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拉聽的音樂 - 理察 · 華格納具爭議的浪漫主義

撰文:宋燁文
出版:更新:

德國納粹「大魔頭」希特拉( Adolf Hitler ),1933 年至 1945 年間下令殺害 600 萬以上猶太人。而諷刺的是,希特拉在年輕時一直追求成為畫家甚至是建策師的生涯;而在納粹統治時期,他更是推崇理察 · 華格納( Richard Wagner )的音樂作品,但當然華格納的作品一直被後世評以「反猶太詞句」、「種族歧視」的爭議音樂家。

希特拉和華格納的仰慕,可以在不同地方感受到,如在前者寫下的自傳《 我的奮鬥 》( Mein Kampf )中這樣說過:「在我 12 歲那年,我... 看了人生第一套歌劇《 Lohengrin 》,第一刻我就著迷了。我對這位拜倫特的音樂天匠的熱誠沒有邊際。」《 Lohengrin 》完整演出近 4 小時,大家先聽聽 10 分鐘左右的 Prelude 吧:

當然你有興趣也可以看完整的:

在希特拉 16 歲時,停學的期間,他一直利用他母親給的零用錢去看歌劇,華格納已成了他的偶像。而華格納之所以有著爭議性,是因為作品中帶有不少激情的民族主義和反猶太的語句,成為了希特拉的信仰,「種族純潔」更是間接啟發自華格納。華格納在長文《 The Artwork of the Future 》中說過:「 The Volk(指有共同目標及需求的群體)一直是構成共性的所有個體的精髓。 一開始,就是家庭和種族; 然後,種族通過語言平等作為一個國家聯合起來。」又在另一文章《 Das Judenthum in der Musik 》( Jewishness in Music )中言語上攻擊猶太人,成為了德國反猶太歷史中的「里程碑」,這篇文,據說是因為華格納不恥另兩位猶太作曲家 Felix Mendelssohn 和 Giacomo Meyerbeer 比自己成功而寫下,及後令曾幫助過華格納的 Meyerbeer 傷心萬分。

同時間,一直有不少論點指華格納的歌劇中,不同角色有很多反猶太意識形態的元素在內:《 The Ring 》中的 Mime、《 Die Meistersinger 》中的 Sixtus Beckmesser 和《 Parsifal 》的 Klingsor 都是「猶太裔的代表」;亦有指華格納對「優生學推崇」哲學家 Arthur de Gobineau 的「族種參差的通婚,令西訪社會趨向滅亡」學說有興趣,而在《 Parsifal 》中表達了這主題。《 Parsifal 》的他最後一部歌劇作品,也是作品中男主角的名字。《 Parsifal 》的故事情節與中世紀的聖盃傳說( Holy Grail )有緊密關係。這部歌劇充滿了基督教的儀式情節與傳說,其劇本的重要主題接近普世皆然的價值「慈悲」、「同理心」、願意向善卻受到惡轄制的心靈拉扯。華格納創作這部歌劇所參考的素材,最主要來自 Wolfram von Eschenbach 這位中世紀德語詩人的傳奇作品《 Parzival 》( 帕西法爾 ),敘述男主角通過考驗成為「純全的騎士」的過程。華格納的歌劇則將帕西法爾的傳說,改寫成一個人通過考驗成聖的過程。

現在,華格納的歌劇不時都會在世界各地巡迴,如《 Der Ring des Nibelungen 》( 尼伯龍根的指環 )也就曾在香港上演。

即使現在,以色列也不是對華格納的歌劇完全放寬,只有少部分的作品會在以色列國內公開演奏。

社會可以迫到一個人多盡?歷年的 The Joker 笑聲變化

法國女歌手 Camille 才是真正為 Nouvelle Vague 添上色彩的人

26 年前美版《恐龍戰隊》首播 Go Go Power Rangers 你唱過未?

聽歷史 - 現在被禁公開禁放的納粹德國歌曲

下一代的自由很重要 - 奧瑪花曼女兒 Maya Hawke 演戲唱歌皆拿手

從前... 有個可以留在家聽歌的星期一 - 昆頓大導音樂曲單

為 Sigur Rós 拍攝 mv 女導再與沙拉保夫合作電影《Honey Boy》

美金屬電音人 Author & Punisher 錄下的香港抗爭之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