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分析】通識科改革:一場陷入《天能》逆轉狀態的政治鬧劇
本月上映的科幻電影《TENET天能》中,角色只要走入一道旋轉門機器,出來後世界就會完全逆行,時間變成倒流、被火燒會凍僵、子彈會逆向由標靶收回彈匣。在香港,一場纏繞20年的政策爭議,令人懷疑是否也走入了這道「逆向旋轉門」。
教育局成立的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前日(22日)發表新高中課程最終報告。其中廣受政界關注的高中通識科,小組建議保留為四大核心科目之一,維持「必修必考」,但課程內容縮減,容許學生選擇不進行通識科獨立專題探究(IES)。小組又建議,在市場出售的通識教育科「教科書」,納入現行的課本送審機制。建議同時遭到泛民和建制派批評,前者批評課本送審機制,後者則不滿保留必修科地位。
通識必修科是前特首董建華時代產物,是回歸初期教育改革一部分,現任行政會議成員羅范椒芬和李國章是主要推手,旨在培養學生的國際視野及人文質素,初時政府甚至強勢硬推,一度惹來教育界及民主派不滿。可是必修科實行下來,由於觸及部分敏感的時政內容,建制派又質疑「黃絲教師教壞學生」,導致學生動輒上街反對政府,結果風向大變,逆轉成「建制要刪除,泛民要保留」,淪為一場荒腔走板的政治鬧劇。
▼《TENET天能》劇照▼
推行初期:政府強推 民主派反對
本港專業界別從來是建制派的「眼中釘」,因專業人士知識水平較高,支持民主自由人權等普世價值者較多,尤其教育界。自有教育界功能界別選舉以來,皆由民主派人士勝出。作為培育下一代的場所,學校的戰略位置更加敏感。在這大背景下,着重培養學生批判思考的通識科,注定成為政治風眼中心。
通識必修科源於董建華時代。九十年代,社會關注到舊有會考高考課程內容過多,造成學生只會死記硬背、高分低能,缺乏對社會和世界的認知,不符廿一世紀時代需要。2001年施政報告,董建華提出實行334新學制,其後課程發展議會着手研究,將通識教育列入高中必修科,旨在擴闊學生國際視野、人文素養。
張文光曾批通識或致「消化不良」
不過當時建制派對通識科沒有太大反對聲音,質疑反而來自教育界和民主派。如時任教協會長、民主黨立法會議員張文光於2002年曾批評,不斷增加新科目加重師生負荷,在現有科目加入通識教育內容已很足夠,不須另設必修;2004年10月一場立法會會議上,張文光分別質疑通識列為必修科操之過急,會令學生「消化不良」,又建議新高中實施初期通識只列選修,試行3年後才決定是否必修;其他民主派議員如張超雄,都對通識必修科提出過質疑意見,擔心配套未能做好。
此外對於教育界,如在新高中增加必修科,會大幅影響各大院校不同學科教師培訓的學額,打亂教育界的板塊,再加上通識是綜合學科,如無良好的資源配套,或會將學生教至「通通都唔識」。因此,通識必修科建議出台初期,教育界對此甚有保留。
儘管如此,政府對通識必修科的態度倒是堅決得很。曾任教育統籌局局長及常秘的羅范椒芬、曾任教統局局長的李國章,於該年代主力推動通識必修科。兩人經常向立法會、傳媒推銷通識必修科,又約見中學校長和教育學者商討授課安排及爭取支持。
最終教改按計劃實行,新高中學制於2009年實施並授課,新制學生於2012年陸續應考文憑試,通識科至少須考獲第2級才能獲資助大學學位取錄。而課程的落實執行,亦成為通識科爭議的「旋轉門」,將輿論帶到另一方向。
風向大變:建制派口誅筆伐 民主派為通識辯護
