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政報告︱一份面向北京的報告?42次提大灣區 詳引習、鄧講話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特首林鄭月娥今日(25日)發表新一份施政報告。今份施政報告比原定遲一個半月發表,林鄭上京「面聖」並爭取惠港措施後,「升級」報告內容。
可能因為「面聖」過後,可能因為形勢需要,施政報告內的「北京」元素比例相對較重,坊間紛紛得出一個的結論:這是一份面向北京、以中港融合為主軸的施政報告。
根據記者統計,林鄭宣讀施政報告過程中,至少42次提及「大灣區」三字。林鄭又大幅引述現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和已故中共領導人鄧小平的講話,情況在過往屬少見。難怪有人覺得,林鄭今年施政報告的最主要受眾是中央政府,解釋香港在國家整體發展中的位置。

▼施政報告2020八大重點▼

+3

重點內容大部分皆與中港融合相關

林鄭上月宣布延遲發表施政報告的最主要理由,是需要和中央部委商討支持香港的措施,因此整份報告的主調,亦是與中央政府相關。

政府消息人士提到,林鄭11月初到北京與領導人、部委見面後,原先的施政報告內容有所增加。其中最主要新增的部分,在於主要內容的第(二)「中央全力支持」部分,提到部分訪京行程成果,涵蓋創科、防疫、交通等範疇,又提到中央答應待日後新冠肺炎研發有成果時可預留一定數量予香港。林鄭強調,香港可發揮「國家所需、香港所長」的作用,積極參與國內國際雙循環,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實際上,施政報告內提到的重要具體措施,如第43段提到的深化兩地金融互聯互通和跨境理財通、第48段提到的與珠海機場接通航空網絡、第54段有關落馬洲河套區兩地合作的部分,都是一些香港與內地合作的內容,重點似乎都放在香港在中央發展經濟過程中擔當的角色。

林鄭月娥發表任內第4份施政報告。(鄭子峰攝)

大篇幅引述習近平、鄧小平講話

此外在演辭中,林鄭大幅引用中央領導人的說話。例如她兩次引述習近平的講話。一是在第3段中提到:「國家主席習近平2017年7月1日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0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五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發表重要講話,他表示『一國兩制』需要在實踐中不斷探索,並指出當前,『一國兩制』在香港的實踐中遇到一些新情況、新問題。他提到今後更好在香港落實『一國兩制』的『四個始終』,即始終準確把握『一國』和『兩制』的關係、始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和《中華人民共和國香港特別行政區基本法》(《基本法》)辦事、始終聚焦發展這個第一要務、始終維護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

其二是在第126段中,提到:「應對氣候變化是全球共同面對的重要課題,國家主席習近平較早時在聯合國發言,表明中國會努力爭取在2030年碳排放量達峰,並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這是國家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承諾,深受各地政府和國際環保組織歡迎。」

翻查資料,林鄭於2017、2018年施政報告中,亦曾提及習近平,但都是一句帶過,提述習主席的一些言行,今次則大篇幅引述主席講話內容。此外,林鄭在今份施政報告中,首度提及鄧小平:「今年是《基本法》頒布30周年,我們在回顧香港特別行政區23年來的發展歷程時,都應該深深感受到這個由鄧小平先生提出的『一國兩制』偉大構想,不單順利解決了歷史遺留的問題,讓香港回到祖國的懷抱,也確保了香港的繁榮穩定。」

面對外界質疑這份施政報告「面向北京多於面向港人」,甚至民主黨指「獻媚批京」指責,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記者會中不得不直面回應。她表示,報告內每次提到中央,背後都是關心港人,例如融入大灣區,也是為了香港人。

她更不點名地回應民主黨相關的批評,批評民主黨的評語是顛倒是非黑白,「無嘢搵嘢黎講」,笑指這樣或許有點「阿Q精神」。林鄭又解釋,香港可於中央支持下得到經濟發展,沒有理由去經濟萎縮的地方找發展機會,強調即使施政報告要「正本清源」都是為了香港人,而中央接受她的建議,都不是為了她本人,是為所有香港人。

林鄭月娥在施政報告中,首度引述鄧小平的講話內容。(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