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反助澳門金融業冒起 無懼港巨人在旁 靠四大水喉找到出路
新冠疫情3年,澳門博彩業大受打擊,但當地相對「不起眼」的金融業卻靜靜起革命,躍升為第二大產業。原來,危中有機,不少內地客在中港封關的背景下,轉往澳門尋求保險以及財富管理服務,今年關口復常以來也未見「打回原形」,相反吸引不少外資進駐,包括保險企業滙豐保險及保誠,就連前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也選擇進駐澳門,成立澳交所幫助小微企業融資。同時,當地債券市場也因政府積極推動而迅速發展。
事實上,澳門雖然鄰近香港,但似乎無懼香港這個金融巨人在旁,可望在四大金融領域,即保險、財富管理、小微企業融資及債券業務,找到了生機。《香港01》記者走訪澳門,並採訪當地監管及金融機構等,探究當中發展情況及優劣勢,揭開賭城發展金融業的機遇。
來到澳門,不少人想到去賭場「玩兩手」,但近年賭城卻洋溢一股「金融」氣息。記者走訪標誌性旅遊景點大三巴附近的商業區,發現不少金融機構已進駐,除了有本地銀行如澳門商業銀行,也有中資大行包括中國銀行及中國工商銀行等,葡語系銀行大西洋銀行等,另外還有外資行恒生銀行等,這些佔地面積均不小,有的如中國銀行並佔據大樓多層。
雖然記者到訪時間為平日下午,但這些銀行內均有不少客戶在等候人工服務。而當地金融科技發展也似乎並不落後於香港,部分銀行包括中國銀行及大西洋銀行,均有大面積設置自助銀行服務。
這些銀行銷售的投資產品多元化程度,也與香港類似,如有不同年期及收益率的基金產品,而貨幣選擇主要為美元及港元,部分也有人民幣。不少銀行並將這些投資產品單張放於門位置,方便客戶或訪客取閱。談到較受市場包括內地客歡迎的投資產品,多家銀行職員均表示為收息類產品包括基金及保險產品,年回報大概有4至5厘,並多傾向投資歐美等海外市場。
疫情「危變機」 助打開金融業大門
金融業起舞,始於疫情。以往提起澳門只會聯想到博彩業,很少會想起金融業,疫情期間中港封關,而澳門則是內地唯一雙向面隔離地區,博彩業萎縮,但卻為金融業長遠發展打下基礎。在澳門擁有11家分行的華僑銀行,其董事兼行政總裁盧保康表示,疫情期間內地客由香港轉來澳門開戶,進行財富管理及購買保險等,對於澳門金融業長遠發展的利好是深遠的。以該行為例,疫情期間,內地客開戶數目及AUM均有雙位數增長。
盧保康續指,疫情前客戶不會聯想到澳門與金融業間關係,主要只是博彩業,近兩年有所體驗後,不少客戶均反映澳門金融服務也相當方便,和香港並沒有太大區別,並會推薦給朋友及生活圈子等。而銀行方面也在這兩年與客戶建立好關係,有利疫後的業務延續及開拓,「大門(內地客業務)已開,可以帶動之後的生意。」今年上半年中港通關,盧保康表示,由於基數較大關係,內地客開戶數目及AUM增幅較高峰有所回落,但兩項指標仍保持雙位數增,表現並超越疫情前,他期望未來數年兩項指標與整體客戶一樣保持雙位數增長。
此外,當地保險行業也一樣熱鬧。澳門去年首季內地訪客新造壽險保費錄得23.23億澳門元,按年急飆1.9倍,按季也大增55%。內地訪客人流繼續為澳門金融業帶來支持,今年在基數較高的情況下,仍保持穩健表現,並未見被打回原形,據澳門金管局數據顯示,第二季非本地居民個人醫療保單數目按年增12.7%,而澳門多家保險企業業務數據今年以來表現持續亮麗﹙見表﹚。
當中宏利澳門業務上半年年度化保費等值(APE) 銷售額按年增逾50%,當中內地客業務佔比高達70至80%。滙豐保險去年澳門新造保費(NBP )錄得三位數字增長,今年上半年持續該增幅,相較港澳整體NBP 則僅有雙位數字增長。富衛澳門於2022年保費收入按年增長逾兩倍,今年上半年來自專屬代理人新業務首年保費按年增長11%。
金融業總資產 回歸以來飆升21倍
嗅到市場機遇,多家金融機構也加速登陸澳門。港澳保險龍頭友邦保險,今5月全新客戶服務中心投入服務,保誠保險也在上半年首次進駐澳門開設分行,而滙豐保險策劃中心於8月在澳門也正式開幕,是滙豐全球首間專注為客戶提供保險銷售和服務的中心。而事實上,與香港一樣,澳門的金融體系對外高度開放,但以商業銀行為主,金融機構多為外地金融集團的分支。
