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lash 多元風格的龐克年代享負盛名雙專輯 London Calling
英國倫敦 punk rock 名團 The Clash 的1979年雙專輯《 London Calling 》面世40週年。這套以「雙唱片單碟價」形式發行、「龐克年代」最享負盛名的雙專輯,正標誌著 The Clash 要走出 punk rock 的框架,被視為他們跟「 post-punk 時代」接軌,創造出足以蒐集 punk rock 、 rockabilly 、 reggae / ska / dub 、 jazz 、R&B / soul 、 new wave / post-punk 等風格而來的專輯,是 punk 樂世代的折衷性音樂唱片。姑勿論是甚麼曲風,在 Joe Strummer 的演繹下仍有著百分百的 punk 樂態度。
英倫 punk movement 在1976、77年間全面爆發,然而來到1979年間,整場 punk 樂熱潮已進入了困局,被視為明日花黃。當英國頭號 punk 團 Sex Pistols在一年前已解散收場(主唱 Johnny Rotten 隨即另組成 post-punk 樂團 Public Image Ltd 、 Sid Vicious 連性命也送上),而彼此曾並駕齊驅的另一英國倫敦 punk rock 名團 The Clash ,卻在1979年12月14日發表了一套見證到樂隊創作力提昇到另一個層次與多元風格的雙專輯《 London Calling 》。本月正是專輯的面世40週年紀念。
經過了《 The Clash 》(1977年)和《 Give 'Em Enough Rope 》(1978年)之後,保持每年一張專輯產量的 The Clash ,《 London Calling 》是他們的第三張專輯,而樂隊的重點就是不一樣地灌錄了一套雙唱片專輯出來,締造出「龐克年代」最享負盛名的雙專輯。
當年以「雙唱片單碟價」形式發行的《 London Calling 》(定價£5),這套共有19首曲目、長達65分鐘的雙專輯,已是 The Clash 以往只有30多分鐘的專輯之雙倍歌量。更重要是在70年代完結/80年代來臨前夕面世的《 London Calling 》,正標誌著 The Clash 要走出 punk rock 的框架,被視為他們跟「 post-punk 時期」接軌,從而創造出足以蒐集 punk rock 、 rockabilly 、 reggae 、 ska 、 dub 、 jazz 、R&B / soul 、 new wave / post-punk 等風格而來的專輯,是 punk 樂世代的折衷性音樂作品,而姑勿論是甚麼曲風,在 Joe Strummer 的演繹下仍有著相當的 punk 樂態度。《 London Calling 》就公認為搖滾音樂史上其中一張最偉大的雙專輯,足以跟 Bob Dylan 的《 Blonde on Blonde 》(1966年)和 The Rolling Stones 的《 Exile on Main St. 》(1972年)等經典雙專輯相提並論,更是後世那些「史上最偉大搖滾專輯」名單上所不可或缺的唱片。
而《 London Calling 》的唱片封面,無論是平面設計師 Ray Lowry 取材自Elvis Presley 的1956年首張同名專輯《 Elvis Presley 》封面之字體設計,抑或由攝影師 Pennie Smith 拍攝低音結他手 Paul Simonon 在樂隊於美國紐約市 Palladium 舉行《 Take the Fifth 》巡演時於台上摧毀其 Fender Precision Bass 之照片,皆經典得沒話說。
1979年5月,主唱兼結他手 Joe Strummer 、 結他手 Mick Jones 、低音結他手 Paul Simonon 和鼓手 Topper Headon 走出樂隊以往在 Camden Town 的綵排室,而來到倫敦市中心 Pimlico 的 Vanilla Studios 為 The Clash 的第三張專輯進行創作,而《 London Calling 》的歌曲就是在這裡由零開始創造出來,專輯的 demo 亦是喚作《 The Vanilla Tapes 》, Joe Strummer 筆下歌詞都是圍繞著動蕩不安的倫敦為題。當樂隊在8月進入 Wessex Studios 錄音時,便找來曾與70年代搖滾樂團 Mott the Hoople 合作的 Guy Stevens 擔任聯合監製,他對當時 The Clash 也有著功不可沒的影響力,尤其是他的節奏怨曲根源(兩年後 Guy Stevens 在1981年服食過量處方藥而逝世)。
主題曲兼先行單曲《 London Calling 》,在 Mick Jones 的結他 riff 與 Paul Simonon 的懾人 bassline 下是 The Clash 的另一 punk rock 神曲,標題源自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 BBC World Service 經常使用電台標籤,帶出是當年發生在美國賓夕法尼亞州薩斯奎哈納河三哩島核電廠的爐心熔毀事故,從而延伸到倫敦泰晤士河被洪水淹沒的末世景象。
《 London Calling 》裡 The Clash帶來了不少復古曲風與 punk 通婚,如改編自 Vince Taylor 的1959年曲目《 Brand New Cadillac 》是一次向 rockabilly 尋根;《 Hateful 》的藍調 rock ‘n’ roll ;描寫一名黑幫罪犯《 Jimmy Jazz 》則是 The Clash 對爵士樂曲風的探討。
而《 London Calling 》裡的重大薰陶,是牙買加的 reggae 音樂文化。《 Rudie Can't Fail 》是Joe Strummer 與 Mick Jones 合唱出的 soul / reggae 歌曲;《 Guns of Brixton 》是 The Clash 第一首出自 Paul Simonon 手筆與由他主唱的歌曲,也是樂隊踏足 dub reggae 的作品,歌曲反映出倫敦南部布里克斯頓警察的強悍手腕濫捕情況,當中提到的人物 Ivan 即1972年牙買加警匪片電影《 The Harder They Come 》由牙買加歌手 Jimmy Cliff 飾演的主角 Ivanhoe "Ivan" Martin (取材自又名 Rhyging 的40年代惡名昭彰牙買加罪犯 Vincent "Ivanhoe" Martin ),此電影之另一典故是其配樂乃讓 reggae 音樂名聞遐邇;改編自牙買加唱作人及其樂團 Danny Ray and the Revolutionaries 原唱的《 Revolution Rock 》,那固然是首正宗 reggae / ska 曲目。
由 Mick Jones 主唱的《 Lost in the Supermarket 》, The Clash 祭出了一種後現代摩登 new wave / post-punk 曲風,在迷失於超級市場的場景當中,勾勒出是對消費主義與政治冷感的反思。
《 Spanish Bombs 》的靈感來自當年西班牙巴斯克地區武裝分離主義恐怖組織ETA 在布拉瓦海岸旅遊區酒店所策動的炸彈恐襲,從而引伸到30年代西班牙內戰,以及臨時愛爾蘭共和軍的運動,歌曲帶來卻是清爽的流行曲風,十多年後這就是所謂的 Britpop 吧。本是首器樂曲目的另一單曲《 Clampdown 》,所說是在資本主義下被放棄的一代理想主義青年人。《 Lover’s Rock 》不忘在龐克年代苦口婆心地提醒大家要安全性行為。
《 Revolution Rock 》本是《 London Calling 》專輯的結尾歌,然後因為 The Clash 火速為英國音樂週報《 NME 》免費附送的軟膠細碟 flexi disc 唱片灌錄了一首新歌《 Train in Vain 》,可是計劃最後卻告吹了,結果樂隊臨時決定把此曲加插收錄在《 London Calling 》最尾。但由於第一版《 London Calling 》的唱片封套已印製好了,固此並沒法印上《 Train in Vain 》的名字及歌詞,所以當時被視為專輯的 hidden track 。這首有如火車節奏的歌曲,流露著滿是他們的新奧爾良黑人音樂 / soul-funk 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