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要改革|楊志剛倡合併八大院校成立「港聯大」 取消教資會
香港浸會大學前協理副校長楊志剛今日(10日)撰文提到本港大學人才,對經濟、民生、科技創新的貢獻屬「世界三流」,認為罪魁禍首是本港高等教育制度設置的多種「牢籠」,包括教資會評審牢籠、院校割喉競爭、英國對本港高校的殖民式管理。
楊志剛認為解決之道是模仿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將香港八大高等院校合併為「香港聯合大學」,並取消教資會——八所分校各自的校長及副校長等制度不變,職權不變,但不再向教資會負責,改為向「總校長」負責。
斥教資委舊思維主導 「對外就是英國,世界就是西方」
現時主導香港高等教育的大學教育資助委員會(教資會),每六年對八大院校的整體研究水平展開評審。楊志剛以教資會2021年最新完成的評審報告為例,指出教資會思維停留在1997年前,認為「對外就是英國,世界就是西方」。他稱,教資會361名評審,其中252人(70%)來自海外,大部分來自英國;而可以調動資源掌握實權的32位正副召集人,其中24位(75%)來自英國,其餘25%來自美加澳,內地和本地一名也沒有。他斥責教委會「『對外』主要是對英國」。
他續指評審項目五花八門,而每一項評審都影響大學撥款,故此每所大學都全情投入,「在各式各樣的評審牢籠內忙得天昏地暗,不知籠外的真實世界」。
指八大院校割喉競爭不合作 對製造業貢獻微小
楊志剛又指八大院校之間存在惡性競爭,例如八大院校落力「搶學額」,每所大學每三年要交出6%的學士學額作為中央「彩池」,再由八大院校重新競逐。而大學教學的撥款按學額計算,每所大學交出的學額一旦給其他大學搶走,就會聲譽、資源皆失。
他認為教資會在激化院校之間的割喉競爭,以達到以「利益衝突」為堂皇理由排除本地學者、穩固海外學者(主要來自英國)地位的目的。他續指惡性競爭使得本港大學只有競爭、沒有合作,因此本港大學「出論文一流、排名一流、「卓越」一流,實質貢獻卻微不足道」。
他列舉數據,高端製造業只佔香港生產總值1%,深圳是40%,台灣地區34%。香港的1%主要來自業界,指大學的貢獻微小。
指港英時期高等教育阻「民族認同」
楊志剛指,港英時期的高等教育,存在制度陷阱,目的是防止培養對中國充滿國家情懷、民族認同的畢業生,方法是從來不談教育理念,不談如何培養下一代接班人。他續指香港數十年沒有發表過完整的高教政策,過去二十年發表過最重要的兩份政策文件都是由主導了教資會的英國專家撰寫。一份是2002年的《Sutherland Report》,另一份是2016年的《Newby Report》。
他又指近年風波,次次都有大學生積極參與,「校園和講堂內大面積的缺乏國家情懷、不談民族觀念」。
倡合併八大院校成立「港聯大」 取消教資會
楊志剛認為,雖然近年在愛國愛港力量制約下,教資會由英國人主導的情況已略有收斂,但籠牢依舊。他提議從源頭改革,模仿抗戰時期的西南聯大,合併八大院校,並取消教資會,讓八大院校聯手攻克研究發展的難關,協同推動產研結合。
他指出,合併後的「香港聯合大學」,設「總校長」負責統籌八所分校的整體發展,包括所需資源的調配。八所分校各自的校長及副校長等制度不變,職權不變,但改為向「 總校長」負責。
楊志剛列舉合併好處,教學上,能以最優化的程度推動學科上的優勢互補,讓學生跨校上課、教授跨校授課、學分互認、學分轉移、圖書館及體育館等資源共享。大學排名方面,港聯大之下的八所分校共用同一個「港聯大」品牌,由港聯大集齊八所分校的數據,統一向排名機構提供一套整體資料,從此八大院校「一榮俱榮,優勢互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