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預算案2020】全民派一萬 陳茂波:目標暑假陸續收到錢

撰文:周禮希 彭焯煒 吳倬安 陳綽嵐 陳芷昕
出版:更新:

新一份《財政預算案》今日(26日)出爐,財政司司長陳茂波宣布向18歲或以上香港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並推出寬減百分之百的薪俸稅和個人入息課稅、寬免住宅物業全年差餉等措施,但政府預計來年財政赤字高達1391億元,中期預測經營帳目會連續5年錄得赤字。
陳茂波下午3時舉行記者會,介紹預算案內容及回應提問,《香港01》正直播現場情況。他表示,現金發放計劃目標是市民於暑假陸續收到款項,強調派錢唯一考慮是經濟環境轉差。

陳茂波。(張浩維攝)

【18:30】政府消息表示,預期最快7月初便可接受申請,8月可開始派錢,早申請可獲早派。政府已與銀行商討調整系統派錢予市民。

消息透露,今次派錢成本料10億元,佔派出金額1.5%。

獨立審議派錢不會加快進度

【16:30】有記者問跨黨派都有要求獨立抽出派錢一萬元,問陳茂波是否不會考慮,以及問他可否承諾不會重現派錢4千元的「翻版」。

陳茂波回應時重申,現金派發計劃獨立抽出不會令派錢加快,「其實無分別」,他指放在預算案內,料約5月底如獲立法會同意已可通過,會在暑假開始時,7月初左右可接受申請,暑假期間會派錢。

至於目前至7月開始,政府需要開會落實有關細節,亦要讓銀行修改電腦系統,以對接政府的系統等,有實際工作要做,即使派錢的撥款提早通過,亦無法提早派錢,希望大家理解。

他又提到,只要是18歲以上永久居民即可獲派錢,處理手續上較簡單,強調政府上下齊心,希望做好此事。
 

【16:20】陳茂波表示,會否為樓價減辣是視乎很多因素,包括未來的樓宇供求數量、經濟情況等,加上辣招是包括針對不同人的稅款,如外地買家、買第二個物業的港人等。他強調,政府會密切監察及留意樓市,但不會訂下硬性指標。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劉焱表示,2020至21年度的地價收入預測減少,是根據發展局公布的未來一年樓宇落成量作推算,政府對此的預算較有把握。

抽出警隊撥款?常秘:不把開支放入預算屬隱暪財政

【16:15】陳茂波表示,派錢是基於經濟、社會情況,派錢決定並無考慮「防疫抗疫報告」,又指自己不知有這份報告,與港人一樣也是看到報道才知道,強調派錢並非「隨時拍拍腦袋」可以做到,需經過通盤考慮,並得到特首林鄭月娥同意,才可作出派錢決定。

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劉焱表示,政府各部門的預算需經過立法機關通過,才能夠正常工作,指將部門撥款放入預算部分,屬正常做法。她指出,所有部門每年可規劃的開支需求需放入預算,直指不把可規則開支放入預算,屬隱暪財政需要,強調這是正常、完整的做法。

 

【16:09】財經事務及庫務局常任秘書長劉焱表示,在撥款中預留了10億元作行政開支上限,佔百分之1.5,但強調不一定要用盡10億元,希望可盡量簡化程序及減少開支。

她又說,除了電子表格外,亦有一些市民需要用較傳統紙本方式取錢,政府會提供不同選擇,照顧不同需要的市民。

陳茂波說,有仔細研究應否派消費券或現金,強調政府希望盡快派錢到市民手中,加上涉及繁複手續,政府從來未試過,亦涉及防偽等,擔心未能配合政府目標,相信派錢較能照顧不同人的需要。

陳茂波。(李澤彤攝)

【16:17】有記者問陳茂波,政府在2011年派發6千元時,第一批亦要到10月尾才派發,為何有信心暑假可開始派發1萬元?又問他認為政府涉1200億元的各項措施加上派發1萬元,是否可以挽回政府所有問責官員的民望。

陳茂波回應指,當年6千元派發在8月尾登記,11月開始派發,但他指今次派錢獲金管局、資科辦等各部門大力支持,希望做到振興經濟,刺激消費。他強調,令錢盡快到市民手上相當很重要,又指近年電子銀行、電子錢包變得普及,他靠專業團隊支持,認為有信心在暑假開始發放現金。

陳茂波強調,預算案推出的措施,是為了要做正確的事情;至於措施會否令政府更受歡迎,並不相關。

管治班子減薪? 陳茂波:按機制處理

【16:00】有記者問及為何會派錢給律政司的撥款有何作用,以及問政府的管治班子會否減薪。

陳茂波回應指,向律政司撥款的4億5千萬元,將攤分長時間 「10年、8年用」,是配合聯合國就2030年可持續發展的其一組成部分,在改善法治方面的建議,相信律政司未來會回應有關措施的疑問。

至於公務員及管治班子方面,陳茂波指,有關公務員的編制是因為過去數年預算案推出不少措施,有需要增加人手應付;至於管治班子減薪,他表示,有關薪酬按現有機制處理。

設小組研究稅率問題

【15:55】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在國際間正研究設全球最低稅率,對於本港一直維持低稅率的優勢構成危機,希望經濟增長加快,或政府會考慮調整稅率,會成立一個小組研究稅率問題。

【15:55】有記者問預算案為何無提到失業緩助金,以及追問派錢的方式。陳茂波表示,就派錢的具體登記及手續,政府會在與銀行、監管機構確定後,再行公布。但他亦表示,目前電子銀行方便,會研究盡量爭取相關手續。

至於失業緩助金,陳茂波引述特首林鄭月娥指,會通過關愛基金提供支援,而勞工及福利局亦已表示會調整做法,在資助低收入在職家庭方面處理,有關家庭的兒童亦有津貼額。

【15:50】被問到政府會否考慮調整稅率或開徵新稅項,陳茂波表示,在開源方面,調整稅率是政府其中一個選項,開徵新稅是另一個,政府會把有關事宜放在議程較高位置,但現時是言之尚早。

【15:47】有記者問到,政府目前未知疫情何時受控,如果之後要再推出紓困措施,會否有困難,又問陳茂波如何評估未來的情況?

