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計師 Peter Saville:奠定 Joy Division 及 New Order 視覺美學

設計師 Peter Saville:奠定 Joy Division 及 New Order 視覺美學
撰文:馬歷
出版:更新:

逾三十年的工作生涯,Peter Saville 除了是設計大師,亦被形容為摇滾明星。他否定唱片封面設計是設計,否定設計作為自我表達的渠道,揚言設計師30歲後便不應再做唱片封面。矛盾的是,一張張為 Joy Division、New Order 等樂隊所做的設計,除了不少是他三十而立後創作的,亦往往映照其個人美學、生活狀態,深刻、不朽地留於人心。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1979)】Peter Saville 的初期作,亦是其唱片設計生涯最重要的一幀 ── 當時 Joy Division 鼓手 Stephen Morris 提議取材《劍橋天文學百科全書》中,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CP 1919的連續脈衝波形圖象,黑白翻轉後,白紋富機械性又情感化。
【Joy Division《Unknown Pleasures》(1979)】Peter Saville 的初期作,亦是其唱片設計生涯最重要的一幀 ── 當時 Joy Division 鼓手 Stephen Morris 提議取材《劍橋天文學百科全書》中,人類發現的第一顆脈衝星CP 1919的連續脈衝波形圖象,黑白翻轉後,白紋富機械性又情感化。
《Unknown Pleasures》內頁
【Joy Division《Atmosphere》(1979)】Peter Saville 幾乎從不在專輯的音樂中提取靈感,在他的生涯中,可以見到多種美學風格的切換。從 Joy Division 首專後的單曲《Atmosphere》起, Peter Saville 展露了新古典主義的傾向。
【Joy Division《Love Will Tear Us Apart》(1980)】幼細、有襯線的字型、黑白照,方正地置在素色背景中間,肅穆、冰冷而有力。
【Joy Division《Closer》(1980)】 第二張專輯《Closer》推出前一個月,這張意大利城市熱那亞的墓地攝下的照片尚未面世,Ian Curtis 便自縊身亡。衡量過後,他們決定繼續以此封面出版。
【New Order《Ceremony》(1980)】 Joy Division 其餘三人以 New Order 為名重新出發,並發表 Ian Curtis 遺作〈Ceremony〉為首支單曲,留任設計師的 Peter Saville ,以 Albertus 字體繼續他的新古典主義路向,據說,他希望〈Ceremony〉可看來像是從宗教商店購入的東西。
【New Order《Movement》(1981)】 試夠新古典主義後, Peter Saville 把視線轉到未來主義。New Order的首專封面,靈感來自意大利未來主義設計師Fortunato Depero 的海報。F和L,分別代表Factory Records及羅馬數字50。
【New Order《Blue Monday》(1983)】 正當這夥音樂人從 post-punk 走到具未來感、適合跳舞的 synth pop,Peter Saville 也展露了不少對科技玩物的興趣。包括機器可讀的色碼,也包括鼓手給他的嶄新科技品 ── 磁碟,Peter Saville 口中的「a beautiful object」最後轉化成 die-cut 通窿、細緻、成本高昂的封面。
雖然精緻的設計令單曲每賣出一張便虧損五便士,而原版七十萬的銷量讓《Blue Monday》成為英國史上最好賣的12吋單曲,然而當年一手賞識 Peter Saville 的廠牌老闆 Tony Wilson 對蝕錢並不在意:「我從不量化美的價值。(I never count the cost of beauty)」
【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s/t》(1980)】 另一張更大範圍的 die-cut 作品是 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 的首張同名專輯,圖案基於金屬爐柵的紋路。
【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Dazzle Ships》(1983)】倣效漩渦主義(vorticism)的 die-cut 摺頁精緻設計,同樣是 Factory Records 每售出一張便會蝕錢的專輯。
【New Order《Power, Corruption & Lies》(1983)】從一開始,挪用就是Peter Saville的慣用技倆。這次為了找靈感, Peter Saville 去了倫敦國家美術館一趟,看文藝復興時期的dark prince畫像,最後買回家的一堆明信片中,有一張由法國畫家Fantin-Latour繪製的《A Basket of Roses》,女伴說,「這不正是你想要的嗎?」Peter Saville後來形容,誘人的花朵,暗示權力、腐敗和謊言滲入我們生活的手段。
