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三十】80後告別維園 尖沙咀另辦集會 與支聯會分庭抗禮
今年是六四事件30周年,支聯會一如以往於六四當晚於維園舉辦晚會,以燭光悼念六四事件的死難者,彰顯人民不會忘記的決心,成為香港民主運動的一大象徽。可是,隨著近年本土思潮興起,一些不認同支聯會綱領的青年選擇在尖沙咀另起爐灶,另辦六四集會。去年六四,「立言香港」委員巫堃泰於尖沙咀文化中心旁邊的自由戰士像下發起六四集會,為不認同支聯會綱領的市民,提供另一悼念六四的平台。
巫堃泰今年再接再厲,聯同葵青連結動力召集人張文龍於同一地點舉辦六四集會,2人接受《香港01》專訪時表示,集會除了希望為港人提供另一悼念六四的平台,同時更照顧本土聲音,在當前絕望的政治環境,盼透過凝聚一群遭政權打壓的年輕人和學生,鼓勵香港人不要放棄追求民主。
33歲的巫堃泰在政圈打滾多年,由2003年起連續15年無間斷參與維園燭光晚會,更於2007年起連續3年為晚會擔任義工,協助支聯會點算捐款。30歲的張文龍於2004年首次參與燭光晚會,他由2008年起連續6年參加晚會,不過因支聯會於2013年以「愛國愛民」作為晚會口號,令他決意告別維園。到底有何原因驅使多年堅持參與燭光晚會的2人,不再參與支聯會所辦的集會,甚至要在尖沙咀另辦集會分庭抗禮呢?
憶為支聯會「通頂」點算捐款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天安門廣場掀起一場波瀾壯闊的民主運動,惜最終在軍隊鎮壓下流血收場,這場學運成為近代中國歷史重要的分水嶺,同時為香港人播下了民主種子。六四事件發生時,巫堃泰只有3歲,但當晚的情景教小小的他相當深刻。他記得當晚家人看著電視一言不發,翌日他到幼兒園上學,不過老師未有如常授課,「好記得嗰晚,屋企人睇住電視,乜都無講,第二日,返幼兒班就係玩、食茶點,老師乜都無教」。直至初中,他才開始了解何謂六四。
2003年爆發「沙士」,那年中五的巫堃泰戴著口罩考會考,當時香港經濟不景、失業率高企,加上政府硬推《基本法》23條,導致民怨沸騰。當年的六四維園燭光晚會,成為「七一」50萬人大遊行的前奏。巫堃泰當時響應時任天主教香港教區主教陳日君樞機的呼籲,參與六四祈禱會,自此他從不間斷地參與六四集會,直至2017年。
巫堃泰及後投身政圈,曾於2007年至2009年擔任支聯會的義工,負責在六四晚會後為大會點算捐款。他憶述,晚會一般於晚上10時左右結束,籌款箱約於凌晨12時開始分兩輛客貨車,運送到位於旺角的教協會址,到凌晨3時許,10多名義工齊集一間上鎖的房間點算捐款,大約早上6時完成整個過程,當時一班「老鬼」義工「通頂」點算捐款後,更會一起到附近的倫敦大酒樓飲早茶。巫堃泰又稱,他曾於2009年協助支聯會青年組舉辦暑假活動。
張文龍比巫堃泰年輕3歲,他早於2004年已首次參與六四燭光集會,當時他是一名中四學生,因緣際會下在一個以颱台為主題的網上討論區,認識了一群志同道合的網友。他憶述,當時其中一名較年長的網友帶著連同他在內、約5至6名網友一同出席六四晚會,「當時大概6至7個人,我哋係網友,喺一個打風討論區認識對方,學校當時無講六四,但係都知六四係發生咩事,嗰時年年都聽到人話有(六四)集會,所以好奇之下就去睇吓」。
「愛國愛民」令二人對支聯會反感
