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西補選】九龍西成泛民「英雄塚」 立會換屆之戰建制大混亂
立法會九龍西補選揭盅,建制派陳凱欣順利勝出,是繼今年3.11補選後,建制派再次在九龍西單對單補選中勝出。
從實際支持度而言,非建制在九龍西原本才是多數,惟本土派被逐出議會後,泛民優勢已所剩無幾。泛民在兩次補選中,原本希望全取議席,但在九龍西卻連吃兩次敗仗,「英雄地」反成「英雄塚」,兩席全部拱手讓予建制派,可說大失預算。
當然,一個銀幣有兩面。建制派奪得議席固然高興,但這立即又為他們製造一個新的煩惱:九龍西佔有4席,如果他們在2020年都要爭取連任,如何分配?
2016年九西票數:建制只佔不足四成
九龍西向來都是民主派的「英雄地」,由1998年第一屆立法會選舉開始,民主派得票至少有六成。該區亦出過激進派(後來的本土派)如黃毓民等。
在2016年的立法會換屆選舉中,建制派在九龍西的打法極保守,只派出蔣麗芸、梁美芬兩張主要名單集中票源,似乎「斬兩席走人」已滿足。所以最後當選的名單,分別為蔣麗芸、梁美芬、劉小麗、毛孟靜、黃碧雲、游蕙禎,非建制佔4席。
而從得票看,蔣、梁合共得到102,286票,只佔總有效票數約三成六。非建制派方面,雖然游蕙禎排末席,得票僅得20,643,但全因陣營分票情況嚴重所致,若按實際票數推算,佔約六成票的非建制派才是多數。建制派在九龍西是少數,保守打法確實不無道理。
泛民分開兩輪補選 未料「全軍覆沒」
DQ事件先後導致6席懸空,其中九龍西及新界東各有兩席有待補選。在2017年7月,劉小麗、梁國雄、羅冠聰及姚松炎被裁定喪失議員資格後,劉小麗及梁國雄提出上訴。當時就有分析認為,泛民的其中一個盤算,就是以司法程序刻意分開兩輪補選,在單議席單票制之下拿走所有直選議席。
不過泛民未有計及的一點是,補選投票率一向較低,低投票率向來對泛民不利。另外DQ導致政治氣氛改變,本土派支持者投票意欲下降,他們亦拒絕支持傳統泛民。
結果,今年初的3.11補選爆出冷門,民建聯鄭泳舜在九龍西險勝姚松炎,泛民如意算盤打不響。今次11.25補選,又讓陳凱欣贏出,泛民原本想兩席全取,變成兩席全輸,「英雄地」反而成了「英雄塚」,結果令人意外。
建制派2020年難取4席 陳凱欣是否「能上能下」?
建制派受益於DQ,在九西突然多出兩席,固然是好消息。但是,這也為他們帶來一個問題,假設下屆九龍西維持6席不變,建制派如何分配?如上所述,建制派在2016年的得票只有三成六,按理無可能反過來得到三分之二的議席,連保住一半(即3席)都有危機。
在這可以加上另一個因素:本土派(即黃毓民和游蕙禎)於2016年合共有40,862票,佔約14.65%。由於本土派已被封殺不能參選,兩次補選亦顯示本土派支持者不太願意改投泛民。所以扣除本土派的票源,建制和泛民的得票,相差不遠。即便如此,建制派要拿下4席亦是不可能的任務,除非泛民下屆配票出現嚴重失誤,否則梁美芬、鄭泳舜、蔣麗芸和陳凱欣中,必有一人「無得留低」。
對此,立法會前主席曾鈺成於今年8月,就在報章專欄作過分析。建制派一開始醞釀食物及衞生局前局長高永文出戰11.25補選,其中一個考慮就是,高永文離開政府後專注行醫,即使當議員,2020年尋求連任的機會亦較其他建制派為低,「能上能下」,最符合建制派的預算。
最後,高永文決定不出選,由「徒弟」陳凱欣代為披甲,那同一個問題,就落在新當選的陳凱欣身上:到底她是有意繼續在政界發展,還是只是「過渡安排」?而如果九龍西4名建制派下屆都尋求連任,必然出現大混戰,到時「落馬」的又會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