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議會選舉】 風雲計劃或暫擱 培訓導師張榮輝:懷疑被滲透
明年11月便是區議會選舉,距今逾一年多,各大政黨都派人落區角逐議席,其中由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籌辦風雲計劃,則希望招攬素人填補「白區」,並邀請民主黨前區議員張榮輝擔任培訓班導師,而剛完結的3期課程,總共約有80至100名學員,但真正會出戰的有幾多人?張榮輝接受《香港01》專訪時坦言「說不準」,而隨著戴耀廷11月19日面臨訴訟,風雲計劃或不再開辦第4期課程。
較早前有不少有關風雲計劃的報道,連邀請什麼嘉賓、課程內容也流出,張榮輝不諱言參加相關課程的門檻相當低,有些學員有心做區議員,但質素良莠不齊,甚至坦言「有鬼,有時(表現)最活躍最可能係鬼」。他認為,有關中方的滲透一直都存在,例如2015年發生的退聯(退出學聯) 事件。
不過,張榮輝亦笑言,打區選其實靠的是個人能力,「教材都係普通嘢,無新嘢,我畀你都得!」
要面皮厚及勤力
近年世代之爭、新面孔、政壇關愛座等名詞此起彼落,逼切地告訴政壇元老們「你們的時代已過去了」。然而,政壇元老們走過港英政府、97回歸、沙士之役,其經歷也許已變成歴史,但留下的經驗卻值得接棒的新星借鏡。
張榮輝為民主黨前大埔區議員,1994年踏入政壇,2003年退下火缐,近月又再出現在新聞紙上,只因他是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籌辦風雲計劃的培訓班導師。「而家啲後生以為Facebook多like就掂,假象來啦!你真正識到幾多居民才最實際。」張榮輝回應時爆出這一句。
張榮輝笑言,年輕人要選區議會,除了有心服務市民外,還需符合以下必要條件:「第一要面皮夠厚,每日除了開街站,要去酒樓、茶餐廰搭訕,同當區居民傾下偈,亦要不恥下問,吸收前輩經驗,了解社區情況;第二要勤力,不要怕辛苦,一日做12小時是最基本;第三要衡量自己的經濟能力、家庭背景、成熟程度,能否應付選舉。」
區選培訓 同樣要做功課、考試
身兼風雲計劃培訓導師的張榮輝亦不諱言,會設置功課、考試給相關學員,讓其「過五關斬六將」到「打(區選)大佬」,「例如會要求他們落區識人,一星期識20個街坊,你諗下一個月識80人,一年就識到960人,但區選要贏,起碼要2000人以上啦,識都唔代表會投你,但唔識就一定唔會投你」。他又鼓勵學員無論乘車、到餐廳吃飯,都把握機會同街坊傾談,了解對方關心什麼區內議題,「就好似追女仔咁,一星期開三次街站,早更、傍晚更、深宵更,佢見得你多,自然對你印象深刻」。
至於如何考試,張榮輝笑言,「我12月時同你企一次商場,睇下20分鐘內有幾多個街坊叫得出你名,睇到成績,你自己就心裏有數,應不應該繼續落去」。如果這就是指標,張榮輝二十多年前已達標,訪問當日張早到訪問地點,記者到場已見張與數名街坊聊天,兩分鐘過後「聊天圈」又多幾名街坊加入,接着訪問沿途亦陸續有街坊打招呼、握手,但別忘記,張榮輝早已不是大埔區議員了。
寄語年輕人「唔好話無成績就走」
被問到現時的政治氣候是否適合年輕人從政,張榮輝坦言,當年「89民運事件」引發一代年輕人參政,而2014年的雨傘運動亦同樣「遍地開花」,促使年輕人走入制度中抗衡,出戰區選、立選,然而DQ風波後,年輕人的聲音沉寂下來。
他認為,年輕人的想法是比較激進或未夠成熟,是可以理解的,但社會正正需要年輕人的聲音,並寄語年輕人可以表達自己的看法,但不要讓政府捉到痛腳,同時亦要「沉得住氣」,「唔好話無成績就走,唔好寄望一擊即中,要學習眼光長遠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