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人才|議員質疑部分人才來港後無工作 倡效法公屋「打濫」

撰文:文維廣
出版:更新:

政府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勞工及福利局長孫玉菡指,由2022年底至今年5月,合計有18萬人來港,當中四分一持外國護照,反映政府的措施有吸引力,他又重申輸入外勞計劃,原則上是要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有議員關注有部分人才來港後並無工作,建議當局要效法公屋「打濫」。

至於政府擬於今年第三季起,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可額外提供8000個護理員的新配額,以確保未來3年的人手,多名勞工界議員則促請當局優先保障本地勞工。

孫玉菡強調政府的搶人才計劃有吸引力(資料圖片)

在今日(24日)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會議上,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指,政府推出的各項「搶人才」計劃,過去半年來反應理想,成績令人鼓舞,已經超出原定目標。他又說,人才辦自去年10月成立以來,過去大半年已做了大量工作,包括在今年5月初舉辦首屆全球人才高峰會,不論參與人數或引起的回響都大,成績有目共睹。

選委界民建聯議員陳永光質疑,各項搶人才計劃輸入的人才以內地為主,來自其他國家則較少,質詢當局有無評估本港的搶人才計劃,對外國人是否具有吸引力。

超過七成來港人才具海外大學學歷

孫玉菡表示,自2022年底至今年5月,各項計劃獲批的超過18萬宗個案,每4個人中有1個持外國護照,證明人才計劃對吸引非內地的海外人才,甚具吸引力。他承認雖然高才通計劃中內地人才比例佔多,但從人才畢業學校的數據可見,其實人才最多的不是國內而是美國,籲社會「有時唔好淨係睇佢係揸住邊一本護照」;有超過七成來港人才,是在歐美等海外大學畢業。他重申,社會不要只看人才來自何處,同時要留意人才的學校背景。

郭偉強質疑部分人才來港後無工作 促效法公屋「打濫」

工聯會議員郭偉強關注濫用計劃的問題,指公屋近期有打擊濫用行動,人才計劃是否也要「打濫」,指網上出現續簽攻略,讓人才找不到工作便去保險公司做經紀、開空殼公司,又問是否有人才2年內沒工作,純粹利用便利進出香港。新民黨議員黎棟國也指在小紅書看到很多中介教人申請人才計劃,當中看到很多有「相當高嘅欺騙成分」,人才辦如何處理。

孫玉菡不同意把人才計劃和公屋相題並論,又指保險也需要人才,但指如高才通簽證人從事保險工作,續簽時審批會加倍小心,呼籲人才不要相信網上攻略,入境處審核會非常嚴格,強調人才要真正來港,並為經濟帶來實質貢獻。至於近期出現學歷造假個案,當局指入境處審批高才通時,學歷是很重要的準則,因此對學歷證明要求十分嚴格,現在會要交上大學畢業證書,及需要專業學術評估機構出示證書,做到雙重把關。

政府擬於今年第三季起,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可額外提供8000個護理員新配額,以確保未來3年的人手(黃浩謙攝)

勞工界促政府保障本地工人優先就業

勞聯立法會議員周小松則關注,政府擬於今年第三季起,「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可額外提供8000個配額,質疑政府容許資助院舍以14800多元的工資中位數輸入外地護理員,與本地護理員一般薪酬21800多元,相差達7000元,當局如何確保院舍會優先聘請本地人。工聯會梁子穎表示,明白政府希望「搶人才」以推動經濟發展,但認為更需要有其他配套措施,包括培訓、改善薪酬和福利等,令面臨人手短缺的行業,吸引本地勞工及人才。

孫玉菡回應稱,明白議員對「院舍輸入護理員特別計劃」的擔憂,但重申有關輸入外勞的計劃,原則上是要以保障本地工人就業優先,只有在本地無法尋找足夠工人,才能透過輸入勞工作補充,資助院舍輸入外地護理員,不是為了「慳錢」,而是希望提供更好服務,因為要為外勞提供住宿,租金開支都不少。

他又指,本地勞動人口自2018年後已過高峰期,更出現下降趨勢,如果香港的經濟要繼續欣欣向榮,便必須有足夠的人才來支撐香港經濟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