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正確看待粵港澳大灣區

撰文:來稿
出版:更新:

較早前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深圳特區成立四十周年活動發表講話,內容重點涉對發展大灣區的構想,包括深圳在大灣區的定位和期望。而香港一直對粵港澳大灣區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一種將大灣區捧為「解決香港土地短缺和青年發展困境的萬靈丹」,另一種則將其視作「統戰工具」甚至「騙局」。妖魔化固不可取,但無限拔高也不意味著理性客觀。對粵港澳大灣區的認知誤區及誇大其詞的宣傳不僅無助於鼓勵港人正視其價值,而且會適得其反。
撰文:政策研究員余晶煒

內地絕非流放地

第一種誤區,是將粵港澳大灣區視作解決香港青年就業問題、醫治香港社會痼疾的靈丹妙藥,彷彿大灣區是遍地機遇的十九世紀北美新大陸,港青回內地發展就能緩解本地的「內捲」壓力,從而可解決香港深層次矛盾。誠然,內地經濟不斷發展帶來了更多機會,香港青年北上發展有助於開拓眼界、緩解本地就業壓力。但這種主張既宏大敘事又過於理想化,完全沒有從青年人本身的角度出發。

內地對香港青年而言相對陌生,回內地發展就意味著脫離舒適圈 (comfort zone),離開父母的支持及熟悉的社交圈子,孤身生活在一個語言和飲食等生活習慣、法律和社會制度相異的地方。這已讓相當一部份港青望之卻步。甚至連台灣地區和日本這些港青心目中更勝於內地的旅遊熱點,實際上也沒有多少人最終去那裡發展。更何況不少香港青年受環境影響而抱有成見的深圳河以北的那片土地?姑且不論將香港內部問題轉移至外部(內地)是否符合政治倫理,若我們把北上發展視作解決香港青年問題的唯一途徑,告訴他們只有回內地(離開香港)才能突破困境,這些人就難免會覺得自己淪為被香港排斥及流放的失敗者。在這種心態下,香港青年還能正面看待大灣區嗎?

作者問道,在經過去年的修例風波後,還有多少內地甚至香港僱主敢聘請香港青年?圖為廣州南沙大橋。(中新社)

內地競爭很激烈

第二種誤區,是一味地將北上發展與北上創業尤其是科技創新掛鈎。創業需要啟動資金,也對創業者的技術水平和營商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更需要其有承擔風險的魄力——這已篩除了相當一部份青年人。更不用說創科產業自身資金密集、技術密集而非勞動密集的屬性,決定其無法吸納多少勞動力。縱使香港青年將北上發展視為潮流,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也只能做一個普通打工仔。若北上打工,香港青年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即便內地薪資不斷上漲,一些高學歷職位的收入甚至超過香港同業,但兩地薪酬尤其是中、低級職位的收入仍存在較大差異。當內地青年有相同的學歷和經驗,而薪酬回報期望值又顯著低於香港同行時,僱主是否願意聘請後者?甚至港人一直引以為傲的英語能力,在語言水平更勝的內地高端人才面前,還剩下多少優勢?況且在經過去年的修例風波後,還有多少內地甚至香港僱主敢聘請香港青年?

而且,內地置業壓力也日益增加,以深圳為首的發達城市房價已不亞於香港。除非是有資格享受「人才房」、「人才補貼」的專才,普通港青回內地發展就必須解決住房問題。即使深圳房租顯著低於香港,租房也非長遠之計。至於較偏遠地區的房價固然更低,但也意味著沒有多少就業機會,香港青年很難在當地找到工作。因此「港青買不起香港樓可以去大灣區置業」的說法根本是無稽之談。其實有意願、有實力北上發展的科技、金融、法律專才,不少人早在粵港澳大灣區成立前即已在當地發展得風生水起,部份人更帶著技術和資金回流香港再創新高。對於他們而言,粵港澳大灣區及政府種種激勵政策或只是錦上添花。而那些競爭力相對不足的香港青年,哪怕政府提供再多誘因也解決不了其自身的問題。

香港同屬大灣區

最後一種誤區,就是「大香港」思維始終把香港孤立出大灣區,甚至某些宣傳大灣區的本地青年領袖也未能在思想上擺脫自設限制、區域分隔的枷鎖。既然大灣區前面有「粵港澳」三個字,就表示香港是重要組成部分。事實上,中央之所以設立粵港澳大灣區,就是要促進區域內的制度銜接、優勢互補、協同發展,推動同城效應,讓市場擴大。其有助於消除各省市之間的資本流動及行政壁壘之餘,也通過完善交通網絡而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生產要素的利用效率。粵港澳大灣區是要將「人多好辦事」的人力資源優勢、「團結力量大」的制度優勢轉化為資本優勢、技術優勢,從而吸引全球資本、開拓全球市場,把蛋糕(就業機會和盈利空間)做大,最終能媲美紐約、三藩市、東京等國際級灣區。

大灣區發展並不意味著青年人要離開香港才能獲得發展空間,更不意味著香港可以逃避產業結構轉型及解決深層次矛盾,而這些才是香港青年問題的癥結所在。大灣區模式絕非過去那種「前店後廠」的模式,「港青北上才有出路」也絕非真理,我們更不能用自我孤立的心態看待大灣區。與其鼓勵香港青年人北上尋找機會,倒不如在香港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而粵港澳大灣區策略宏圖,正是香港脫胎換骨的重要機遇。因此,我們是時候正確對待粵港澳大灣區,積極為香港發展劃出一條康莊大道。香港如果能成功進行產業轉型,我們就有辦法增加本地青年人的就業機會。只有發揮香港優勢,同時依靠內地龐大的消費市場,才有能力為香港新產業的發展提供更廣闊的想像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