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紙醉金迷的平民夜總會,油麻地歌廳如今像時光隧道,是上一代的懷舊風情。由下午日場至深宵子夜場,老歌金曲,夜夜迴盪歌場。歌女與聽客,大半生各有故事,卻同在此分享一種生活經驗,回憶一種流行文化。尋覓知音人,哪首歌,有誰共鳴?那年那首歌,你又可會記起?攝影:林振東、撰文:林可欣
歌女生涯縱有辛酸,但只要還有客人想聽歌,她們仍在歌廳每天獻唱。(林振東攝) 歌廳內,客人各有娛樂,上台合唱、飲酒聊天、玩啤牌,但求盡興而歸。(林振東攝) 聽客點一首歌,最少要打賞100元,獲歌女為他獻唱。(林振東攝) 歌女湘姐喜歡唱粵曲,即使近年歌廳行業式微,她仍笑看歌壇,每晚投入表演。(林振東攝) 每晚十多位歌女,名字牌按出場序列,輪流上台演唱;在台下準備的,有的會兼顧看場,有的當收銀員。(林振東攝) 這間歌廳裝潢較摩登,希望吸引不同年齡、男或女性顧客入場。(林振東攝) 歌廳門外,對歌女來說,算是寧靜的一隅,接起電話,接通對方的世界。(林振東攝) 縱橫歌壇30多年的蘭姐,近年更成為歌廳「揸fit人」,並同於一個歌場內,創立曲藝藝術協會,推廣粵曲。(林振東攝) 不在台上唱歌的時候,歌女湘姐會招呼聽客,寒暄聊天。(林振東攝) 這間歌廳懷舊裝潢依然,中、老年客人入場,感覺如回到當年。(林振東攝) 曾是夜總會歌手的金鈴,外表娟麗,那天訪問,她特意打扮,穿回當年的歌衫登台演出。(林振東攝) 置身油麻地歌廳,裝飾與氣氛營造懷舊,像進入了時光隧道。(林振東攝) 台前落力獻唱,歌女於幕後的生活:吃飯、玩手機也是日常。(林振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