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院收費|林哲玄獻計急症室加價至$300-$400 病人組織憂難負擔

公立醫院收費檢討進入尾聲,其中急症室收費調整備受關注。立法會衞生事務委員會主席、醫療衞生界議員林哲玄建議急症室收費由180元增至300至400元,形容加幅對中產、有能力人士「都屬合理」。至於正領取政府援助的人士,他建議此類群組僅加價幾十元,相信他們能負擔,亦有利於分流病人。
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不認為濫用問題極需解決,質疑醫衞局局長盧寵茂早前舉例有人「腳痕睇急症」的例子並不恰當,相信近年濫用急症室的個案已很少。若加價至300至400元,他擔心無援助可領的「中下層中產」難以負擔,或寧選擇不求醫,建議首兩次使用急症室服務時收費維持180元,其後再以加價後的水平收費。
林哲玄倡急症室加價至三、四百元
上一次急症室加價是2017年,當時由100元增至180元,至今已有8年。現時急症室分流制度為5級,第一類危殆及第二類危急均會被即時救治,而第三類緊急個案也會快速醫治;至於第四類次緊急及第五類非緊急,則一般要等候數小時至十數小時才有得看醫生。不論哪個級別,都一律收費180元。
林哲玄指,如今次能夠再加價,希望可以分流病人,將有限醫療資源讓給真正急需的基層。他指,部分急症室病人只是腹瀉,其實可選擇普通科門診,僅需50元,費用較急症室更低;如無法判斷病症,可到醫院參考醫護專業意見後,再決定用急症室或普通科門診,平時亦需引導市民了解疾病知識。
延長私家醫生夜診 如晚上九點後可加價
不過,坊間有人憂慮普通科門診輪籌難,且夜晚及假日的公私營醫療大多無服務,故不得不選擇急症室。對此,林哲玄建議增加基層和長者的門診服務名額,及邀請社區私家醫生延長夜間服務時間。他又建議普通科門診分時段收費,例如晚上九點後可加價,日間相對較便宜。
社會福利也好,醫療衛生也好,公共服務的原則是以有限的資源為有經濟困難的人士提供必需的社會福利,以及以有限的資源為有經濟需要的人士,提供有醫療需要的服務。簡單來說就是針對性、精準。
中產最受急症室加價影響?
早前有消息指,醫務衞生局方在徵詢意見時,反覆提及要將非緊急類病人的收費,提升至接近私家醫生的水平,令病人不用集中看急症室。林哲玄對此表示認同,並建議急症室收費由180元增至300至400元也屬合理,即與私家醫生收費相若,車禍等緊急搶救情況則另計。「本身屬於中層或有能力的人士,呢個加幅是正常。」
惟他強調,不應向領援助的基層人士和長者「開刀」,冀這類群組獲政府減免醫療費用後,增幅只是幾十元。
病人組織:中下層中產難負擔 倡首兩次求診維持180元
不過,病人政策連線主席林志釉認為,中產恰恰是急症室服務的主要使用者,加價可能讓他們不敢看病。他指,最受收費調整影響的,是無援助可領的「中下層中產」,形容急症服務「好有錢嘅唔符合、好窮嘅唔需要俾錢」,因前者可負擔昂貴的私家醫生,而領取援助人士可減免,甚至全免醫療費用。他擔憂「中下層中產」因加價不求醫及自行購藥,錯過最佳治療時間。
去年初,盧寵茂稱有病人「腳痕衝急症」,濫用急症服務。林志釉質疑該個案極端,不應該以此推論急症室服務濫用情況嚴重。對於局方近日再提「濫用」,他稱若加價,建議在頭兩次使用急症室服務維持收費180元,其後再以加價後的水平收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