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同佳案|蝴蝶效應震動兩岸 影響多人命運 包括林鄭和他們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轟動台港的潘曉穎台灣被殺案,疑犯陳同仁終公開表明準備赴台面對當地刑事偵訊。事件在2018年發生,由於香港及台灣並沒有疑犯移交機制,港府在2019年2月提出《逃犯條例》修訂,終釀成掀然大波,影響無數人的命運。一場兇殺案造成如此巨大的蝴蝶效應,相信事前沒有多少人會預料得到。

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調查,林鄭月娥2017年7月上任首星期,支持度高達63.6分,較前港督彭定康、前特首梁振英的「起步點」高約10分。其後評分雖然回落,但在《逃犯條例》爭議爆發前,亦仍然處於50分以上的合格水平。(李澤彤攝/資料圖片)

01消息:陳同佳本月內赴台自首 感謝潘媽媽願為他求情

陳同佳錄音曝光!親剖白赴台自首意願從未變 請潘生潘太放心

港台無引渡協議 港府修例引發動盪

2018年2月潘曉穎在台灣被殺,同行的陳同佳乘搭飛機回港。台方3月揭發案件,並在3月至7月三度向港府提出司法互助要求,但由於港台兩地沒有正式的移交疑犯機制,港府未有理會,台方遂於2018年12月發出通緝令。

到了2019年2月,香港政府決定修訂《刑事事宜相互法律協助條例》和《逃犯條例》,引發隨後一年的社會動盪。

逃犯條例修訂風波初期,在立法會法案委員會引發激烈衝突。(李澤彤攝/資料圖片)

林鄭上任民望高 修例風波前合格水平

事件改變不少人的命運,首當其衝的是香港行政長官林鄭月娥。林鄭2017年上台後,推出公共運輸交通補貼等事件頗受市民歡迎,雖然亦有落實高鐵「一地兩檢」、推出「明日大嶼」等受爭議的事件,但未明顯打擊她的民望。而「一地兩檢」最終安全「着陸」,兩次立法會地區補選均由建制派半爆冷勝出,更令林鄭內閣自信指數飇升。

根據香港民意研究所調查,林鄭月娥2017年7月上任首星期,支持度高達63.6分,較前港督彭定康、前特首梁振英的「起步點」高約10分。其後評分雖然回落,但在《逃犯條例》爭議爆發前,亦仍然處於50分以上的合格水平。

反修例風波爆發後 林鄭民望最低見18.2分

林鄭的民望評分變化,轉捩點是2019年3月14至19日。保安局在2019年2月14日至3月4日,展開為期20日的《逃犯條例》修訂公眾諮詢,但在泛民議員批評及多名商界人士表達擔憂之後,公眾開始凝聚反對聲音,社會意識到政府堅持不採用2016年荃灣工廈「石棺藏屍案」的一次性移交手法來處理陳同佳案,進一步質疑政府強硬推動條例的目的,而林鄭支持度亦開始應聲下滑。

2019年3月14至19日,是林鄭支持度最後一次在50分以上,隨着事件發酵,林鄭民望急挫。6月9日及12日本港發生數十萬人遊行集會,兩日警方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及其他武器,林鄭民望進一步下挫。6月17至20日的民調,林鄭評分急插10.5分,至32.8分,8月1日至6日的調查跌至27.9分,自始之後未能重回30分水平。一路到2020年2月新冠肺炎爆發,林鄭評分見過最低18.2分之後,才緩慢回升。

回顧彭定康、董建華、曾蔭權及梁振英,均沒有出現林鄭在《逃犯條例》修訂時支持度急跌超過一半的情況,可見事件打擊之深。而據了解,林鄭原本民望不俗,連任特首可謂意料中事,然而掀起修例風波並嚴重影響香港社會、經濟,令她連任之路變得極為崎嶇。
 

6月9日及12日本港發生數十萬人遊行集會,兩日警方向示威者發射催淚彈及其他武器,林鄭民望進一步下挫。(梁鵬威攝/資料圖片)

盧偉聰原2018年退休 意外接燙手山芋

陳同佳事件影響林鄭月娥是意料之內,但影響時任警務署署長盧偉聰,則是意料之外。

2015年接替曾偉雄擔任警務處處長的盧偉聰,原於2018年11月到達57歲退休年齡,但為了便利警隊高層交接,將退休日期延後一年至2019年11月18日,不巧就遇上《逃犯條例》風波。

警方處理手法被質疑 盧偉聰遭美國制裁

2019年多場衝突之中,警方使用武力及處理手法備受爭議,當中包括6月起在多個和平集會遊行發射催淚彈及其他武器,7月21日元朗白衣人襲擊事件和10月1日荃灣開槍擊中示威者事件,都受到外界猛烈抨擊的壓力。

回顧盧偉聰過去經驗,主要是進行刑事調查、保安反恐等職責,鮮有應付大型警民衝突以及公共行政危機。而他在修例風波的處理手法、公開言論亦頗有爭議,不單止多面不討好,更在2020年8月進入美國制裁侵犯香港人權的中港官員名單。

