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民研︱自稱「香港人」較半年前下跌6% 創兩年來新低
香港民意研究所今(22日)發布新一份香港市民身份認同調查結果,當中「香港人」身份的認同指數為79.5分,較半年前下降3.6分;「中國人」身份的認同指數較半年前上升0.3分至54.9分。
另外,有44%受訪者自稱為「香港人」,與半年前相比下跌6%,是自2018年12月以來新低,而自稱為「中國人」的受訪者佔15%,亦有14%受訪者自稱為「香港的中國人」的受訪者,兩者均創2018年12月以來新高。
香港民研於12月初以電話訪問約一千名18歲或以上香港居民,沒有涉及身分對立問題的獨立評分結果顯示,無論是按認同感、重要性或認同指數排名,「香港人」身分均繼續排名首位,其後是「亞洲人」、「世界公民」、「中華民族一分子」、「中國人」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
與半年前相比,只有「香港人」身份的各項指標錄得明顯下跌,當中認同指數由半年前83.1分下降3.6分至79.5分,而「中國人」的重要性評分創2008年有紀錄以來新低,以十分為滿分,只有5.5分。
調查同時要求受訪者在「香港人」、「中國人」、「香港的中國人」和「中國的香港人」中選擇自己最認同的身份,當中最多人選擇「香港人」,佔44%,但與今年六月的調查相比下跌6%。其他三個選項的變化不大,25%受訪者自稱為「中國的香港人」;15%自稱為「中國人」;自稱為「香港的中國人」有14%。
鍾劍華:主流論述將「香港人」與「中國人」排斥
美國華盛頓大學社會學博士鍾偉強表示,身份認同是相當主觀的概念,例如大家對「中國人」的定義也有分別,香港自回歸後「中國人」身份認同下降,除了可能因為市民實際上越來越不認同中國人身份外,也有可能因市民對「中國人」的定義有改變,回歸前市民或從文化上理解「中國人」,隨回歸後「中國人」一詞慢慢成為了政治化的概念。
香港民意研究所副行政總裁鍾劍華說,2008年認同「中國人」身份的市民較認同「香港人」身份的略多,但現時認同「香港人」身份的較認同「中國人」身份的高出25%,這轉變值得大家深思。他指,認同「香港人」身份與認同「中國人」身份沒有排斥性,但現時很多論述往往有趨勢將兩者排斥,令到自稱是「香港人」變得像「搞本土主義」、「分離主義」,認為這趨勢是掌握着香港主流論述的政權和媒體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