揸現金輸通脹? 鴻鵠陸庭龍反駁誤解 教路「執倉」迎衰退|專訪

撰文:古美儀
出版:更新:

環球經濟面對衰退壓力,國際貨幣基金(IMF)今年三度下調全球經濟預測,預警美國、中國和歐洲,在各種危機碰撞下,經濟放緩幅度超預期。面對可能吹起的完美風暴,投資者要如何部署調整持倉呢?在金融市場「實戰」操盤逾三十載的鴻鵠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及首席投資總監陸庭龍,接受《香港01》專訪時指出,投資者應將股票的持股比例,減少至30%左右;同時保留現金,將現金比例增加至佔持倉的一半,看好美元強勢未變,惟不宜投資外匯 (外匯攻略,詳見另文)。

陸庭龍在銀行界擁有逾30年經驗,曾任恒生銀行私人銀行及信託服務主管,在去年離職後自立門戶,創辦鴻鵠資產管理及鴻鵠家族辦公室,目標客戶是至少有1,000萬美元資產的富戶。他分享今年投資市場上,重心是美元強勢不可逆,令到其他非美貨幣全線受壓。

對於美國會放慢加息的說法,陸庭龍不表認同,直言:「市場估計美國會放慢加息,是太過樂觀!」(Getty Images)

固然,美國加息步伐是四十多年來最急的,短短四個月內累計加息超過2厘,「收水」之快對環球資金流造成明顯緊縮效應。另一邊廂,美國經濟強勢似有扭轉,繼首季GDP萎縮1.6%後,第二季再度萎縮0.9%,投資界及學術界熱烈爭論,美國會否出現經濟衰退,甚至是惡性通脹?更有聲音開始認為美國今年將會開始放慢加息,以免經濟明顯下行。

計及7月聯儲局一口氣再加息0.75厘,最新聯邦基金利率已經升至2.25%-2.5%。參考聯儲局上次公布的利率點陣圖,委員認為今年聯邦利率中位數是3.25%-3.5%。若果點陣圖的預測「靈驗」,按此推論今年餘下三次會議上,美國僅會再度加息合共1厘,較之前明顯放慢。

若果點陣圖的預測「靈驗」,按此推論今年餘下三次會議上,美國僅會再度加息合共1厘,較之前明顯放慢。(聯儲局網站)

市場料美國將減息 陸庭龍︰太樂觀!

不過,對於美國會放慢加息的說法,陸庭龍不表認同,直言:「市場估計美國會放慢加息,是太過樂觀!」他更認為明年上半年,美國也不會出現掉頭減息。

陸庭龍從兩個角度解釋,首先,從就業市場的角度看,眼下美國勞動市場增長強勁,美國新公布的7月就業數據遠勝預期,非農新增就業職位有52.8萬個,較市場預期多一倍,為聯儲局繼續激進加息抗通脹提供理據。

再者,即使美國經濟有機會衰退,他亦認為聯儲局不會輕易放棄加息。因為從通脹角度看,即使7月份美國通脹有所回落,仍然達到8.5%,市場甚至預期仍有機會升至接近雙位數,相較之下,現時利率低於3厘,因此聯儲局根本沒有減慢加息步伐的空間。「出現如斯局面皆因聯儲局『太遲起步』,過分憂慮加息會影響資產價格、引發經濟衰退而錯過最佳加息時機,所以現在已不容許聯儲局『慢慢加』!」

美國今年息口 有機會超4厘

然則美國加息步伐,陸庭龍又如何研判?他指出,「市場上好多分析都認為,今年加息至4厘已經是上限,不過其實聯儲局是有機會將利率升至4厘,甚至更多。」

鴻鵠資產管理行政總裁及首席投資總監陸庭龍直指,現時美國利率低於3厘,聯儲局根本沒有減慢加息步伐的空間。(陳葦慈攝)

回看數十年歷史,由1980年至2000年聯儲的基準利率,都是高於通脹的,情況到2000年科網危機後才出現逆轉。現時美國通脹及利率的差距太大,聯儲局必需繼續加息。他又指,目前通脹達到8%-9%,即使美國加息至4厘,利率仍然是遠低於通脹的。

總體而言,他預期美國持續加息的機會最高,因此在各種主要貨幣走勢上,最為看好美金,表現將繼續獨領風騷。

問及在現時經濟環境下,股匯債市應如何配置?他認為在現時美元一支獨秀的前提下,投資者應該將資產組合的40%-50%,投放在現金,當中是指美元以及與美元掛鉤的港元。

一些傳統價值股份,例如公用股及及高息股,仍然值得吸納,例如中資電訊股中移動﹙0941﹚等,因股息率達到7厘以上,而且較有能力應對內地經濟衰退。(資料圖片)

現金增持至最多50% 勿怕「輸通脹」

很多人覺得「持現金等於輸通脹」,將手上資產的現金佔比提高至一半,又會否太保守?他解釋指出「這是一個誤解」,因為持有現金,並不是指在整個衰退周期都持有現金。

現時環球經濟衰退風險明顯升溫,雖然單單持有現金,在通脹環境下,購買力在一年後遭蠶食。不過投資回報往往是相對的,當其他資產價格,例如股票等出現20%的跌幅,其實手上持有現金(港元或美元),加上做定期存款的利率回報,已經跑羸其他資產。屆時手上有現金,可再靈活調配至其他資產,購買力變相上升。

至於股票,亦須繼續佔資產的一部份,佔比上陸庭龍建議是30%左右。雖然今年環球股票市場皆「清一色」向下,不過一些傳統價值股份,例如公用股及及高息股,仍然值得吸納,例如中資電訊股中移動﹙0941﹚等,因股息率達到7厘以上,而且較有能力應對內地經濟衰退。另外,增長股方面,他認為電動車股亦可看高一線,因為現時全球的電動車產能,仍然不足以滿足市場需求。

債券可逐步增持至15%

其餘投資組合的15%,他建議可投放在債券之上,看法與去年年底有所調整。在去年年底,陸氏早已表明會增持現金,而不會買債券,因為環球央行加息對債券不利。事實證明,歐美英澳等多間央行陸續加息,的確可見債券表現深受其害,無論是政府債券或是企業債券指數,都見下跌約13%。而經歷大半年的跌勢,陸氏指出,債券開始可以在低位部署,因此認為可以開始將債券的投資比例,用於替代部分的存款。

不過他提醒,在衰退前景下,信貸環境將收緊,因此不要投資以往流行的高息企業債;加上,香港投資者經過了內房債危機一役後,對高息債券的信心受損。反而,建議選擇國債,或是優質企業債,年期上留意一些中等期限的債券,例如5年期至7年期的債券,因這個特定年期的債券,大致反映了央行的加息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