另外, 澳門金管局主席陳守信接受《香港01》訪問表示,澳門近年已吸引了 10 多家分別從事電子支付、融資租賃、投資基金管理、投資銀行、金融資產或證券交易等新業務的機構落戶澳門。現時獲許可的金融機構數目達 98 間,相較 1999 年增加了 35 間。
他指出,將於 11 月正式生效的《金融體系法律制度》,預計將能優化金融機構牌照制度,其中包括引入有限制業務銀行牌照類型,例如批發銀行、零售銀行、投資銀行等,相較現時全能牌照制度,但事實上未必每間銀行都需要用到,因此新制度提高了牌照的靈活性,並為新金融業態的發展預留空間。
債市規模破5000億澳門元推動與國際接軌
而事實上,澳門傳統金融業主要為銀行及保險,目前正發展新金融業務包括債券市場、科技金融服務平台及財富管理等,澳門金管局正積極推動相關軟硬配套,債券市場過去三年間發行上市規模已增至目前的逾5,000億澳門元。在硬件配套方面,陳守信表示,債券市場正開展與 SWIFT 對接的工作,以及為日後與國際債券市場接軌作準備。同時,也推動金融科技發展,包括支付結算系統的應用,目前支付服務「聚易用」已覆蓋全澳九成商戶門店。
另外,為推動以基金業務為主的財富管理的發展,陳守信表示,目前澳門正在修訂《基金法》,計劃加入私募基金的監管原則,進一步提升機構的營運確定性。同時修訂《私募投資基金的管理及運作指引》,以明確監管要求及放寬市場准入。此外,與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金融發展局,已協商建立便利橫琴優質私募基金管理人參與澳門私募基金市場的措施,促進澳琴兩地私募基金業務的協同發展。
正修訂《基金法》推動財富管理
資料顯示,受疫情影響,澳門博彩業在過去數年顯著萎縮,拖累本地生產總值(GDP)下滑,但據澳門金管局提供的資訊,疫情期間金融業仍錄得一定的增長,2021 年金融業佔GDP比重,由疫情前 2019年的 6.9% 擴大 8.5 個百分點至 15.4%,已躍升為第二大產業。今年第一季末金融業總資產已增長至 29,119 億澳門元,相當於回歸時的 21 倍。
澳門經歷過疫情,深體會到產業單一化的禍害。政府目前正在就《適度多元發展規劃(2024-2028年)》開展公開諮詢,當中金融業目標為佔GDP比重維持在10%以上。保誠保險(澳門分行)經理馬竹豪受訪時表示,澳門政府提出多元化經濟產業,包括推動發展大健康及現代金融業,相信會對業務帶來利好。現代金融業中的債券市場目前已開始發展,為賠付儲備提供了多一個投資出路。
優勢一、地理優勢 利吸大灣區西部客
向往澳門依賴賭業,又鄰近香港這個金融巨人,但業界樂觀態度不無原因,可歸納於三大優勢。首先,從地理位置來看,如果將大灣區一劃為二,香港臨近地區包括深圳、東莞、惠州及廣州,而澳門則較為臨近珠海、中山、江門、佛山及肇慶,有企業稱兩地可吸納不同客源。
滙豐保險香港及澳門首席分銷業務及客戶總監曾珮珊表示,滙豐保險策劃中心在澳門開幕,望吸引高端客戶,主要希望方便內地客中的廣東西部客到訪。她認為,港澳業務並不存在直接競爭關係,因兩地客源不一樣,香港客源比較環球化,除了香港及內地,還有其他國家,包括加拿大、馬來西亞、新加坡及澳洲,為分散投資而來港購買保險產品。而澳門業務的客戶,主要來自澳門居民及大灣區旅客,其餘還包括東南亞國家的旅客。
而事實上,澳門保險及財富管理產品及服務與香港趨於一致,意味內地客兩地購買並不會有太大分別。澳門友邦保險首席執行官何振強表示,澳門分行所有產品由香港分行產品部研發,獲澳門金管局審批及監管,產品保障與香港一致。在中央支持及澳門推動《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總體方案》下,大灣區居民與澳門未來經貿合作將會更為高度融合,內地居民往來澳門將會更便利,除了提升澳門經濟外,更可讓他們容易索取所需的各種保險資訊。