2008年,張文龍第二次參與燭光晚會,由那年起,他連續6年出席晚會。被問到當時參與的感受,張文龍指出,在2010年之前,香港很少場合讓市民公開討論政治,當時六四晚會成為結集一群關心政治的同路人之重要場合,形容晚會猶如一個政治意見的「交易場所」。不過2013年的六四晚會,使他決意告別維園,不再出席支聯會舉辦的燭光晚會,「2013年,當年突然搬返『愛國愛民,香港精神』做口號,但嗰陣已經進入本土思潮嘅年代,我明白佢哋(支聯會) 對中國好有感情,但我覺得都要照顧一下香港人本身,記住以前(六四) 嘅嘢同時,都要幫參加者面對眼前嘅嘢(政治打壓),所以令我開始反思係咪要入去(維園) ,係咪行禮如儀呢?」
「愛國愛民」口號當時掀起滿城風雨,「天安門母親」成員丁子霖批評口號「愚蠢」, 時任支聯會執委徐漢光竟因向丁子霖發電郵,斥丁患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並「同情中共」。此風波亦令到巫堃泰對支聯會甚為反感,「我唔係因本土思潮而對支聯會反感,反而係有常委鬧丁子霖令我最反感,人哋(丁)真係無咗細路,佢係切膚之痛,你(常委) 憑乜鬧佢,相關人士依家仲係常委,辭咗職然後選返入去(常委會), 仲係高位」。故當他2017年辭去人權組織工作後,就再沒有參與維園集會。
不認同平反 倡以國際法庭追究責任
支聯會由創會至今,仍沿用「釋放民運人士、平反八九民運、追究屠城責任、結束一黨專政、建設民主中國」為五大綱領,其中「平反八九民運」和 「建設民主中國」近年備受質疑,有本土青年認為港人無責任為中國建設民主,張文龍和巫堃泰亦坦言不認同上述兩個口號。
巫堃泰認為要求政權「平反」的想法相當「小農」,猶如庶民希望政權突然變得開明,然後為人民翻案。張文龍認同巫的說法,「點解爭取民主嘅人,走去要求一個超然嘅政權開恩,好似皇帝咁諗通咗之後幫你平反,如果覺得當時學生係啱嘅話,唔應該用『平反』」 。
巫、張二人認為不應「平反」,應透過國際法庭追究鎮壓者責任,達至「轉型正義」,「『轉型正義』係好明確嘅過程,透過成立特別法庭或人權法庭,審判違反人類罪嘅犯人,台灣、西班牙都有咁做,但做得唔好,追究責任方向一定正確,但『平反』就係將自己、將公民擺喺一個弱者嘅位置」。
至於「建設民主中國」,巫堃泰認為這對香港人而言責任太大,他直言現時連維護香港自由也岌岌可危,「人每日只得24個鐘,係爭取都為咗香港爭取先!」對於有講法指出,中國擁有民主,香港才有可能得到民主,巫以國際例子反駁有關講法,指縱觀現時實行中央地方制和非聯邦制的國家和政權,普遍位於該國邊緣或不同族裔的地方政府也是遭到打壓。他以直布羅陀為例,即使其主權國英國的民主水平相當高,但直布羅陀所享的公民權利卻是較英國本土次一等。
集會邀理大民主牆風波主角發言
巫堃泰去年在尖沙咀文化中心旁邊的自由戰士像下,發起六四集會,約200人出席;今年他與張文龍等志同道合的朋友於同一地方舉辦集會,巫表示今次已花2000多元向文化中心租場,並向警方申請不反對通知書,料今年同樣約有200人參與。他表示,今次會邀請一些被打壓的青年和學生發言,包括因理大民主牆風波被校方重判120小時社會服務令的理大校董會本科生學生代表李傲然等人,前銅鑼灣書店店長林榮基亦將會以影片形式發言。
他們表示,集會除了希望提供另一悼念六四的平台,也盼更照顧本土聲音,在當前絕望的政治環境,透過結集一群遭政權打壓的年輕人和學生,鼓勵香港人不要放棄追求民主的心。
▼【六四三十】30關鍵人物今安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