盧偉聰遭美國制裁。(鄭子峰攝/資料圖片)
去年7月21日,上環爆發激烈衝突。(曾梓洋攝/資料圖片)

蔡英文選情逆轉 成最大「得益者」之一 

陳同佳事件是香港及台灣的共同難題,自然影響對岸政局。有不少評論指,事件令台灣總統蔡英文順利連任。

蔡英文在2016年首次當選總統,推出不少進步措施,但亦有不少政策備受爭議,包括軍公教年金改革、同性婚姻平權等,被國民黨猛烈抨擊。

就在蔡英文被圍攻,民望下滑的時候,爆出潘曉穎被殺案。雖然陳同佳引渡問題在台灣沒有決定性影響,但香港《逃犯條例》修訂引發的連串示威,則是蔡英文選情的助燃劑。

修例風波之中,港台兩地人民互相呼應,除了不少民間交流,台灣人亦在多處展示「連儂牆」,表達支持香港這邊的抗爭行動。亦不有少港人在修例風波爆發後移民台灣,令當地人民對香港發生的事情更加關心,甚至有人提出「今日香港,明日台灣」的煽情口號,「亡國感」成為台灣人2019年下半年的關鍵詞。

在這種情況下,立場抗中的民進黨及蔡英文聲勢漸起,蔡選情轉危為安,最終以57.13%的得票率連任。
 

2019年3月,韓國瑜訪港。(洪嘉徽攝/資料圖片)

韓國瑜本勢頭正佳 政風轉向突成輸家

有人歡喜有人愁,蔡英文的選舉對手、國民黨的韓國瑜,在修例風波影響下,支持度與蔡英文此消彼長,最終不單落選,更失去高雄市長職務。

韓國瑜出身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熟識群眾運動。2018年參選高雄市市長,就以大量口號作為競選方式,包括「打造高雄,全台首富」,「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等,最終攻下此民進黨堡壘。

國民黨在後馬英九時代一直沒有獨當一面的大將,韓國瑜乘勢冒起,因此成為該黨總統候選人。

選總統失利 再被罷免高雄市市長

韓國瑜治理下的高雄,確實改善了困擾多年的路面不平情況,但過度宣傳與外國農產品貿易簽訂諒解備忘錄,就被質疑實際上的貿易額少很多。再加上2019年3月訪港期間,除了會見林鄭月娥之外,亦進入中聯辦拜訪時任主任王志民,在台灣引發爭議。其後修例風波有利蔡英文,韓國瑜更陷不利境地。

蔡英文勝選之後,2020年5月高雄市民發起罷韓公投,最終同意票數達到93.9萬票,不單成為台灣首位被罷免市長,罷免票數更超過了韓國瑜總統選舉在高雄市的61萬票,更超過了2018年當選高雄市長的89.2萬票。
 

韓國瑜出身於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熟識群眾運動。2018年參選高雄市市長,就以大量口號作為競選方式,包括「打造高雄,全台首富」,「貨出得去,人進得來,高雄發大財」等,最終攻下此民進黨堡壘。(洪嘉徽攝/資料圖片)

刺激港人政治敏感神經 移民成為熱話

最後,陳同佳事件亦影響了香港人的命運。在修例風波爆發前,香港人經歷2014年佔中之後,出現了「政治低潮期」,多年示威遊行均聲勢不大。修例事件重新引爆香港人的政治情緒,多次發生數以十萬計市民上街集會,甚至支持暴力衝擊,在某些人眼中,一向「只顧搵食」的順民突然變成「甚麼都反對的刁民」。這種說法雖然有點偏激,但反映了香港社會政治風向的變化。

隨着修例事件發展,社會持續動盪,一度恍如未見盡頭,加上英國放寬香港BNO政策,「移民」竟成了網上熱搜詞,以及城中最多人討論的話題之一。
 

蔡英文在2016年首次當選總統,推出不少進步措施,但亦有不少政策備受爭議,包括軍公教年金改革、同性婚姻平權等,被國民黨猛烈抨擊。

社會因政見分化 黃店或藍店湧現

政治局勢令香港人變得兩極化,不少事情以政見行先,例如部份人消費就要分黃藍,不會光顧對方陣營的商號。本來藍店中有不少大集團,在市民廣泛抵制之下,部份公司生意受到影響。然而,亦有傳由於不少業主屬於藍營,黃店則以租舖頭的小店為主,部份面對業主刻意加租而結業,或需要另覓地址再開,令商界出現一輪洗牌。

7月21日,中聯辦的國徽被塗污。(鄭子峰攝/資料圖片)

香港成中美角力場 失美國特殊貿易地位

更甚者,修例風波令中央收緊香港管治,《國旗法》、《國歌法》之外更推出《港版國安法》,震撼之大為前所未見。

而修例事件亦受到國際關注,變成中美貿易的角力場,美國亦終止香港的特殊地位,原本標明香港製造的商品,將來亦要標示為中國製造。

社會因政見分化,所謂的黃店、藍店湧現。(高仲明攝/資料圖片)
修例風波令中央收緊香港管治,《國旗法》、《國歌法》之外更推出《港版國安法》,震撼之大前所未見。(高仲明攝/資料圖片)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