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十年回首 陳志全:不會自稱激進派 參政因泛民做得不夠好

撰文:林劍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任期延長至少一年,民主派因去留問題鬧得熱哄哄,昨日(29日)公布的民調顯示,主張去留皆不過半,14名議員連同梁耀忠經政治判斷後決定留任。眾多議員中,人民力量陳志全(慢必)是少數一早表明不會留任的一員,但他一向對主留派「留一手」不出惡語。今日(9月30日)是慢必任期最後一天,《香港01》記者較早前專訪他,暢談八年議會生涯,以及十年從政之路。
由最初組建選民力量,至後來的人民力量,陳志全明言,從政並非基於任何計算,而是眼見當時的泛民主派表現令人失望,於是投入政治,並在機緣巧合之下親身參選。回顧8年的議會生涯,他自問「議會份內事都已做好」。談到議會抗爭,陳志全表示從來不會標籤自己為激進派,因為「激進」是一個相對的概念,源於民主派長期抗爭無效,他認為人民力量只是「在適當的時候,做當刻他們認為最適當的事」。
作為首名公開同志性傾向的立法會議員,陳志全坦言最大遺憾在於性小眾權益進展極緩慢,連性傾向歧視立法都遙遙無期。未來「暫別」議會一年期間,他希望專注經營網上平台,拍攝更多具資訊性、有流傳價值的片段。

+4

原只想搭「民主順風車」 2010年創「選民力量」為起點

訪問進行之時,陳志全仍在辦公室收拾藏書和雜物,房間頗為凌亂,仍有相當多物品未收拾,大概這亦是近年香港政局的寫照——所有事來得太急太突然,令人措手不及。

陳志全提到,參政其實也是一件很「突然」的事,自言原本不算政治活躍,只會參與六四晚會、七一遊行等,覺得搭「民主順風車」也不錯,別人推動改革,自己坐享其成。慢必在政壇的起點,源於不滿民主黨於2010年政改方案投贊成票,同年9月與一眾友好創建「選民力量」,決意於翌年區議會選舉狙擊民主黨(刻意與民主黨同區競選,旨在要後者敗選),因他覺得當時泛民政黨做得不夠好,而且有相當多選民對民主黨轉軚支持政改感到失望。

他又記得,「票債票償」這個口號是自己想出來的:「當時黨友問起,記者會後方背景用什麼佈置,我想到,大耳窿討債時會拿噴漆噴『欠債還錢』四個大字,於是我們也學起來,用『票債票償』,之後大家都用。」他指,當時人民力量狙擊民主黨的行為,放在今日一定被批評「鎅票」,但站在當日的時空,有相當一部分選民認為,違背當初的選舉承諾,比建制派更為「可惡」。「你批評他們(民主黨)都只是一次起兩次止,又沒有後果,他們是不會改變的。民主制度的內涵就是『你對他不滿,有得換人』,但如果沒有選擇,(民主派)都是會繼續(沉淪)。」

往後的發展大家都知道:選民力量與社民連分裂出來的黃毓民、陳偉業等人合流,於2011年成立人民力量,旨在於同年底區選狙擊民主黨。翌年立法會選舉,人力贏得3席,包括陳志全,但後來黃毓民退出人力,成為本土派「開荒牛」之一,2016年後,人力在議會內只剩下陳志全一人。

慢必的辦公室門口,放有一張2012年立法會選舉宣傳單張。(林劍攝)

談激進派:不會自稱激進 只做「合理」的事

於慢必執拾期間,記者留意到辦公室門口的單張:8年前陳志全夥拍袁彌明出選新界東,當時人民力量仍是被視為最「激進」的政團。海報的兩旁,有當時人民力量兩名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和陳偉業。如了解民主派板塊變動的歷史,或會感到唏噓。

談到人力,陳志全坦言很多人覺得人民力量等同激進,但個人從未以激進派自居:「激進派是一個相對的問題,以前傳統泛民是溫和派,我們相對會做議會抗爭,就被叫作激進派;在以前,議會內講句粗口都被當成激進,現在(講粗口)已不是新聞。但你問我,我們也覺得自己的行為未算激進,我只覺得是『合理』,坐以待斃才是不合理,所以我才要走出來,做當刻最適合的事。」他又憶述:「有些朋友形容,我就像『惡人谷內的書生』。」亦即在激進政團中,扮演較斯文的角色,不會惡形惡相。

