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選擇性失聰】關於音樂雜誌:紙媒與網媒是不同的閱讀方式
上次寫過老牌英國音樂週報《NME》早前結束了66年來的紙媒印刷版生涯,只有繼續以網上版經營。在動筆之前我專誠去「開倉」,翻出了一批我收藏20多年《Melody Maker》及《NME》來拍照,也趁機翻閱一下這些我在年輕時購下、早已發黃兼封塵的英倫音樂報章。一下子,回憶與青春都即刻返晒嚟。
沒錯,我確是好懷念從前追看音樂雜誌的時代。想起每次買了新一期的雜誌在手,總會很期待第一次翻閱的時刻。從看本土出版的華文音樂雜誌,到看進口的英文音樂雜誌,我的音樂知識就是這樣學習回來、就是這樣增長。況且在那些年,我們都是全靠閱讀外國音樂雜誌以獲取資訊,務求緊貼外國的音樂文化。
但懷緬歸懷緬,卻無可否認我們現在老早已習慣了閱讀音樂網媒:快捷方便、唾手可得,而且免費;談到甚麼音樂、有甚麼音樂推介,只要點擊一下便能即時可以聽到。再配合Wikipedia以及一眾網絡音樂資料庫,識得運用的話,人人都可以成為音樂專家、人人都可以做樂評人。
同樣是喚作音樂媒體,然而閱讀紙媒音樂雜誌,跟通過網站或手機應用程式閱讀音樂網媒,其實是相當迥然有別的事。
從前每當我購來新一期的進口外國音樂雜誌,都會急不及待地趁乘地鐵回家途中拿出來先睹為快地翻閱。大抵是年輕時的媚外與虛榮心態,總覺得在地鐵車廂內拿著這些外國刊物閱讀時(尤其是大大份的《Melody Maker》和《NME》),彷彿頭上便會冠以一個文藝青年的光環,覺得自己很酷。而我的「揭雜誌」過程,通常都是先在乘車時進行。
我閱讀雜誌的習慣,通常就是先作全本粗略翻閱一次,揭一趟來得悉今期大置上有甚麼內容。然後,才挑選自己最感興趣的來閱讀,那可能是放在開頭的樂聞資訊、叫我引頸以待的專輯之碟評、封面專題特集,或者是翻閱時被標題或圖片所吸睛的文章。其他的,就留下來慢慢細閱,反正雜誌都已買下來了,幾時閱讀都沒有問題。
當然,每期都會有一些叫你不感興趣或者為之陌生的名字,從而把文章略過了。但是看實體雜誌的有趣之處,是翻閱時其實你已經對那些名字、圖片及某些關鍵字留下了若干的印象,受到潛移默化。到假以時日,也許你會孕育出那種音樂的興趣,甚至會翻出這篇文章來閱讀。
正如曾有《MCB音樂殖民地雙週刊》的讀者告訴我,起初他買這份雜誌時,只鍾情於那幾隊Britpop名團,所以雜誌裡所介紹的其他名字都感到很陌生,但就是每期受到我們所「荼毒」,後來他也愛上了post-rock與electronica,甚至靜態的ambient音樂。
從前閱讀音樂雜誌,很多時都會造就了樂迷邂逅到自己音樂口味以外的聲音之良機。
身處網絡2.0世代,大家都可以憑著自己的自由意志去聽音樂,喜歡的就喜歡、不喜歡的就不喜歡,能作出自主的選擇。對於音樂資訊亦如是,沒興趣的就略過了,當作視而不見,更不相信甚麼是權威性樂評人推介。問題是在互聯網世代,潛移默化的作用亦大大減低;你沒興趣看的東西,不消半秒便被擦身而過,消失於你擦手機時所接觸到的資訊上,所錯過了的文章,可能一輩子也沒機會再看到。所以樂迷亦會因此而停留在一個同溫層內。
比如你在YouTube或Spotify上聽歌,當你來來去去只有聽某幾類流派的音樂時,他們只會依據那堆音樂藝人的選擇,而貼心地推介同類風格的同溫層音樂給你。人工智能系統並不會替你跳出盒子去思考。
十年前,我看nme.com、Pitchfork等音樂網媒,我是在網頁瀏覽器上bookmark了他們的主頁,並定時定候以看音樂網刊的心態進入其網站主頁瀏覽。可是來到近年,誠然我只有追蹤他們的Facebook專頁,躲懶地透過Facebook系統「派feed」而獲得其資訊,不是所有資訊皆能看到。所以網絡世界愈大愈貼心,人們的視野反而會愈狹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