劉淑儀與前主播張寶華會談,提到黃藍之爭非香港獨有。

葉劉淑儀:黃藍之爭非香港獨有 高興不同意見能誠懇交流

葉劉淑儀在facebook表示,她日前接受前主播張寶華訪問,雙方對「一國兩制」及警方執法等理解明顯有分歧,但很高興他們都能誠懇交流。她提到,香港經歷2019年修例風波以後發展的政治及暴力事件,到去年回歸日前夕《港區國安法》正式通過,香港逐漸回復平靜。而香港的「黃藍之爭」,或政治意識之爭,其實不是香港獨有,就如英美也有黨爭或是否留歐之爭,甚至宗教國家的內部爭論。

她又認為,香港2021年應該好好恢復元氣,無論與其他人意見有多不同,應該好好互相尊重,保持「和而不同」,共同尋求讓香港復原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