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振昇:工作與家庭已成「魚與熊掌」 倡設彈性工作制度

撰文:馮子健
出版:更新:

立法會今日(19日)討論推動彈性工作制度普及化議員議案,勞聯立法會議員林振昇表示,工作與家庭成為「魚與熊掌的取捨」,歸根究底彈性工作遲遲未普及化。他建議要聯繫各界並設立彈性工作委員會,促進社會大眾認識彈性工作,探討方向及提供意見。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稱,一直以來政府決策部門都推行不同措施,以推動家庭友善措施,包括彈性工作時間。此外,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有宣傳家庭關愛文化,勞工處都有不同渠道推廣相關訊息,包括《2024好僱主約章》。

林振昇建議設立彈性工作委員會,促進社會大眾認識彈性工作。(資料圖片/蘇煒然攝)

林振昇倡設彈性工作委員會

林振昇在會上表示,立法會保障彈性工作權利是常見方向之一,所涵蓋的僱員範圍各地不同,英國、新西蘭允許所有僱員提出,愛爾蘭、澳洲就僅限父母等指定群組。他表示僱主有權審批,亦可反對,而香港則應該開始接受彈性工作制度。此外,林振昇認為要聯繫各界並設立彈性工作委員會,促進社會大眾認識彈性工作,探討方向及提供意見。他表示媽媽當子女上學後,其實就可以立即上班,但想下午放工並照顧子女,反問為何不能提供方便。

林琳:部分人照顧小朋友但都不想與社會脫節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林琳稱,部份人在家照顧小朋友,但都不想與社會脫節,同時亦並不想經濟上完全依賴其他家人。她認為,早前的侍產假經驗可見,公務員團隊可以先行先試,期望公務員先設育嬰假,讓僱員兼顧家庭及育兒需要。

林琳建議公務員先行先試設育嬰假。(資料圖片/歐嘉樂攝)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黃錦輝表示,彈性工作制度其中一個形式是在家辦公,希望推行實體辦公及遙距工作的混合工作模式,引述昨日(18日)特首李家超表示股票市場在惡劣天氣下可以照常開工,故黃認為一般企業遙距處理根本不成問題。

工聯會立法會議員陸頌雄分享藝人黃子華的金句:「做工呢家嘢不在乎天長地久,只在乎有冇得唞」,認為傳神地反映上班族工時長、壓力大的無力感。此外,商界立法會議員嚴剛稱,有必要檢視法例法規,才可以保障勞資權益。

顏汶羽、陳沛良建議提供稅務優惠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李慧琼說,社會變化下不得不考慮新型工作模式,「坦白講有手機,邊個唔係彈性上班?邊個係做8小時?」,期望政府帶頭考慮彈性工作。而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則表示,有地區以津貼和稅務回購家居辦公室開支申請扣稅,反觀香港政策工具單一保守,他建議提供稅務優惠和盡快制訂公務員五天工作周。

選委界立法會議員陳沛良亦建議政府可考慮提供稅務優惠,例如馬來西亞就規定,當地僱主可就執行彈性職場政策而招致的開支,申請雙倍稅務回扣,每間企業年度上限約為92.5萬港元,為期連續3年。另外亦可向中小企投放更多資源,去改善設備和基建,減低因安排彈性工作而額外增加配套與人力開支。

顏汶羽、陳沛良建議,向提供彈性工作制度的公司提供稅務優惠。(資料圖片)

新思維立法會議員狄志遠提到長者再就業制度,指日本和新加坡的僱主,在員工到達退休年齡時,可按雙方協定的條款重新僱用他們,對紓緩人手短缺很有幫助。

李鎮強:彈性工作制應由市場自行實施

自由黨選委界立法會議員李鎮強稱,不少企業實施彈性工作措施,但如果政府「落水」,額外開支都是由納稅人身上來,變相納稅人補貼私人企業,情況並非理想。他舉例稱,如點心師傅、的士司機都是彈性工作上班,應該由市場主導行為。

經民聯紡織及製衣界立法會議員陳祖恒亦指,社會上有不適合採用彈性安排的工作,「相信沒有市民認為消防員可以『遙距救火』、餐廳廚師可以『在家出菜』、學校教師可以『彈性教書』」,強調很多工種要現場產出,不能一概而論。

孫玉菡:討論重點在「彈性」安排

孫玉菡說今日討論重點在彈性兩字,自願還是立法一刀切在立法會有明顯不同的看法,至少要思考如何彈性安排。討論焦點亦包括政府的角色,他說政府有帶頭作用包括勞工處的《好僱主約章》,由政府帶頭推動好僱主,包括提供家庭友善措施,通過今年的約章向社會更廣泛推廣,帶動氣氛。

對於鼓勵更多長者婦女重新投入職場,孫提到政府有提供再就業津貼試行計劃等措施。至於婦女面對工作和照顧家庭的兩難處境,他說政府提供不同措施令有心工作的媽媽不用選擇,包括在校的課後托管和社區保姆等,讓她們放心投入職場。

針對彈性工作發生意外時,法例保障如何,孫玉菡說僱員補償條例未有指明在辦公室的意外才受保,因此彈性工作期間發生的意外會受保。

稅務優惠安排方面,孫玉菡表示,政府考慮任何資助都要小心平𧗾對公共財政的影響,以及是否符合效益。對於政府落實五天工作周的情況,孫說政府在不影響工作水平和效率下分階段實行五天工作周,之後會鼓勵未落實的部門探討改行的可行性,又說政府部門要劃一彈性工作不太可行。

林振昇議員議案經黃錦輝和選委界嚴剛修正後獲得通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