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大快活走過半世紀 舵手憶述最大危機 「扚起心肝齊心改」

撰文:黃文琪
出版:更新:

香港急速變遷,惟有港式快餐不變,由開到成行成市的茶餐廳,到近期雙餸飯大排長龍,一向貪新鮮的港人對快餐的熱愛始終如一。談到快餐,少不了要提起陪伴港人成長的大快活,無論是早餐食阿活炒蛋的上班一族,還是夜晚食煲仔飯的一家大細,相信都對大快活有特殊的感情。

不經不覺間這個「由細食到大」的品牌原來已創立半個世紀,50年來豈會無風無浪?集團執行主席羅開揚接受《香港01》專訪時憶起當年破釜沉舟的經歷。

港式快餐於60年代後期出現,隨著香港經濟快速發展,逐漸興起和普及,如今已成為香港飲食文化重要一環,大快活亦是港式快餐的代表,它早於1972年在荃灣眾安街開業,今年剛好50周年。截至今年3月底,大快活在港擁有157間門店,疫下全年純利逾4,000萬元,擁有不少招牌菜式,例如阿活炒蛋、咖喱牛腩、煲仔飯。

無論是好景、逆境,港式快餐似乎長做長有,對於經營50年的老品牌是否同樣如此?集團執行主席羅開揚笑稱:「當然唔係!老牌子(雖然)係好嘢嚟,不過你做得唔好就冇啦。」

曾陷困境  小丑logo轉「大」字型火柴人

羅開揚為大快活創辦人羅芳祥的兒子,早在1977年加入大快活,1991年帶領大快活成為上市公司,發展至今。當中經歷1987年股災、2003年的「沙士」,以及眼下這場持續近3年的疫情,但見慣大風大浪的他卻指,最大的困難出於自身,由於過度擴張,1995年至1999年間集團接連出現虧損,「上市之後想不斷發展,結果經營得唔好。」

陷入困境中的大快活,是如何求生呢?羅開揚稱,「當時我哋發覺除咗做好啲品質、服務,但要同客人傳達出去(我哋已經作出改變),最好的方法就係品牌重塑。」

因此大快活在2003年從商標至店面徹底年輕化,商標從小丑改為「大」字型跳躍火柴人,羅開揚指,「當時轉logo、裝修,眼見到的就去改,我自己(以前)學美術,對呢方面比較有講究,當時請Alan Chan(陳幼堅)、Steve Leung(梁志天)最頂尖設計師,成本係好高,但回報很值得。」

全員扚起心肝齊心改

除此之外,大快活更主打無味精產品,並率先嘗試店鋪全面禁煙,羅開揚表示,「搞無味精、禁煙,(做)好多樣嘢去shock market(衝擊市場)。政府2005年全面禁煙,但我哋2003年已經大膽去做,所有分店禁煙,成個品牌變得好健康,以前啲客好多數係吸煙人士,後來家庭客、年輕客多咗。」

結果大快活上下齊心,最終成功扭虧為盈,成為香港快餐品牌龍頭之一。於羅開揚看來,品牌除了看重外在,內涵亦很重要。他直言最緊要是同事「mindset(思維)」,「(大家)扚起心肝,搞返好啲品質,尤其係core products(核心產品),如咖喱、即磨咖啡、肉醬意粉等,將菜單縮細,聚焦嗰幾樣嘢。當時我哋同200幾個同事講,我哋係破釜沉舟,Make a break!」

羅開揚語重心長地解釋道:「假如你哋都唔扚起心肝,有著清晰目標去改,咁大快活點改都冇用,因為如果你啲嘢係唔得,你要改logo,只係快啲話俾人哋知你係唔得!倒不如大家一齊做好!」

大快活執行主席羅開揚認為,品牌除了看重外在,內涵亦很重要。(廖雁雄攝)

50年後直面過去

時至今日,大快活已可以直面過去,為迎接50周年,大玩懷舊風,外賣紙杯由新版變成黃白斜間,Logo更由「大字形」轉回小丑,連膠袋都變為懷舊版,又於各分店展示50周年海報,當中有一半是關於員工故事,其他主題包括公司里程碑、懷舊物件等,細述過去50年的點滴。

菜式亦會出現復刻版,大快活將會在11月陸續推出懷舊菜式,被問及價錢是否亦回到50年前?羅開揚笑稱:「價錢就唔會復刻,但會相當克制。」

老套地說,大快活成功的關鍵是始終以人為本,儘管現時雙餸飯成為流行,亦不會一昧跟風,羅輝承稱,「大快活係可以俾到雙餸飯的體驗,但人同人的接觸先係大快活最重要的,我哋唔想犧牲呢樣,前線人手短缺,我哋就盡量在後勤部門做到電子化,方便調配人手。」

「今日香港,需要互相關懷」

的確,在這個凡事可以WhatsApp就不用通話、可以通話就不用見面的社會,人和人之間的相處變得難能可貴,羅開揚稱,「互相關懷好緊要,尤其是今日香港,係好有意思的(環境),大家要互相關懷。」

憑著關懷社會的初心不變,大快活已經屹立香港半世紀,羅開揚坦言背負著老品牌並不容易,需要小心經營,50年前做生意好多機會, 現時競爭大、挑戰多,「如果你叻、有創意,咪做到,(所以)雖然我哋有根基,都要求變,不過有危必有機,要不斷變化,靠自己適應。」

經過不斷改革創新,羅開揚指,今日快餐已融入港人生活,現時年輕家庭、白領都幫襯,「可以見證著香港飲食文化50年的轉變,好有意義!亦(同香港人)一齊見證著50年來的變遷,佢哋由小朋友變成家長,再帶住小朋友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