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全會對香港有何影響? 去年四中一個重磅決定 牽動香港命運
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五中全會)今日(10月29日)在北京閉幕。中共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一般而言是中央提出未來施政方針的會議。隨後會由人大常委會、國務院提出具體政策建議,再經全國人大或人大常委會審議和表決後,成為全國的政策。今年會議中,焦點包括研議十四五規劃(2021-2025)建議方案、雙循環、2035年遠景目標等。
根據過往經驗,全會閉幕後的公布,大多是概括的政策方向,未必直接提及涉港內容,不過每次提出必是「重磅」政策。其中,去年10月舉行的四中全會,對香港就有極深遠的影響,帶來了《港區國安法》。
每次全會功能、焦點各有不同
自改革開放後,各屆中共全國代表大會每五年一次,其間中央委員會共召開七次全體會議,每次全會的功能、焦點都有不同。例如一中全會主要選舉產生新一屆中央領導機構;七中全會一般會總結過往一屆工作、為下一次黨代會作準備。而今年舉行的五中全會,則一般重點提及「五年規劃」,制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政策。2015年的第十八屆五中全會,內容重點是「十三五」規劃、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政策目標。
2019年四中全會:奠定《港區國安法》
2019年,香港爆發修例風波示威浪潮,成為全球焦點。去年10月28日至31日舉行的五中全會,對港澳政策著墨頗多,包括「堅持『一國兩制』,保持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促進祖國和平統一的顯著優勢」、「必須嚴格依照憲法和基本法對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實行管治,維護香港、澳門長期繁榮穩定。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
其中,「建立健全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一句,一般相信是衝著香港局勢而來,因澳門早在2009年已完成國家安全本地立法,而香港《基本法》第23條遲遲未完成立法。而香港示威浪潮期間,屢次出現「港獨」旗幟和口號、激烈衝突和破壞場面、有抗爭者主動尋求歐美國家制裁中港,親中人士認為情況嚴重危害國家安全。
同年12月,《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列入全國人大常委會2020年度立法工作計劃;今年5月舉行的第十三屆全國人大第三次會議中,審議人大常委會關於提請審議《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關於建立健全香港特別行政區維護國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執行機制的決定(草案)》的議案,提出將國家安全法以全國性法律形式列入《基本法》附件三直接在港實施。6月30日晚,港區國安法由特首林鄭月娥正式簽署生效,改變整個香港政治面貌。
政界關注「十四五」規劃、大灣區發展
今年的五中全會,會議的主要議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員會報告工作,審議關於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的建議。據新華社所指,「十三五」時期是中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面對錯綜複雜的國際形勢、艱巨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以習近平為核心的中共中央團結帶領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奮發有為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取得決定性成就,「十三五」規劃目標任務即將完成,中國經濟實力、科技實力、綜合國力躍上新的大台階。
普遍認為,在複雜的國際形勢下,中國需要一個靈活調整、更具前瞻性的國家發展方案。今年5月,中央政治局常務委員會會議提出「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次五中全會,料對「雙循環」有更進一步的說明。在香港,本地政界自然關注到,在國家的新發展方向中,香港需扮演何種角色、融入國家發展大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