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肺癌手術後復發率高 陳穎欣與病人組織昐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

撰文:潘耀昇
出版:更新:

早期肺癌手術後復發率高,如能接受免疫治療,復發風險大減逾半,惟未納入社會安全網,有經濟困難的患者面對「有病無錢醫」困境。工聯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陳穎欣今天(19日)聯同癌症病人組織「同路人同盟」開記者會,促請政府盡快將肺癌「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增加患者治癒希望,長遠減輕醫療負擔。

60多歲的王太從來不煙不酒,一次身體檢查發現肺部有陰影,確診3A期肺癌,手術切除腫瘤後,接受化療及「術後免疫治療」,每三星期要支付兩萬多元藥費,開支龐大。她說幸好丈夫是退休公務員,享有藥費減免,才能積極樂觀接受治療。她說,未必人人有能力應付高昂的藥費開支,飽受癌病及經濟困境的雙重煎熬,即使得知有效治療方案卻無力負擔,猶如被判第二次死刑,希望政府加大早期肺癌治療撥款,資助有需要市民接受「術後免疫治療」。

工聯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陳穎欣今天(19日)聯同癌症病人組織「同路人同盟」開記者會,促請政府盡快將肺癌「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工聯會提供相片)

工聯會副理事長、立法會議員陳穎欣表示,特區政府如果將「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對患者及政府開支皆有好處,一方面早期患者復發風險大減超過一半,減少未來醫療開支,另一方面有助政府長遠減輕公營醫療系統負擔。

她相信若更多合適的早期肺癌患者接受「術後免疫治療」,便能做到「防復發於未然」,促請政府儘快將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惠及更多早期肺癌患者。她又引述美國有研究指出,若早期非小細胞肺癌患者使用術後輔助免疫治療,減低復發率和死亡率,5年內可以減少8.32億美元的醫療開支,包括藥物、住院、照顧等直接及間接費用。

「同路人同盟」主席陳偉傑表示,大部分肺癌復發個案皆是晚期,開支龐大, 根據關愛基金數字,公立醫院每名晚期肺癌病人的免疫治療費約40萬元,尚未包括政府資助的其他藥物、手術、住院、安寧治療等費用,有保險公司預估癌症病人自費接受術後治療,藥費平均每年需60至180萬元。 他說,如果政府將「術後免疫治療」納入安全網,不但能令復發風險減半,更為病人帶來治癒新希望,大幅減少晚期個案數量及死亡率,長遠定能減輕醫療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