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經社科倡拒婚前性行為 江玉歡批教材離地:點臨急訂場借球拍?

撰文:鄭寶生
出版:更新:

教育局初中「公民、經濟與社會科」課程教材提及,學生須學習「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並簽署承諾書訂親密界限及控制性衝動等,引來社會熱議。教育局其後發表文章,否認香港性教育未能追上現代社會發展。

立法會議員江玉歡認為性教育當然重要,但簽承諾書並非最佳方法,更加不了解年輕人心態,又指當中一些內容離地,不少年輕人不婚或單身,「單面教導他們拒絕婚前性行為是否是現實呢?」

「香港新方向」立法會新界北議員張欣宇亦表示,教材籠統地提出了「堅拒婚前性行為」這一說法,很容易讓人和道德層面的評價產生聯想,對於教育局的聲明深感擔憂。

教材建議可填寫「承諾書」去訂立親密界限,寫上包括將如何控制性幻想或性衝動,並承諾「會培養自律、自制和抵禦色情資訊的能力」。(教材截圖)

公經社科中三教材有「合乎情禮的親密關係」單元,提到情侶拍拖不一定要發生性行為才代表很愛對方,性必須建基於有堅實基礎和承諾的愛,當情侶未能承擔婚前性行為的後果例如未婚懷孕、法律後果、情緒困擾等,應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

教材指情侶雙方應在冷靜和理智的情況下,就接吻、摟腰、愛撫甚至性交等親密行為定立界限,建議可填寫「承諾書」去訂立親密界限,寫上包括將如何控制性幻想或性衝動,並承諾「會培養自律、自制和抵禦色情資訊的能力」,不單加強彼此了解,更能預防憾事的發生。

教育局指,否認香港性教育未能追上現代社會發展,強調社會雖對婚前性行為持不同意見,但對未成年的學生應該給予充分的保護。(資料圖片)

該內容在社會引起熱烈討論,教育局其後發表文章,強調要充份保護未成年的學生,並須提醒他們香港法例對與性相關的違法行為施以嚴厲懲處,局方透過課程讓學生明白守法的必須和重要,是應有之責。

該局重申,「應堅決拒絕婚前性行為」課程內容能提高學生的自我保護意識,起預防作用,以免犯下不可逆轉的過失,影響自身外也禍及他人,終身抱憾。又稱「鼓吹未有能力承擔後果的學生作出所謂知情決定,是不專業及不負責任。」

江玉歡認為,教中學生談戀愛且不影響學業有很多方法,需要多了解年輕人心理。(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江玉歡指不了解年輕人:教學生談戀愛有很多方法

江玉歡和張欣宇均同意初中生不應有婚前性行為,但對於政府的教材內容則並不認同。江玉歡說,長輩當然希望年輕人有基本的生理常識,但中學生完全無傾慕對象很難,「puppy love」也是相當普遍,有時亦是成長過程的一部份。而教導中學生談戀愛且不影響學業,有好多種方法。

江玉歡認為,要學生簽署承諾書並不是最佳方法,亦不了解年輕人心態。她說年輕人希望有私隱,不是人人情願公開這麼私人的事情讓其他人知道。而且她質疑簽承諾的目的,「如果性教育課要寫承諾,那麼打機、測驗考試成績呢,是否也要許下承諾?」

公經社科中三級的「合乎情禮的親密關係」單元教材提到,情侶拍拖不一定要發生性行為才代表很愛對方。(資料圖片)

強調要留意處事手法 了解年輕人心理

另外,江玉歡亦指部份內容較為離地,十多歲女孩子喜歡穿背心露腰上衣,指這是潮流,而建議有性衝動時「一起去到運動場打羽毛球」更不實際,「點樣臨急訂場借球拍?」

江玉歡認為,是否要在中學高年級時有更深入討論,又指現在不少年輕人不結婚,「單面教導他們拒絕婚前性行為是否是現實呢?」她認為要留意處理事件的手法,以及與年輕人溝通的方法,了解他們的心理。「教育除了要教傳統的道德倫理,亦要兼顧現實及人情,理解學生的心理健康及狀態。」

張欣宇提到,教育局表述易令人聯想到道德層面評價,在華人社會文化可能對女性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壓力。(資料圖片/梁鵬威攝)

張欣宇:教育局表述易令人聯想到道德層面評價

張欣宇則認為,與16歲以下的未成年人發生性關係要負上刑事責任,若教材只是清晰傳遞這樣的訊息,相信大家不會有任何異議。然而,他認為教材籠統地提出了「堅拒婚前性行為」這一說法,已經遠遠不僅限於未成年人的範疇,指這樣的表述很容易讓人和道德層面的評價產生聯想。

張欣宇說,籠統地污名化「婚前性行為」,將重點錯誤地放在了婚前或婚後,不僅對學生的教育引導失焦,更值得深思的是,以華人社會的文化環境,更有可能對女性產生不健康的心理壓力。她指並非很久之前,影視作品或現實生活之中,「處女情結」仍大有市場,「今天社會價值觀整體上所取得的進步和開明,來之不易,我們是否要倒轉回去,讓這樣的糟粕思維重新獲得死灰復燃的土壤?」

指不應將不同意見定性為不專業和不負責任

事件在社會發酵,張欣宇認為十分正常,而政府回應也是分內事,但認為不必事事定性,將不同意見定性為「不專業」和「不負責任」。「有交情的,看到為之側目; 本無交情的,也不會因你用些唬人的字眼,就服了妳。」「真正的authority(當權者),不止是來自權力和地位,更加來自認同和人心。」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