曾被稱「惡人谷內的書生」

慢必表示,議員在議會內如何抗爭,從來視乎當刻的需要和主題,正如黃毓民於2008年在立法會內向時任特首曾蔭權扔香蕉,因其當時爭取的是提高免審查生果金,「掟蕉」亦自此成為議會抗爭的起點。陳志全認為,沒有人一開始就會想抗爭,但相比起傳統民主派長期抗爭無效,投票輸了後只能說「民主最黑暗的一天」,一些被稱為「激進」的行動,在政治現實上不可能排除。「投訴你會理,也用不著勇武;和平示威有用,怎會有衝突?這是一個互動的過程,政府才是掌握主導權的人。」

自從傘運後本土派興起,「最激進抗爭者」的地位已由熱血公民、後來的本土民主前線等黨派取代,作為昔日的激進派,人民力量一度有光譜模糊化的情況。陳志全坦言,隨著政治撕裂日益嚴重,以前只有少數人會做的激烈抗爭行為,變成大部分民主派都會做,甚至有人會為了凸顯獨特性「鬥激」,但他不會刻意參與這些比較,「可能以前只有你拉布,但有人會覺得,現在這些事其他人也可以做,如果在你和大黨之間找不到一個分別,那我投大黨就行了,不用投你。但這從來不是我所想,我在這方面的政治計算不多。我算是『獨行俠』,認為對的事就會做。」

陳志全等人於2010年9月20日成立選民力量,成為其政治生涯的起點。(陳志全fb專頁圖片)

回應激烈抗爭:自劃紅線才是最可怕

去年的修例風波,改變全個香港社會面貌,就連立法會大樓自身,也成為暴力衝擊的目標。陳志全表示從來沒有叫別人使用暴力,但認為「暴力」只是表象,真正問題在於理性溝通的失效。「我還是那個觀點,如果好聲好氣做得到,哪裡需要勇武?正如(藍絲打人時)如果報警有用,怎可能會有人冒巨大法律風險『私了』?」他認為,很多事情是互為因果,一隻巴掌拍不響,單方面譴責一個陣營暴力,實際意義為零。

但無論如何,激烈抗爭的客觀結果,是雖然成功迫使政府撤回《逃犯條例》修訂,但換來更為強硬的武力鎮壓,以及北京直接實施《港區國安法》。對於這點,會否覺得去年示威者行為過激,又或者覺得自己應該多加規勸?

陳志全回應指,往回看「如果當日怎樣,今日就不會怎樣」是沒有意義的,因為所謂「紅線」,沒有人知道具體在什麼地方,站在威權管治的角度,任何事都可以是紅線,但如果事事都怕「越線」,那就什麼都不用做,而最可怕的紅線,是每個人心中自劃的線:「這是一個博弈的關係。如果不斷去猜測紅線,然後全部躲在這裡,什麼都不敢超越,這是白色恐怖、赤色恐怖。其實最有效的管治就是不用立(國安)法,但你自己很聽話,因為你恐懼『激怒』對方,比法例做得更多,做得更保險、更保守。這種想法(害怕抗爭引來鎮壓)就是會令你不做、恐懼,以前我也不夠狠心、不夠決絕,多點一次人數也覺得不太好,不夠狠心。其他議員內心也會有這種矛盾,是否做到最盡,還是留下情面。但你不做到最盡,他們(建制派、北京)也會愈來愈過份。」他指,如果將「更多嚴刑峻法」的責任,歸咎於受壓迫後反抗的人,這是怪罪受害者。

自問議會表現「交足功課」 嘆或有議員「未盡全力」

任職兩屆議員,慢必評價自己的工作表現為「對得住自己、對得住選民」。他自評,在出席率、修正案、發言等表現上,相對其他議員做得更足,「鬥心」也很足夠。陳志全自言,在議會內他不算最聰明的人,但自問比不少民主派議員做得更上心、肯學肯試,肯花時間鑽研議事規則:「八年來的感覺是,我不算聰明人,有其他議員應該比我更聰明,有專業知識、有經驗,有的自小從政,但我坐下來後又發覺:咦,不對。明明你比我聰明、經驗比我豐富,但為何你做得沒有我好呢?要麼你未盡全力,或者你是『滑牙』(指螺絲變形後不能再扭緊)了,沒了那股衝勁,覺得有得做,不會輸就算。」

