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智庫提「聯合查驗 一檢雙放」新通關模式 倡皇崗口岸為試點
三中全會提出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各項系統部署後,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直屬機構中國城巿規劃設計研究院(中規院)深圳分院規劃研究中心發表研究報告,提出粵港澳陸路口岸兩個新通關模式,分別為「聯合查驗,一檢雙放」及「清單授權,單邊驗放」模式,並建議選擇「聯合查驗,一檢雙放」作優先方案,以稍後完成翻新工程後的皇崗口岸為試點。
「聯合查驗,一檢雙放」指在口岸區設「聯合查驗區」,粵港或粵澳雙方口岸監管各部門「肩並肩」同步執法,合作進行衛生檢疫、打擊走私等執法活動,僅需保留小量工作人員在查驗場地。研究同時認為此模式對提升旅客通關效率和體驗、促進粵港澳合作交流具積極意義。其他口岸可待重建或改造後逐步全面推行。
研究題為「粵港澳大灣區陸路口岸旅客通關模式優化研究」,刊於由港澳辦港澳研究所發起成立的全國性民間學術社團、全國港澳研究會刊物《港澳研究》。
研究報告是由中國城巿規劃設計研究院深圳分院規劃研究中心主任何斌,及中心兩名工程師史凱旋和劉菁聯合撰寫。研究指出,陸路口岸是粵港澳大灣區跨境流動重要通道,承擔着服務港澳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重要使命。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深入推進的背景下,陸路口岸旅客通關便利化改革重要且迫切。
兩地兩檢存在設施重複建設 一地兩檢乏實質性創新
不過,報告指現時粵港澳大部分陸路口岸多為傳統「兩地兩檢」通關模式,流程繁瑣,存在設施重複建設和資源浪費現象。以深圳羅湖口岸為例,旅客在不排隊情况下完成兩地查驗手續需時至少15分鐘。研究又認為「一地兩檢」和「合作查驗,一次放行」模式,仍缺乏實質性創新突破,對通關整體效能和旅客通關體驗提升作用有限,不利於灣區內社會的深度融合發展。
曾參考美加與歐盟進「神根」通關模式
研究同時參考美國與加拿大及歐盟地區的「神根公約」模式,兩者皆容許成員國之間取消對人員、車輛的檢查,保留出入境檢查人員在邊境口岸執勤和進行必要抽查權利。研究比較兩者利弊,提出在粵港澳大灣區施行兩個新的通關模式:打破邊界,同步執法的「聯合查驗,一檢雙放」模式;及管進不管出的「清單授權,單邊驗放」模式。
研究提出兩個新通關模式
前者在口岸區域設「聯合查驗區」,並劃分衛生檢疫區、行李物品監管區和邊防檢查區。粵港或粵澳雙方口岸監管各部門在內「並聯」佈局,「肩並肩」同步執法,合作開展衛生檢疫、打擊走私等執法活動。當這模式運作成熟,可提升至「進境查驗,出境監管」模式,即通過授予雙方在口岸查驗場地協助對方執法的相應權力,由入境方協助出境方查驗部門執法,出境方保留監管的權力,僅需保留小量工作人員在查驗場地。
至於「清單授權,單邊驗放」模式,則是管進不管出,內地的進境旅檢大廳同時是港澳出境大廳,由內地執法人員在此履行查驗職責;內地的出境旅檢大廳則同時是港澳的進境大廳,由港澳的執法人員履行查驗職責。粵港或粵澳雙方的出入境監管部門只監管進境人員,出境業務以「清單授權」的方式委託對方代為查驗。
新皇崗口岸預計2026年完工
經綜合考量優缺點後,研究建議選擇「聯合查驗,一檢雙放」模式作優先方案,認為在當前條件下具備較強可實施性,對提升旅客通關效率和通關體驗、促進粵港澳合作交流具備積極意義;並建議以深圳皇崗口岸、深圳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一號通道等為試點,未來結合其他口岸的重建或改造逐步推行、全面應用。
新皇崗口岸預計2026年完工,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曾指,皇崗口岸翻新工程進度理想。
根據深圳智庫網介紹,中國城市規劃設計院(中規院)為住房及城鄉建設部直屬科研機構,是全國城市規劃研究、設計與學術資訊中心。具有城鄉規劃編制、工程設計旅遊規劃設計、文武保護工程勘察設計、建築工程設計及建築智慧化整合甲級資質(北京公司);具有承包境外市政工程勘測、諮詢、設計及監察工程資質;是北京市府認定的高新技術企業及中關村園區高新技術企業。為國家服務、科學研究標準規範、規劃設計及社會公益和產業服務是中規院的四項主要職能。
研究領域包括城市規劃、國土空間規劃、城市設計研究與實施、政策性及戰略研究、粵港澳大灣區研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