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攝影師撿切爾諾貝爾核災倖存菲林 記錄受害女孩今日生活
撰文:攝影組
出版:更新:
1986年4月26日,烏克蘭境內的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發生人類歷史上最嚴重的核事故,超過60萬人暴露在高輻射物質中,5個月後,在核電站以南100公里的基輔,一個女孩降生,成為無數受害者的其中一員。
30年以後,2016年,日本攝影師Kazuma Obara在切爾諾貝爾附近的荒廢之城普里皮亞季(Pripyat)撿到一些核爆中幸存下來的菲林,並用此拍攝了這個受害女孩的生活日常。而這組圖片剛得到2016年世界新聞攝影獎「people」組別故事組冠軍。
「我的母親說,那天跟平日一樣寧靜,暖和,有風,她和父親打開了窗,感到無比安全,這是1986年4月26日爆炸的當天。」受害女孩對Kazuma Obara回憶。那一天她仍在媽媽肚子裏,對外界的危險渾然不知。
出生後,這個女孩不幸患有甲狀腺病,30年裏,每天都要服用大量藥物才能維持生命。在Kazuma Obara的褪色舊菲林裏,這個女孩面目模糊,她的生活彷彿存在過,又彷彿不存在,早已消融在時間長河中。這或許是她30年被遺忘的人生寫照。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的事故震驚世界,留下像普里皮亞季一樣的廢城,和許多至今仍在痛苦中掙扎的人生。此前,絕大多數影像瞄準殘酷的廢墟,殘缺的受害者,Kazuma Obara則另闢蹊徑。這組模糊的菲林作品沒有恐怖和不安,只是平靜地顯示了時間的力量,和大災難中個體的渺小。
Kazuma Obara生於1985年,大學畢業後一邊在金融界工作,一邊進修新聞攝影。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他辭職專心紀錄福島事件,是第一個走進核電站拍攝的攝影記者,後來他一路循著核爆的歷史走進了切爾諾貝爾,記錄了另一個大陸的核爆受害者。此前,這位年輕的攝影師還拍攝了二戰期間受美軍轟炸而致殘的日本人。
呈現大災難中渺小個體的命運,和時間強大而無情的力量,是Kazuma Obara作品的誘人之處。
30年以後,2016年,日本攝影師Kazuma Obara在切爾諾貝爾附近的荒廢之城普里皮亞季(Pripyat)撿到一些核爆中幸存下來的菲林,並用此拍攝了這個受害女孩的生活日常。而這組圖片剛得到2016年世界新聞攝影獎「people」組別故事組冠軍。
「我的母親說,那天跟平日一樣寧靜,暖和,有風,她和父親打開了窗,感到無比安全,這是1986年4月26日爆炸的當天。」受害女孩對Kazuma Obara回憶。那一天她仍在媽媽肚子裏,對外界的危險渾然不知。
出生後,這個女孩不幸患有甲狀腺病,30年裏,每天都要服用大量藥物才能維持生命。在Kazuma Obara的褪色舊菲林裏,這個女孩面目模糊,她的生活彷彿存在過,又彷彿不存在,早已消融在時間長河中。這或許是她30年被遺忘的人生寫照。
切爾諾貝爾核電站的事故震驚世界,留下像普里皮亞季一樣的廢城,和許多至今仍在痛苦中掙扎的人生。此前,絕大多數影像瞄準殘酷的廢墟,殘缺的受害者,Kazuma Obara則另闢蹊徑。這組模糊的菲林作品沒有恐怖和不安,只是平靜地顯示了時間的力量,和大災難中個體的渺小。
Kazuma Obara生於1985年,大學畢業後一邊在金融界工作,一邊進修新聞攝影。2011年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事故後,他辭職專心紀錄福島事件,是第一個走進核電站拍攝的攝影記者,後來他一路循著核爆的歷史走進了切爾諾貝爾,記錄了另一個大陸的核爆受害者。此前,這位年輕的攝影師還拍攝了二戰期間受美軍轟炸而致殘的日本人。
呈現大災難中渺小個體的命運,和時間強大而無情的力量,是Kazuma Obara作品的誘人之處。
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