究其根本,爭議在於一個「X-factor」——人為因素。承上文,香港教育界以支持民主派佔多,加上通識科六大單元中,「今日香港」和「現代中國」部分內容涉及政治議題,如政黨政治、六四事件、諾貝爾和平獎得主劉曉波等,於是當課程實行起來,學生被培養出批判思考,但政治立場不符官方心意,建制派又開始不滿,輿論風向大變。現任經民聯立法會議員梁美芬,早於2011年已開始批評「通識科影響學生價值觀」。
最大引爆點在於2012年,自該年本港政治矛盾急速升溫。當年首屆通識科卷一必答題中,包括政黨政治內容,受到各大政黨關注。再加上同年反對國民教育科一役,引發大批年輕人上街抗議,年僅15歲的時任學民思潮召集人黃之鋒聲名大振,2014年引發雨傘運動的佔領公民廣場行動,更以學生為主力,一種對通識科的不滿情緒,逐漸成為建制派主流,他們質疑新學制「將政治帶入校園」、通識科「毒害」新一代。
教改主要推手羅范椒芬於2014年9月初接受電台訪問時,稱學科原意是訓練學生獨立思考,但內容已「異化」,偏向研究政治議題;梁美芬亦多次撰文批評通識科教師的操守、政見。2015年3月26日,梁美芬進一步於立法會提出無約束力議案,要求全面檢討通識科,包括改為選修科。
在會議上,為通識科辯護的議員主要來自民主派。教育界議員葉建源指,學科當然有可改善空間,但質疑有人刻意將通識科妖魔化;公民黨陳家洛認為,不應將教師被投訴現象歸咎通識科,認為該科能強化學生對公民社會和普世教育的認知;人民力量陳志全認為,有年輕人參與佔領、反水貨客示威,是政府犯錯所致,將之歸咎於通識科,是諉過於人。
消息人士:小組重視專業自主 聆聽教育界意見佔多
站在政府立場,要平衡不同黨派對通識科看法也相當困難。就連和泛民關係極差的前特首梁振英,於會議上也只是回應通識科有其需要,不能因為部分教師利用課堂宣傳政治立場而「抹煞整個通識科的存在價值」。時任教育局局長吳克儉也指,擔心改變必修科地位會沉重打擊整個教改和近4,000名通識教師士氣。
最終,學校課程檢討專責小組去年6月起展開諮詢,適逢去年起修例風波爆發,大批學生上街示威,至今1萬名被捕人士中有約四成是學生。建制派自然將矛頭指向中學,教育界、通識科更是他們的頭號攻擊目標,指控「黃絲教師煽動學生犯法」。今次小組建議保留必修科地位,相信又會引來建制派新一輪聲討行動。
一名熟知小組運作的消息人士向《香港01》記者慨嘆,通識科爭議已持續很長時間,其實各方意見小組都有聆聽,包括教育界、政界人士、網上言論等。不過在聆聽過程中,小組希望跟從專業自主原則,盡量不受政治干擾,所以成立聚焦小組討論時,較多參與者是中學教師、校長,現時小組建議已出爐,教育局局長需時審視報告,最後才作決定。
該消息人士又坦言,學校課程設計十分複雜,有一套完整的審視機制,今次小組建議涉及的改動也有不少,如「學校推薦直接錄取計劃」加大校長推薦的權力等,不宜過多聚焦在政治爭議上。
不須過分放大通識科影響
況且,單單一個通識科是否真的對學生政見有如此重要影響,甚至「煽動」上街反對政府,本身亦有疑問。現時學生接觸時事資訊的渠道相當多,有社交網絡、主流和網上媒體等。通識科涉及敏感政治題目的範疇,亦只有少部分。因此對於部分建制派「通識科煽動學生上街」之類的指控,網上亦流行一個教育界人士的戲謔說法:「如果班學生咁容易煽動,我一早『煽動』晒佢哋乖乖坐低做功課。」
通識科是20年前教改重要一環,課程如何改善,社會自然可以繼續討論,但從近年環繞通識科的爭議,無不涉及一些難以站住腳的政治口水。近年香港政治矛盾升溫,年輕一代傾向反對政府,建制派急於尋找聲討對象無可厚非,但外在政治環境、政府表現往往才是影響年輕一代思想的關鍵因素,還望各界持平看待議題。
在通識科爭議中,我們固然見證一場輿論風向的「逆轉」。只不過香港經歷多年政治紛爭,社會撕裂至此,理性討論、不同政見互相尊重的環境,相信再難「逆轉」回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