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犯條例】林鄭專訪:若撤回修例 政府無機會證明恐懼不存在
無綫電視晚上播放長達一小時的特首林鄭月娥專訪,林鄭在訪問過程中數度硬咽落淚,指被殺害女士的父母鍥而不捨追尋公義,使她十分佩服。她稱其個人代價不在其考慮之列,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未來3年管治將更加困難。
林鄭又指,相信市民對修例存有恐懼和焦慮,若撤回修例,政府永無機會證明焦慮可以消除,無法去除市民心中的刺。
訪問於早上8點30分進行,當時示威者已經佔據政府總部外的道路及一帶。林鄭月娥表示不想看到衝突和受傷的情況出現,指幾日前本來一場相對和平有序的遊行,看到有警員和傳媒受傷,令她十分擔心。她呼籲青年人的家長、熟悉他們的朋友,甚至各黨派的議員作出呼籲,以冷靜、和平處理事情,不要再發生佔領和對峙。
她又指4年多前,因為普選亦曾出現佔領的畫面,當時擔任政務司司長的她亦站在最前線,與學生對話,亦多次見過安排和組織示威的人士。她坦言,可惜在5年之間未能爭取更多青年人相信政府,強調政府都是為香港好,又稱上任後一直重視青年工作,承諾與青年同行。
「若撤回 將無機會除去市民心中的刺」
被問到是否沒有空間撤回或押後《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林鄭月娥承認事件有爭議性是無可置疑,「解說同溝通是有用,但或許唔能夠完全消除呢啲擔心、或者係焦慮,或者係爭議性,因為涉及內地」。
她表示,過去幾年凡涉及內地、以及特區政府和內地關係的事件無一不具爭議,包括2012年國教科事件、政改工作、高鐵一地兩檢以至單程證,「現在收返,能否保證日後推出時會完全無爭議?不再出現抗爭的場面?」
林鄭又指,相信周日遊行的市民對修例存有恐懼和焦慮,「若然撤回修例,我們永遠無機會去證明這些焦慮是可以消除、恐懼並不存在。於是市民心中的刺,(認為)政策信不過,內地信不過,這刺永遠拔不了」。
她舉例指,去年通過西九龍站一地兩檢,事前有說法指內地官員會隨便在站內拉人,「結果我們讓一地兩檢通過,接待超過1000萬名旅客,無人再提這些擔憂,這是一個良好發展的勢頭。我有責任令香港的發展方向是有良好的勢頭」。
被朋友問為何付出如此政治代價
林鄭月娥提到,自已上任特巐將滿兩年,最近聽到一些聲音,大部份是她的朋友,認為她這兩年做得幾好,「政府的政策都能大致推動,為何要要付出這種政治代價?令你本來平穩的民望承受打擊?」
林鄭月娥強調,其個人代價不在考慮之列,又稱有充分的心理準備,未來3年管治將更加困難,但會繼續用堅毅的精神和對香港的熱愛進行工作。她又指,若今日停下修例工作,代價可能會更大。
林鄭又指,若下一次再發生相類事件,都會以同樣的做法處理,反問「若因為咁多抗爭就唔做,係咪對香港就有利?」,強調政府並非盲目、漠視民意和高傲。
提及潘生潘太激動哽咽
被問到有民主派和建制派議員均指,可透過現有機制處理台灣殺人案,他指這並非只會發生一次的事,討論過程中透露了有9宗同類案件,嚴重程度不下於謀殺案,今日不能移交,正正因不能以現有立法會附屬法例方式討論,指若立會討論移交陳同佳,陳第一時間「梗係離開香港」。
她又指,被殺害女士的父母非常鍥而不捨,使她十分佩服,「連一個普通人都為不公義嘅事鍥而不捨」。她憶述潘生潘太回港後鍥而不捨向政府申訴,5次寫信給她,理解二人心如刀割,她談到這裡激動地哽咽。
因此她向保安局局長李家超講,一定不能只冷冰冰以「沒有法律基礎」回覆他們,形容「一個可能性都唔可以放過」。
她特別提到潘先生研究過,英國有個案以備忘錄要求台灣移交逃犯,指潘先生鍥而不捨,反問「點對得住潘先生,今日發生潘先生身上,下個月可以發生喺黃先生、李先生身上」。
承認溝通不足、解說不善
不過她承認政府在修例上,有兩方面做得不夠好,分別是溝通不足和解說不善。她又指條例十分複雜,但修例十分簡單,指過去4個月應見更多持份者,以較好方法向市民解說。她又表示自己有心怯,「心怯是真的有很多人不同意這個做法,我們應該如何處理這些人的理據或他們的情緒?」她稱連日和同事不停找方法,如設計非法律語言的單張和動畫,以及在其後階程加強約見不同團體去解說。
無意圖去爭取連任 「勉為其難做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被問到,通過《逃犯條例》修訂草案,是否會成為有利她爭取連任的功積?她自言無意圖去爭取連任,但政治上無謂太早講,因早在2016年時她曾多次表示不會選特首,「但情況有變,出於對香港的熱愛,我勉為其難做行政長官的工作」,又表示自己不是一個懂計算的人,「如果我是一個懂計算的人,也可能不會坐在這個位置」。
被問到修例的局面會否難以收拾?她稱對香港人有信心,認為港人理性、務實,政府十分尊重他們意見,亦處理了他們的意見,過後就應向前看、繼續走,稱沒有一次在爭議後走回頭路,不再謀出路。她又指政府經歷這次相當大打擊下,會繼續努力完成未來3年工作。
對於香港會否變成中美貿易戰中角力的棋子,她指「時間不是我們選擇的,中美貿易的談判去到什麼階段亦不是我們可以預見」,只能說修例時在一個相當巧合的時間發生。至於是否認為有外國勢力介入,她表示某些西方國家就議題的關注及評論,是她未有見過,干預背後的目的是什麼她也說不清,希望社會各界看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