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四議案被否決 石禮謙為天安門母親誦詩 籲勿忘去世子女

撰文:潘希橋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日(23日)討論由公民黨陳淑莊提出的「毋忘六四」議案,該議案是5年來首次能在6月4日前進行討論。
多名民主派議員就事件發言,民主派召集人莫乃光認為要求平反六四是每一代人的歷史責任,議會陣線毛孟靜表示理解年輕人與六四沒有深厚連結,認為平反沒有意義,但希望他們不要忘記這歷史慘劇。
經民聯石禮謙首次就該議案發言,並為一眾天安門母親朗誦詩歌,呼籲他們勿忘去世子女。
議案最後在分組點票中遭否決。

「毋忘六四」議案今年首次由公民黨提出,陳淑莊發言時稱,自己清楚記得當年冒着8號風球上街遊行。(羅君豪攝)

「毋忘六四」的議案今年首次由公民黨提出,陳淑莊發言時表示,當年有看過電視新聞的市民,一生都不會忘記六四事件,自己清楚記得當年冒著8號風球首次上街遊行。她又指六四是從政者的照妖鏡,因不少人當天的立場,到今天已改變,或者含糊其辭,不敢再提出以前的論調。她點名批評全國人大常委譚耀宗,指對方在1989年曾強烈譴責北京血腥鎮壓群眾,要求中央開放記者採訪,但今天譚耀宗已將立場置諸腦後。

建制派的石禮謙亦罕有發言,他指自己過去未曾就相關議題發言,今次發言希望為天安門母親朗誦詩歌,其後他念出已故英國詩人勞倫斯比揚的詩歌《For the Fallen》,並呼籲天安門母親不要忘記自己在事件中離世的子女。他最後在席但沒有投票。其後發言的民主派議員,衛生服務界李國麟亦表示欣賞對方做法。

一眾民主派立法會議員就議案發言,其中莫乃光表示當年六四事件時的中年人,如今變成了老年人,部分亦已離世,很多沉冤的人及家屬無法伸冤。他認為要求平反六四是每一代人的歷史責任。他慨歎國家經濟越發達,距離政治改革就越來越遠。

經民聯石禮謙首次就該議案發言,並為一眾天安門母親朗誦詩歌,呼籲他們勿忘去世子女。(資料圖片/張浩維攝)

毛孟靜對於有大專院校表明不會舉辦六四相關活動表示理解,坦言「歷史會變遷,民心也一樣」。她指六四事件發生時,很多大學生尚未出生,不少年輕人今天亦認為自己並非中國人,而是香港人。毛孟靜指,10年前汶川大地震,不少市民響應紅十字會籌款,來來去去聽到最多的詞是「血濃於水」,反映兩地同胞之情,但10年後,不少年輕人則覺得自己是香港人而非中國人,她對他們的看法表示理解,但希望他們不要忘記這段歷史。

公民黨黨魁楊岳橋認為六四事件和香港息息相關,不只因為港人經歷過大遊行,亦因為六四事件影響了香港的未來。他以1989年2月的《基本法》草稿第二稿為例,指當中談及23條立法,當時尚未有23條的「七宗罪」,但到同年9月,《基本法》的草稿就添加了包括顛覆人民政府及兩條與外國政府相關的罪行,反映當年中央政府因六四事件懼怕香港人,因此修改草稿。

他指立法會在過去10年屢提六四議案,議員的說法不時重複,但他認為將相同例子理念講一次,不代表是行禮如儀。他承認難以要求部分新一代對六四有很大感情,但他強調,六四象徵港人對中共的恐懼,「為什麼議員年年都做同一樣的事情,不是因為怕自己下一代忘記,而是因為知道政權的記性比我們更加好」。

毋忘六四議案最終在功能團體以9票贊成、15票反對;分區直選以15票贊成、12票反對,因未獲兩部分在席議員以過半數贊成而被否決。(羅君豪攝)

公民黨郭榮鏗發言支持議案,指內地法治前景令人憂心,身為人權律師關注組成員的郭榮鏗,指關注組早年曾發出聲明聲援一批被捕的維權律師。他指「維權律師」這個稱呼很好笑,因律師天職本來就是維護市民權利,正如醫生無須被稱呼為「救人醫生」,他認為這稱呼反映在內地,即使律師只是做份內事,為市民取得公義,亦會被拘捕和吊銷牌照。

身兼支聯會常委的民主黨尹兆堅表示,面對無賴政權,年輕人心理上有反彈很正常,但希望他們明白當年的政權和今天的政權本質上沒有分別,港人的處境亦非「唔關我事」,因內地和香港身處的環境一樣,若港人不發聲,他日亦難以獨善其身,而相比國內人士處境,港人責無旁貸。

去年投贊成票的建制派何君堯指,六四事件的死亡人數未有確實數字供參考,但認為「一個都嫌多」,他認為當年參與事件包括不少愛國大學生,會為他們默哀,希望他們安息,並確立他們愛國情懷能永留歷史長流中,相信他們在天之靈看到國家發展會感到欣慰。今年他則投棄權票。

建測規園界謝偉銓和自由黨主席張宇人亦有就事件發言,張宇人表示事件屬悲劇,認為國家現在走的道路「正確平坦」,政治亦很穩定,六四事件的對錯應留待歷史定奪,他表示自由黨會投棄權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