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立茲攝影獎得主,美國傳奇攝影師Max Desfor,於2月19日逝世,終年104年。他於1950年韓戰期間,拍攝「朝鮮難民爬上被毀大橋逃生」照片獲得該個獎項。Desfor於1913年11月8日,在美國紐約Bronx出生。中學畢業後,他只念了一年大學便休學,期後加入美聯社成為信差,他的哥哥是該社的修圖員。他自學攝影,在1938年正式成為全職攝影記者。他曾拍攝二戰及戰後多個經典的歷史瞬間,包括印度聖雄甘地被刺殺後舉行葬禮、台灣前總統蔣介石葬禮、美國前總統尼克遜與中國前國家主席夫人江青會面等,幕幕都是經典。攝影:美聯社,撰文:徐尉晉
1950年12月4日,朝鮮平壤,居民嘗試爬上一道被毀的大橋,渡過大同江,在中國共產黨軍隊進攻下逃難。此照片讓Desfor奪得普立茲攝影獎。(Max Desfor/美聯社) 1950年10月25日,朝鮮順川市,美軍傘兵從機上跳傘,降落在敵軍後方,企圖截斷中國軍隊的逃生路線,以及拯救美國囚犯。前景為美軍部隊。(Max Desfor/美聯社) 1951年1月27日,一對被綁起的雙手,見於南韓龍仁市的雪地之上。他後來向美聯社說:「我期後把這張照片命名為『無用』(Futility),因為我認為,總是平民在槍火中被擊中,無辜的平民,對戰爭來說沒有用途。」(Max Desfor/美聯社) 1945年8月6日,艾諾拉蓋號(Enola Gay)B-29超級堡壘轟炸機,在於日本廣島市投下原子彈後,在馬里亞納群島北部天寧島降落。(Max Desfor/美聯社) 1945年9月2日,東京灣,日本在簽署二戰投降書前,新加坡司令英國白思華中將(左前,Sir Arthur Percival),與美國中將(左前二,Jonathan M. Wainwright),向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右)敬禮。(Max Desfor/美聯社) 1946年7月6日,印度孟買,引領印度走向獨立的民族英雄甘地,與後來成為印度首位總理的賈瓦哈拉爾尼赫魯(Jawaharlal Nehru)在談笑。(Max Desfor/美聯社) 1948年1月31日,被暗殺的印度政治領導甘地,在新德里舉行葬禮。(Max Desfor/美聯社) 1948年1月31日,被暗殺的印度政治領導甘地,屍首躺在新德里的Birla House之中。(Max Desfor/美聯社) 1949年11月23日,馬爾他,當時仍是公主身份的伊麗莎白二世與愛丁堡公爵菲臘親王。伊麗莎白公主到島上探訪。(Max Desfor/美聯社) 1975年4月16日,台北,國民黨台灣前總統蔣介石葬禮。棺木旁邊有蔣介石的孫兒蔣孝武(左)、兒子蔣經國(左二)、夫人宋美齡(右二)及其他兒子。(Max Desfor/美聯社) 1976年2月23日,中國北京人民大會堂,美國前總統尼克遜在訪華期間,與中國前國家主席夫人江青與面。(Max Desfor/美聯社) 1976年,中國北京,女子體操運動員用單車練習。(Max Desfor/美聯社) 2012年11月16日,美國馬里蘭州羅克維爾市,Desfor舉行99歲生日會時的照片。(Jon Elswick/美聯社) 2015年11月11日,Desfor在美國馬里蘭州的家。(Jon Elswick/美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