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一潭死水 政府研增流動性 業界人士揭四大死因|拆局

撰文:詹詠渝
出版:更新:

港股交投日漸萎縮,成交額不足1,500億元已成日常。行政長官李家超就其任內第二份施政報告進行地區諮詢時表示,已決定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成立小組,研究如何增加股票市場流動性。一眾金融業業內人對此表示歡迎,並分析了港股四大「死因」,期望政府能「對症下藥」。

特首李家超週日(27日)表示,聽到不少聲音反映保證流動性的重要性,因此決定成立此小組,由陳茂波帶領,並預期很快會公布建議,以加強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的優勢。據了解,其中不排除下調印花稅。

根據港交所數據,截至今年7月底,2023年7月及首七個月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為1,023億元及1,136億元;證券市場市價總值36萬億元。翻查資料,2020年、2021年及2022年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分別是1,295億元、1,667億元及1,249億元。

本地對沖基金馬山資本董事總經理林子傑坦言,港股的「致命傷」正是上調印花稅。(資料圖片)

死因一、上調印花稅

本地對沖基金馬山資本董事總經理林子傑坦言,港股的「致命傷」正是上調印花稅,數據可見,現時平均成交較未加稅前減少一半。「好多對沖基金買大股(藍籌)時都會做對沖,但加稅令個spread(買賣差)闊咗,成本直接上升就會無利可圖,好多trading strategy都做唔到,唯有去美國做。」

林子傑分析,下調印花稅可令對沖基金重投香港懷抱,因在美國市場對沖港股有時差,實際上較在香港操作不方便。

近年港股掀起除牌潮,不單直接對中小企帶來負面影響,亦嚴重打擊了港股。(資料圖片)

死因二、監管「矯枉過正」掀DQ潮

有本地中型證券行老闆亦同意,上調印花稅是「壓死港股最後一根稻草」,因藍籌股入場費不低,「咁大個金額加少少稅,個金額都唔細!」不過,他亦概嘆,冰封三日,非一日之寒。

過往幾年監管機構「矯枉過正」,掀起除牌潮,不單直接對中小企帶來負面影響,亦嚴重打擊了港股。為什麼一眾內房如恒大(3333)能夠復牌?但很多細公司卻不能復牌,「究竟條界線係咩?大公司就可以復牌,細公司就要佢死?康宏十幾億現金喺入面都DQ。以前買股票跌都仲可以坐艇,等蟹貨返家鄉,而家買完原來會DQ,啲錢直接化水,仲邊有人會買!」

他反問,假如該業務已不合時宜,或公司老闆年事過高,無法繼續經營,為什麼不能賣殼轉手?「長江以前穿膠花,唔畀轉死得啦!」

他建議港交所或可設立「過渡板」,讓停牌公司在該板尋找「白武士」,毋須一夠鐘就「打靶」,讓投資者「血本無歸」,令財富白白蒸發。

監管機構對大公司與細公司的態度是天壤之別。(Getty Images)

原因三、中小企支援不足

近年監管機構著重開創新猷,如引入同股不同權等吸引大型企業來港上市,但對中小企態度卻是天壤之別。上市門檻大大提升,扼殺中小企上市集資的機會。「成日話監管,但原來對佢哋嚟殺哂細公司就等於監管。」

翻查資料,2018年及2019年香港募資金額在2億元以下,分別有127及71間,佔比為62%及44.1%。而2020年、2021年、2022年,分別為60間、14間、25間,佔比分別為41.7%、14.6%及27%。

港股不歡迎中小企成為「新血」,同時已上市的中小企亦未有足夠支援,動輒以「經營業務不足」(上市規則第13.24條)作停牌理由。「你(監管機構)唔想人炒殼,增加養殼成本,以打擊殼價,而家一停夠18個月就話DQ(除牌),連鍾培生家族間公司(華廈置業)都DQ!」

該本地中型證券行老闆強調,中小企是香港經濟命脈,中小企有錢賺,股市就會生旺,「當你中小企嘅股票都造好,股市暢旺,其它大嘅公司自然會來香港上市,毋須刻意推出利好大公司的政策。」

根據港交所的停牌規定,上市公司除了交出財報帳目,公司還需要有18個月的營運資金,以確保考慮公司的持續經營(on going concern)能力,即上市規則第13.24條。

放寬投資移民至投資港股,或可解決流動性不足。(Reuters)

死因四、流動資金不足

股票市場猶如一個生態鏈,最重要的「水源」亦久旱不雨。說到底,股票成交由資金推動,但近年中美關係轉差,外資因政治因素而減少投資中概股。此外,內地資金亦難以來港投資,「開戶口難過登天,就算有錢都調唔到落嚟,錢唔流動就冇turnover(成交),股票就無法流動。」

他認為,放寬投資移民至投資港股,即可解決流動性不足,「政府考慮開返投資移民,可以考慮埋資金投資港股,增加流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