陳茂波回應時指,決定發放1萬元,的確如預期一樣,令赤字過千億。他指,自己與團隊曾認真考慮過,並做了不同的派錢方案,但有見目前的確是非常例外、特別的情況,例如去年經濟已經不好,近期市民亦要張羅抗疫物品,有人收入少了,甚至面對失業。在如此艱難下,他們決定即使全民派1萬元,亦要盡量保留各一次性紓緩措施,但未來經濟如變得更差,「那就不好意思,有機會需要減」,但現時先留更多錢在大家的袋內,之後一起支撐香港經濟。

他又提到,防疫基金花了300億元,去年4次的紓困措施又花了近300億元,但現時經濟真的太差,如不及時加大力度幫忙,他恐怕有公司要倒閉,造成失業問題,所以要盡量現階段先推出措施協助。

至於疫情方面,陳茂波指,暫時他判斷疫情的影響較短暫,因為專家都表示,天氣熱時病毒會死,他希望之後社會將回復較正常的經濟活動。他又提到,有人對比當年沙士後,本港有自由行令經濟反彈較快,但香港目前經濟要回復,條件與以前不同。不過,他相信如果大家齊心推動經濟,以港人機智靈活,相信經濟很快可回復過來。他又指,今次預算案就2021/22至2024/25年度的中期預測實質經濟增速,為每年2.8%增長,同以往2.9%比,略低一點。

沒計劃將警隊開支綑綁派錢審議

【15:37】被問到警隊開支極受社會關注,會否將一些受爭議項目綑綁派錢一同審議,陳茂波表示政府沒有打算獨立處理。

至於會否擔心財政赤字影響香港的國際評級,陳茂波指,明年財政赤字賑面達1391億,但與其他措施如綠色債卷、撇除一次性的津貼等互相扣減後,比例沒有那麼高,而且政府有詳細考慮過國際評級問題,亦有與評級機構解說,會了解社會狀況及經濟情況再考量,留意國際間評級機構對數字的解讀。

(張浩維攝)

一次性紓緩措施未來要逐步收縮

【15:38】有記者問及,政府明年赤字達1400億,未來5年都會「見紅」,為何仍要派錢?是否為庫房埋下炸彈,現時派錢只為挽民望?陳茂波強調,派錢只是一次性措施,不會構成長期財政負擔。

至於「明日大嶼」計劃,陳茂波強調,早前的撥款是針對規劃及財務研究,而香港長遠要增加土地供應、建立土地儲備,認為明日大嶼可改善新西連接港島交通基建,強調政府不會做財政上負擔不起的事。

至於樓市為何不肯「撤辣」?陳茂波提到,近期成交相對淡靜,認為現時樓價市民難以負擔,不是合適時間調整辣招,現時未具備減辣條件。

【15:36】有記者問為何決定派1萬元,以及問到政府未來在開源節流有何方向?陳茂波回應指,聽到了很多有關派錢的不同意見,而在衡量各建議時,主要是關心現時經濟太差,預料今年第一季的經濟增長會繼續差,而本港在疫情過後,需要盡速恢復經濟,企業回到正軌,以穩住就業情況。

陳茂波提到,今次推出了中小企政府百分百擔保的融資計劃,目的都是幫企業穩住情況,認為這亦對勞工市場都重要,所以訂出一萬元水平。

開源節流方面,陳茂波表示,增加收入要推動經濟多元發展,他在金融服務、創科都有加大力度;至於是否調稅率、開新稅未來都不排除。在減少開支增長方面,亦是另一方向。第三方面,他提到,過去十幾年有不同的一次性紓緩措施,幅度未來亦有需要時都要逐步收縮。

至於一萬元的發放計劃,陳茂波指,未來會再有詳細公布。

未回應會否選特首

【15:15】被問到本次應各黨派要求,派發一萬元予香港居民,是否為選特首舖路?陳茂波指,派發一萬元的唯一考慮到經濟環境轉差。他指由去年中開始受社會事件影響,街道上亦見到不少店舖結業,因此選擇直接派錢,刺激消費,待疫情過後推動本港經濟發展。

至於財政負擔方面,陳茂波強調撇除發行綠色債券收入、房屋儲備金回撥及一次性紓緩措施後,赤字590億元,赤字率2%,低於3%的國際警戒水平。
 

【15:06】記者會開始,有記者問及為何會全民派錢,是否只為了平息民怨?另外樓市為何不減辣,而只推定息按揭貸款?財政司司長陳茂波表示,政府赤字高,經濟進入嚴冬期,所以希望盡快穩定經濟,強調錢要快到市民手,申請手續越簡單快捷越好,目標是市民可以在暑假開始收到錢。

他指全民派一萬元,目標是市民於暑假收到款項。 他說派錢只考慮為打提振經濟,未回應會否參選特首。

至於樓市,陳茂波說,樓市在去年下半年有所調整,認為現時樓價仍難以負擔,政府無條件減辣,今次推出定息按揭貸款,希望作為其中一個選項給市民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