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聯會交劏房管理倡議書 倡軟硬兼施增劏房登記 逐步推進改善

撰文:鍾蒨宜
出版:更新:

工聯會今(23日)向「解決劏房問題」工作組副組長、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遞交劏房管理制度倡議書,提出逐步讓劏房業主改善環境,及提供誘因吸引業主登記為合規格劏房。局方回應工聯會方案是「以人為本」,從居民角度作出建議。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認為要「軟硬兼施」,管制之餘為劏房業主提供早鳥優惠及技術支援。(鍾蒨宜攝)

鄧家彪倡建立12+18時間表 免登記費吸引盡早登記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鄧家彪提出兩大憂慮:當劣質劏房退出市場,會否有足夠房屋吸納原有住戶、當業主整改為合規劏房,會否作大幅加租。因此,他建議政府應制定明確時間表,令劏房戶居住條件逐步上升。而工聯會方案為設有12個月的劏房臨時登記期,其後加上18個月適應期,讓業主有足夠時間作整改,最後可獲正式登記為合規格劏房。為達到「軟硬兼施」,他建議完成臨時登記的劏房再進行正式登記時可享有「早鳥優惠」,免收首次登記費,又建議政府為業主提供技術支援,如提供整改上的意見。

被問及只有約一成劏房業主提交管制租金水平的AR2表格,鄧家彪直指情況不理想,又質疑政府為何不主動執法,指房屋署可向社福署等其他部門獲取綜援、公屋申請者資料,並循這些個案主動巡查,提升阻嚇作用。

觀塘區區議員余邵倫期望,政府制定劏房管制遵循未成年子女加分制。(鍾蒨宜攝)

配合精準扶貧 識別關鍵群體劏房戶

政府的精準扶貧政策聚焦劏房、單親及長者戶。為配合政策,鄧家彪建議7至14平方米的「狹小劏房」業主有法律責任向政府申報住戶資料,政府能識別屬於這些群體的住戶,並主動介入。觀塘區區議員余邵倫提到,現時公屋及簡約公屋的計分制度中,有未成年子女可構成加分,期望政府制定劏房管制時亦遵循此原則。

工聯會於今年7月組織三次劏房戶焦點小組會,有80名劏房戶參與。鄧家彪說,在小組會中除了介紹現時劏房保障政策,亦提問劏房戶對劏房面積標準的看法。他指,大部份劏房戶同意7平方米以下的劏房需被取締,但若將標準提升至10平米,則有不少劏房戶擔憂會影響自己而猶豫。因此,他認為可調節的標準應「穩步推進」,如面積、通風採光等,逐步有序,隨着社會吸收經驗而調整。鄧家彪強調,政府制定方案時除了要「落地穩妥」,亦要讓市民看到政府的房屋政策是為持續改善市民生活環境。

hotl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