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偉勳的9+1:有啲碟要個腦開咗,先知道好聽!
八歲開始學習鼓擊的阿勳,十多歲時參加樂隊比賽已奪得「最佳鼓手」,20年來夾過的樂隊超過十隊,曾合作過的主流樂壇歌手也不計其數。現在除身兼雷鬼樂團Sensi Lion、盧凱彤Ellen and the Ripples Band和Mike Orange & The Universe Traveller 的鼓手外,又熱衷於舉辦打碟派對及不同形式的音樂會,如下星期的Endless Summer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Reggae Ska Festival。究竟他聽的是什麼從而形成他這個「百足咁多爪」的音樂人?
1. The Beatles《 1962 -1966 》(1973)
我無法只選The Beatles的一張專輯作代表,因為實在太多歌都很喜愛,所以挑了這張精選碟,〈Ticket to Ride〉會是我特別深愛的一首。小時候爸爸常常播The Beatles的歌,到長大後發現他們的歌和鼓的打法,已不知不覺植入了我的腦袋。或許有人會覺得歌很老土,但其實那些寫歌的方法,非常獨特,獨特到現在的人也未必能夠同樣寫出。
2. Beyond《 永遠等待 》(1987)
葉世榮是我兒時的偶像,如果不是葉世榮和Beyond,我不會去學打鼓。八歲那年在電視看到Beyond的演出,我便哀求家姐翻錄他們的卡式帶給我,我亦哀求爸爸教我打鼓,這隻碟可以話改變了我的一生,現在我還擁有這張黑膠。
3. Michael Jackson《 Thriller 》(1982)
小時候父母和姐姐都經常播這張唱片,那時沒那麼多娛樂,一隻唱片足以讓你消磨很多時間。其中的〈Beat It〉、〈Billie Jean〉 不斷也有人翻玩,但我覺得最好聽的是〈Human Nature〉,它當中有一種浪漫,有種很美卻不老套的畫面,是80年代的一首浪漫代表作,它有一個drum 'n' bass的remix版本,我打碟時經常播。曾在搬屋時遺失了這張唱片,卻又給我在多倫多從一位日本人手上買回這張黑膠,那時Michael Jackson過身不久,他卻竟然沒有炒高價格。
4. 張國榮 《 Stand Up 》(1986)
這張黑膠,我死也不會掉棄。 這張黑膠有不同的顏色,我得到的是紫色。我姐姐是張國榮的粉絲,家裡禁播譚詠麟。媽媽說,我約四歲的時候,試過夢遊彈起身唱〈Stand Up〉和跳舞。記得有次在啟德機場接機時我哼起〈Stand Up〉,有位洋人突然走過來說:「小朋友,給你五元你唱給我聽可以嗎?」相信這是我以音樂為職業的源頭!
5. Nirvana 《 Nevermind 》(1991)
小時候我常常會跟爸爸去逛唱片店,有次在銅鑼灣那間Radio City唱片店,留意到一張有裸露嬰兒在游泳的奇怪海報,我沒有問是什麼,但畫面一直存在我的腦海之中。直到1994年中學時期,我常常去炮台山國都商場翻錄MD和卡式帶,有一次店員介紹這張 《Nevermind》給我,立刻勾起了我的記憶,急不及待拿回家聽,聽完非常喜歡,那時才發現主唱Kurt Cobain已過世兩個月。看到海報的時候我約十歲,到我中學終於聽到並愛上時,主音卻已過世,這是個遺憾。David Grohl亦是對我影響很大的鼓手,他那大力打爆鼓的演奏方式很懾人,我現在也是Foo Fighters的粉絲。
6. Metallica《 Enter Sandman 》(1991)
我爸爸的朋友知道我學結他,曾給了我一盒Metallica卡式帶,第一次聽覺得很嘈吵,很難聽。後來到我中學租碟時期,又見到這隻「黑猛猛」的唱片,店員說「係好嘢!」。回去一聽之下卻覺得非常好,回想之前我的腦袋應該還未開發,可能那段時已開始聽Guns N' Roses、Nirvana,再接觸Metallica就像突然被撒旦召喚一樣。去年他們來香港的演出,我當然有去看!之前學結他也有翻玩他們的歌曲,但是彈得不好,所以我還是打鼓罷了。
7. Roni Size / Reprazent 《 New Forms 》(1997)
讀演藝學院時會和同學交換唱片聽,得到這張專輯令本來玩搖滾樂的我開啟了對電子音樂的世界。drum 'n' bass的節奏很快,有點像金屬音樂,令我十分好奇這種音樂如何造成,亦令我對打碟文化產生興趣,還專程去觀察DJ打碟,去蒲都一定要站在DJ面前。後來我開始接觸techno音樂,還與黎輝組成了Heavy Hong Kong,我玩drum 'n' bass的緣份,就是來自這一張專輯。
8. John Scofield 《 A Go Go 》(1997)
其實我很喜愛聽爵士結他,但我不懂玩。那時我在演藝學院,會經常播著這張專輯來畫畫。整張專輯很簡單、很organic,全部都是funk的曲目,在90年代那時稱為new funk或new soul。John Scofield是一個非常破格的爵士結他手,我看過他在香港的演出,從未見過一個爵士樂手,可以有那麼多的效果器,玩那麼多效果,和傳統的爵士樂格式很不同,現在聽也不覺得落伍。
9. Bob Marley & the Wailers 《 Exodus 》 (1977 )
相信是大部分人聽雷鬼的入門。 而我第一次聽Bob Marley的音樂,是在大浪灣沙灘上,在那個環境下聽無法不愛上。這張專輯內我最喜愛〈Jamming〉,歌裡那些打鼓的節拍,到我夾了Sensi Lion的時候,才知道那叫stepper,另外一種叫one drop,事實上我是很喜這種節奏。最近我終於得到了這張專輯的黑膠,但我還想擁有它的卡式帶。
10. Whence He Came 《 The Shorter Story 》 (2004)
我完整參與整個概念的專輯只有兩張:荔枝王第一張專輯以及Whence He Came這張。當時在觀塘道錄音室錄這專輯,監製是荷蘭人,因為夾得很熟,我只需一天便把鼓的部份錄完。後來帶了200張專輯去日本巡迴,我們安排了九場演出,誰知到第四場已經賣完,需由香港速遞更多過來。當時89268有幫手發行,現只剩下約50張,早前Hidden Agenda籌款,我也放了一些出來義賣。我最愛的歌是〈The Lonely Road〉,拍了MV,也有派台,還在商業電台的外語榜上了第四位。當時我們不覺得自己很知名,但原來內裏的很多音樂素材,影響了很多後期玩音樂的人。Whence He Came 在我心目中有很重要的位置,回想起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當時鼓會這樣打,這就是我們之間的化學作用。
近期活動
Endless Summer Hong Kong International Reggae Ska Festival
日期:8月26日
時間:17:00 - 23:00
地點:PMQ 元創方(中環鴨巴甸街35號PM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