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教育界上海交流 施俊輝:政府持續以多元化方式推STEAM教育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今日(27日)總結本月中聯同本港教育界到上海的交流經驗,指此行令他深刻感受到國家對於「強師賦能」的重視。「教育大計、教師為本」,要培養學生具備新思維,必先要拓寬教師的國際視野,以及對教育大格局的理解。他又稱,教育局將持續以「普及化、趣味化、多元化」方式推展STEAM教育。

香港數學和科學課程領導上海交流團本月中訪上海,教育局副局長施俊輝(前排中)與上海復旦大學副校長陳志敏教授(前排右六)會面。(教育局網站圖片)

他於本月中與課程發展議會主席潘偉賢教授,聯同40位學者專家、校長、教師及教育局同事,到上海了解當地在數學和科學教育方面的最新發展,及國家推動創科教育的經驗。他指,內地中小學課程着力發展核心素養,強調綜合性和關聯性,並且緊貼創科和數字教育的發展,與香港中小學STEAM相關課程的發展方向不謀而合。

上海期間,施俊輝(右)到訪位於楊浦區五角場的創新創業學院,與學院院長楊苓(中)和鮑勇劍教授(左)會面。(教育局網站圖片)

他們到訪上海數學與交叉學科研究院,與內地專家交流,其中一個焦點是STEAM教育應走向普及化還是精英化,大家均認為兩者是相輔相成。香港發展STEAM教育是「兩條腿走路」,一方面推動普及化,將STEAM教育融入課程,提升整體學生的能力,以綜合運用數理科技的知識和技能;另一方面加強發展拔尖,着重資優人才培育,浮尖展才。他們又訪問設於上海師範大學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教師教育中心。中心主任張民選教授在座談會中提出創科教育應強調「可遷移、跨學科、需過程」的理念,施俊輝稱十分認同這看法。新時代的數理科技教育不應是割裂的,更重要是透過協同效應,培養學生綜合運用跨範疇知識和技能的能力。此外,又與上海教育科學研究院、復旦大學和華東師範大學,及上海兩所中小學的專家進行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