【New Order《Thieves Like Us》(1984)】 1984年, Peter Saville 決定這張單曲封面會是最後一張直接歷史指涉主義(direct historical referentialism)。在《Thieves Like Us》(譯:好似我地呢啲賊),他挪用了超現實主義畫家Giorgio De Chirico的畫作《The Evil Genius of a King》,置於一格格扭曲飄浮的數字中。
【New Order《Low-Life》(1985)】New Order第三張專輯,嘗試回到 Peter Saville 口中的「本質」,沒有特別概念性的設計,卻有出乎意料的元素──樂隊成員的肖像。鼓手Stephen Morris的寶麗萊硬照,成為New Order惟一一張印有成員樣貌的專輯。然而 Peter Saville 將專輯蓋上印有new字的牛油紙,並將鼓手置於封面,另外三人各佔封底及內套的做法,並沒有獲得樂隊的賞識,反而被團員罵了句:「你這混蛋。」
【New Order《Temptation》(1982)】Peter Saville 對於材質和紋理的放大運用亦甚有興趣。
【New Order《State of the Nation》(1986)】
【New Order《Bizarre Love Triangle》(1986)】
【New Order《Brotherhood》(1986)】 兩張先行單曲最終都收錄在以鈦(titanium)和鋅(zinc)合成金屬材質作封面的專輯《Brotherhood》,特別版還真的以金屬包裝外殼。
【New Order《True Faith》(1987)】 1986年 是 Peter Saville 生活亂七八糟的一年,他對周遭世界變得十分靈敏,一晚泊好車子後,擋風玻璃外飄著的一塊樹葉吸去了他的視線,窗框將整個景象錶成一幅完整圖象。後來他和攝影師 Trevor Key 到溫莎大公園拾了50塊葉子,從中挑了這像是緩緩墜落的金葉,這塊被選中的樹葉如今仍被 Peter Saville 收藏著。
【New Order《Touched By the Hand Of God 》(1987)】同年還有構圖奇怪的貝殼封面。
【New Order《Fine Time, Don't Do It》(1989)】 1989年,金融危機來臨前夕,音樂圈內新一波由藥物推動的享樂主義浪潮正盛,藥丸正是 Peter Saville 對 acid house 運動的回應。
【New Order《Technique》(1989)】 當年他常在 Pimlico Road 的古董店流連,那兒他看見一個花園裝飾──小天使雕像,便將之製成一個受達達主義影響的封面,這張專輯亦為 New Order 的 Factory Records 時代劃上句號。
【New Order《Round & Round》(1989)】 《Technique》先行單曲。
【New Order《Regret》(1993)】 轉投 London Records 的 New Order,設計搭檔依然是 Peter Saville ,首張在新東家發表的單曲〈Regret〉,封面雖是 Peter Saville 邊聽裡邊音樂邊創作,但反映的卻是他個人的生活狀態。經濟衰退使他破產,他懷著一副對世界更批判的態度遷居美國。聽著《Regret》,他隨手寫下聯想到的詞語,包括「牛仔」。兩名牛仔在馬背上點煙,與帶有未來感的水滴圖象並置,據他所說,「當你置身於幻覺之中,所看到的世界可能就是這樣。」
【New Order《Republic》(1993)】 一張張水火交融、從圖片庫找來的合成品,愈來愈與早期的 Peter Saville 拉開距離。在遼倒的日子,他沒過著高雅、中產的生活,定居於洛杉機,他失業、身無分文、有時無家可歸,甚至訪問中他透露,當時只能託老友廠牌看看有沒有免費唱片讓他轉售賺錢。
【New Order《Ruined In A Day》(1993)】
【Suede《Coming Up》(1996)】 1995年返回倫敦後, Peter Saville 專注在時裝界大展拳腳,只偶而為Suede、Pulp、Goldie、Gay Dad等樂隊做做老本行。
【Pulp《This is Hardcore》(1998)】
【New Order《Get Ready》(2001)】
【New Order《Waiting for the Sirens' Call》(2005)】
【Orchestral Manoeuvres in the Dark 《History of Modern》(2010)】 近年設計以幾何圖形、粗線條為主。
【New Order《Music Complete》(2015)】 New Order復出專輯,封面亦由 Peter Saville 操刀。
正在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