宏利香港及澳門首席策略總監余一山也表示,香港、澳門以及大灣區其他九個城市不斷投資基建,促進人口和資金流動,加強聯通,當中珠海和澳門合作重點發展橫琴,有利澳門的長遠發展。
澳門臨近的四個大灣區城市,經濟規模最大的為佛山,今年上半年GDP按年增長5.2%至6070.77億元人民幣,同期增速最快的為中山,按年增幅有5.5%,看齊國家增速。四個城市GDP總量為12966.79億元人民幣,佔國家經濟總量比率為2.18%。
優勢二、中葡金融橋樑
於此同時,澳門曾為葡萄牙殖民地,作為中葡橋樑具備先天性優勢,並得到中央政策支持。據澳門政府官方資料顯示,葡語國家大致有9個國家,當中經濟總量規模較大的為巴西、葡萄牙及安哥拉,其他為東帝汶及莫桑比克等國。這些國家經濟總量達23169億美元,市場規模或人口總量加起來達2.96億人。2019年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提出支持澳門打造誠中國-葡語國家金融服務平台,建設葡語國家人民幣清算中心。
澳門金管局已先後與8個葡語國家的11家金管機構簽訂了合作備忘錄,並加入葡語國家金融監管合作組織及定期參與交流會議及培訓活動,建立了長期的聯繫及合作關係。同時,政府逐步完善債券市場的軟硬基建,培育澳門直接融資業務,吸引內地及葡語國家的機構來澳參與投融資業務。據金管局提供的數據,截至去年尾,澳門居民(包括個人、政府及其他法人,但不含澳門特別行政區的外匯儲備)投資在葡語國家證券的市值為9.35億澳門元,較2021年增長62.9%,分別投資在葡萄牙和巴西實體發行的證券。
葡萄牙最大的私營銀行Millennium BCP集團,在澳門經營葡萄牙商業銀行,該行總經理Constantino Mousinho表示,作為葡語系銀行,在支援葡語系企業以澳門為平臺,拓展在中國的業務,也支援中國企業利用澳門進行融資。澳門分行目前專注於企業及高淨值私人客戶,為內地客戶提供多幣種活期帳戶、外匯交易、跨境匯款、黃金簽證開戶及定期存款服務。
優勢三、服務小微企業具備效率
Constantino Mousinho表示,澳門在戰略上已準備好利用其獨特優勢,促進與中國內地和香港的協同增長。澳門作為中葡金融服務橋樑,同時有與盧森堡證券交易所戰略合作,以及本身債券市場等金融方面的發展,相信能夠吸引不僅來自內地,還來自葡語國家、一帶一路國家和歐洲的金融市場參與者,包括發行人、投資者和仲介機構。
澳門大學工商管理學院副教授蕭志成表示,在金融業方面,澳門和香港競爭及互補並存,當中競爭相信是良性的。香港及鄰近的新加坡金融業服務對象以國際客戶為主,相較澳門與葡語系及東盟國家有深厚的歷史淵源,相信在吸引這些區域企業會具備優勢。同時,澳門經濟規模較小,但在服務小微企業方面,也可能會比較具備服務效率,而目前主要是通過李小加的澳交所進行(進軍澳門金融業 李小加妙喻賭城優勢 有信心5年後趕超港交所)。至於中型企業,或者在地理位置上同時鄰近澳門和香港的企業業務方面,則雙方會存在競爭。
港澳競爭互補共存
雖然坐擁優勢,但澳門金融業仍然方興未艾。關於澳門會否對香港金融業帶來競爭還是互補,陳守信表示,大灣區內地城市和香港、澳門各有優勢,是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關係,目前澳門正逐步完善金融市場軟硬基建,吸引不同類型的金融機構落戶澳門,並逐步豐富債券、財富管理等新金融業態,同時結合橫琴粵澳深度合作區建設的政策機遇,擴寬金融業的發展空間,爭取配合國家戰略,達致與粵港澳大灣區兄弟城市協同發展。
香港金管局也表示,大灣區金融市場協同發展,做大「蛋糕」,對於區內金融機構均有裨益。例如國家財政部及廣東省政府今年在澳門發行債券過程中(前者規模為50億元人民幣,後者為20億元人民幣),香港銀行及證券公司作為聯席承銷商,扮演了重要角色。近年香港金融機構也為不少澳門上市及在港澳兩地同時上市的債券提供發行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