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受制300元 阿里三連陰 科企績後「見光死」拆解兩大元兇
科網龍頭股阿里巴巴及騰訊最新出爐的季度業績,雖然雙雙超預期,不過股價卻難逃業績後「見光死」的魔咒:騰訊績後股價一度衝上300元大關後卻「企唔穩」,今日挫2%低收見277元;阿里巴巴績後股價衝高至80元,亦同樣受制並連續三日「陰燭」收市。專家拆解兩大原因,直指現時非入市時機。
單看業績「大數」表現,阿里巴巴及騰訊的表現皆優預期,按經調整盈利計分別增長19%及2%,即使與兩三年前動輒兩三成的高增長時代,仍有一段距離,不過已經是一年來首次錄得盈利增長,終擺脫連續多季度的下跌趨勢。
對於業績勝預期,股價卻掉頭下挫「見光死」,專家認為兩大元兇在於,業績增長全力依靠一個字:「慳」;若拆分不同業務分項,發現盈利增長動力未見恢復。回購方面,雖然兩大龍頭積極回購,不過卻難化解大股東減持壓力,據統計,騰訊今年約斥250億元回購,不過,金額與南非股東減持額十分相近。
(一)盈利一年來首度轉正 全靠「慳」
先論本業表現,為清晰比較將劃一以非通用會計準則(非GAAP)利潤計。騰訊(700)經歷一年下滑後,終重拾增長,上季經調整盈利322.54億元人民幣(下同),按年升2%,按季更升15%。不過,期內收入仍倒退,為1,400.93億元,按年微跌2%。
單看這兩項數據,已經可以得知,盈利「轉正」的主因,並不是主業遊戲業務及廣告業務發力,而是依賴控制成本得力。
細分收入分項,廣告及遊戲兩大業務仍舊受壓,騰訊增值服務收入按年降3%,至727.27億元;網絡廣告收入按年降5%,至214.43億元。
阿里收入僅彈3%乏動力
至於電商龍頭阿里巴巴,第三季收入按年僅增長3%,至2,071.76億元;經調整利潤增長19%,至338.2億元。反映出互聯網龍頭,仍然要「捂緊荷包」,靠嚴控成本來支撐利潤。從分部數據可反映,阿里的成本佔收入比例跌穿90%關口,由93%進一步縮減至88%。
在三個月內,阿里的成本再下挫逾36億元,各項費用都有所縮減。阿里首席執行官張勇於分析員會議上表明,在不確定的宏觀環境下,集團採取的各項降本增效措施「於上季收到初步積極成果」。
資深證券分析師彭偉新接受訪問時指出,兩間科技的盈利雖然高出市場預期,不過拆開各個分部,本業增長仍舊疲弱。當中,騰訊的遊戲及增值業務,在內地政府嚴格限制打機時數,及減少新遊戲審批下,增長未見動力。至於另一「生金」的廣告業務,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下,復甦需時。
金融科技貢獻騰訊收入升至30% 能見度卻不高
業務上唯一的亮點,可謂是金融科技業務。期內,騰訊來自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的收入按年增長4%至448 億元,佔總營收的32%。值得注意的是,從2019年一季度,騰訊首次披露該板塊營收至今,其收入已從最初的218億元接近翻番。不僅如此,該項收入已連續六個季度佔總收入比重超30%,成為騰訊第二大收入來源。
彭偉新指出,金融科技業務的確是有增長,不過在內地卻仍要面對明顯的政策及監管風險,特別是支付業務上的監管更嚴格。因此,現時金融科技的收入亦只得4%增幅。再者,論增長來源上,騰訊主要是透過入股其他金融科技公司取得盈利分成,而並不是直接控股及全權掌控,亦拖低收入增長的能見度。
(二)回購股份難敵大股東減持
在節省成本上,兩大科企龍頭都各出其謀,並取得一定成效。獲得的資金,都不約而同地投放在加大回購股份,支撐股價之上。
當中阿里再提「加碼」回購計劃,由目前的250億美元,進一步增加150億美元(約1170億港元),升至400億美元,並將有效期延長至2025年底。阿里首席財務官徐宏指出,在現行的250億美元回購計劃下,集團已完成約180億元回購。事實上,自阿里於2020年底宣布進行100億美元回購以來,集團已經3度擴大回購規模。
摩通表示,阿里巴巴擴大的股票回購計劃,按阿里目前估值相當預測2024財年經調整市盈率以10倍計,具有吸引力,並認為該股具有多重擴張的潛在上行空間。
彭偉新:雪中送炭難 股價難捱
至於騰訊雖然未有大鑼大鼓點明回購規模,不過亦密密趁低吸納。在業績公布後,騰訊隨即再啟回購計劃,連續兩日(18日及21日)分別斥3.5億元回購。
騰訊回購250億 與南非股東減持額相近
彭偉新指出,中國宏觀經濟下行,從來錦上添花容易,但雪中送炭卻很難。兩大龍頭股雖然積極回購股份,但亦「好難頂到(股價)」。因為集團一路回購,大股東一路減持,此消彼長,股價難反彈。因此,現時絕非入市時機。
騰訊年內累計回購次數接近80次,截止目前回購金額約250億元。相對於2021年全年,騰訊的回購總金額還不到26億港元。然而,值得留意,騰訊的回購金額,與南非大股東減持騰訊的金額相當接近,近三個月南非大股東減持7600萬股騰訊,涉資約245億港元。
騰訊派美團 一家便宜兩家著
不過,對於騰訊以「實物分派」方式分派美團逾9億股,回饋股東,彭偉新認為是正確的一步,可謂「一家便宜兩家著」,一來面對股價「腰斬式」下挫,股東要求騰訊作出回饋的聲音日濃,不過若要騰訊用現金派息,則變相會縮減了回購股份的「子彈」。因此,反過來,騰訊用派發成熟的科企投資,則能夠滿足私募基金股東呼聲,亦可保存「子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