因此對於議會工作,陳志全會用四個字形容:豐儉由人。議員投放多少心力在議會中,完全是個人選擇。「立法會會議你出現一秒鐘,也算是出席,十八個委員會你加入十八個還是四個,沒有人強迫你,也可能沒有人理會,對你的評價、民望、支持度、得票,未必有很大的影響,這只是對自己的交待。八年來,如果你問我成績表如何,我覺得是對得住自己、對得住選民。大家講到議會仍很有價值,當然是有的,但這些人是否做到要做的事(議會抗爭),不是說成果,是指付出。當我問可否確保有百分之九十出席率,每個民主派去問,如果這問題也答不到,還如何跟別人說議會抗爭?議會抗爭第一個條件,就是你要在議會中,才能議會抗爭。出席率只有百分之七十,還怎樣議會抗爭?」不過,陳志全亦承認自己投放在議會的時間較多,在地區工作上做得不夠,未來需要改善。

訪問之時,慢必正執拾辦公室。(梁鵬威攝)

盼未來一年經營網上平台 流傳後代

陳志全決定不留任,外界關注其未來一年的工作路向。他坦言,現時未有詳細的計劃,但總體而言有三大原則:一、不要令香港人死心;二、不令淺黃的人走向藍營;三、國際社會繼續關注香港。初步而言,他會繼續在網上平台上載片段,監察議會運作,提供一些知識性的內容,如介紹議事規則的運用,讓日後有意參選的人多一點參考;長遠而言,他想再進一步介紹文化知識,例如《紅樓夢》、其他電影的導讀等。他承認:「即日的時事評論,即時市場價值一定會較高。但除此之外,我也想做一些有流傳價值的內容,不一定是硬性的政治內容,這反而可接觸更多受眾。」

訪問進行之時,民主派去留民調結果尚未出爐。陳志全提到,如果民主派有十多名議員離開議會,初步計劃和其他民主派原任議員、初選出線人籌組議政平台,形成一個類似「新民陣」,將本地政治一部分重心,由議會內轉移到議會外。「做議會新聞的人,不能單向(報道),每日報完一個政策,也要去找這個議政平台的人平衡表達。」民主派最終決定留任,陳志全接受查詢時補充,他、朱凱廸和陳淑莊寥寥三人,力量十分有限,具體工作稍後再向大家更新。

陳志全提到,人民力量副主席、「快必」譚得志近日被警察以涉嫌「煽動罪」拘捕並還柙至今,對他的工作構成一定影響:「快必在人民力量中,行動力是最高的,沒了他,行動力會打了一個大折扣。所以在人民力量的層面上,我要顧多一點。」他表示,本身人民力量主席一職,下屆很可能由快必接任,快必被捕後,慢必需要顧及的黨務多了,亦需要暫代對方出席社區「健康講座」,工作量有所增加。他又坦言,自己是否連任並不重要,本身只預期多做一屆至2024年,個人最大心願反而是譚得志當選。

不過慢必坦言,一年的時間其實很短,現時他嚴格而言只算「暫別」議會,待明年3、4月,整個政界都要重新進入選舉狀態,屆時不論他是否參選,如果參選能入閘也好,不能入閘也罷,都已是全新的政治局面。

去留民調揭盅,民主派決定留任。(盧翊銘攝)

最難忘「網絡23條」 遺憾同志權益未有突破

被問到議員生涯中最難忘一役,陳志全不假思索直接回答,是反對俗稱「網絡23條」的《2014年版權(修訂)條例草案》一役。他指,一開始時自己也覺得難以阻止,但整個過程由推動、醞釀、討論戰略分工,到最後成功拉倒,他形容為一個「由不可能變成可能」的過程,甚至認為是議員生涯中的「代表作」。

不過慢必提到,近年來政府愈來愈不尊重立法會,尤其民主派的意見,夠票就過,這同時導致民間愈來愈不信任議會。所以2014年反新界東北發展撥款期間,有建制派表示怕示威者衝入立法會,他向對方表示,其實民主派一樣擔心安全,因為示威者不信任的是整個議會,可能不會理會是民主派還是建制派。

至於議員生涯最大的遺憾,是性小眾權益未有突破,連性傾向歧視立法都未能開展。陳志全表示,今屆立法會只有他一人在單打獨鬥,建制派則有「四大天王」周浩鼎、梁美芬、何君堯、邵家輝輪流出來反對;民主派其他議員即使理念上支持,也不一定花很多心力研究和推動,「近年香港問題太多,性小眾議題大家關注的空間很小」,政府對此亦嘆慢板,每每要等司法覆核案敗訴後,被迫之下才往前走一小步。

最後慢必寄語香港人,在大時代下不要放棄:「雖然我們短時間內未必會贏,但只要我們不認輸,還是有贏的機會。不要放棄,不認輸,繼續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你能承擔的風險後果之內,多走一步。」

(香港01製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