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領展掌櫃打骰 順豐房託力谷租金收入 冀資產兩年翻一番︱專訪
隨著疫情及電商的發展,物流對企業越來越重要,市場對物流地產的關注度亦不斷提升。順豐控股去年分拆順豐房託(2191)在港上市,是本港首個以物流為重點的房地產投資信託基金。公司管理層受訪時稱,希望通過收購母企的物流地產項目,以增加公司的租金收入,目標是整體物業估值兩年內倍翻,為股東帶來穩定回報。
順豐控股(深:002352)去年分拆順豐房託(2191)在港上市,行政總裁兼執行董事翟迪強接受《香港01》訪問時預期,今年將斥資20至30億元,收購數個母公司的內地物流項目,兩年內將整體物業估值,由目前的逾60億元,「翻一番」至120億元。
翟迪強曾任藍籌REIT領展(0823)的財務總監,對於房託的熟悉不言而喻。他笑言,本港大部分的收租房託或企業,不外乎通過兩招去推動增長,分別是將現有物業增值,釋放租金收入的潛力,當潛力慢慢釋放後,下一步就是收購更多的項目,「增長開始慢,只好通過收購去令到租金收入增加。」
物流地產租金收入穩定
他指香港主要房託涉及商場、寫字樓及酒店項目,過去數年均受疫情影響,如寫字樓的租金收入,或會因公司改變上班模式而受影響;商場亦因新冠疫情及電商的出現而受衝擊。相反過去十年,物流地產發展一枝獨秀,租金收入增幅雖然較慢但穩定,不過亦因為穩定,物流房託若果需要持續增長,就要通過收購的方或去發展。
「你睇返過去10至20年,各種原因帶動緊物流地產嘅需求,特別係電商嘅發展。」他解釋,過去企業是需要考慮如何將產品由工廠運到倉庫,再由倉庫運到分店,但電商的出現,就要考慮如何通過物流,直接將產品送到消費者手上;另一方面,即使本港貨櫃吞吐量增幅放緩,甚至下跌,惟空運增長持續強勁,對物流倉需求有增無減。
不過並非所有物流物業都值得投資,全因市場對物流物業的要求已經改變,對現代化物流倉需求增加。他舉例新冠疫情下市場對「冷鏈」需求上升。所謂「冷鏈」是指貨品需要冷藏,如疫情關係,市民購買更多鮮活食品,對急凍冷藏食品需要增加,而部分醫療物品,亦需要存放於有恒溫系統的倉庫當中,「運送要求高,要控制溫度,恒溫倉需求好大,你又係咪有呢個設計?」
直擊順豐房託位於青衣的亞洲物流中心
港缺投資機會 將專注內地
香港「地少人多」,與物流相關的土地供應更「買少見少」。翟迪強坦言,香港有好多投資機會,但「有錢亦未必買得到」,「公司唔會拎賣出嚟,買到嘅機會好低。」因此收購的目光會放在內地,目前已經鎖定了部分母公司位於大灣區;中部的成都、武漢、長沙;華東地區如上海、安徽,以及北京、天津等的物流地產項目。
收購準則方面,他目標是已經落成物業、出租率達七成以上,而且順豐集團本身是主要租客。翻查資料,順豐房託目前有近77%的收入是來自母企順豐集團;順豐目前在內地有約50個物流項目,總面積超過700萬平方米,已經投產面積約200萬平方米;順豐房託未來五年,對上述項目將會有優先購買權。
翟迪強認為以上準則有助投資者認識物流房託的特點,目前順豐集團除了自己的物流倉外,亦需要向第三方租用不少面積,隨住業務發展,對物流倉的需求只會增加。加上內地部分二、三線城市的物流倉,部分空置率達兩成,投資者或擔心影響租金收入,若果順豐房託購入的二、三線城市物流倉,而集團是主要租客的話,會令租金收入前景更穩定,「始終公司新成立,投資者或擔心公司欠缺管理經驗及招租能力,呢啲條件比較容易明白同增加信心,順豐租嘅話佢唔會走㗎,會好穩定。」
順豐於大樓內設「KOL」直播帶貨中心
若進行大型收購或需股本融資
去年公司投資組合的平均出租率為95.8%,租約年期以5年為主。翟迪強指,每年都會有3至5%的租金增加,認為相關租約框架有助增加收入穩定,惟隨著公司發展,以及資產規模增加,未來或會檢討。
目前公司資本負責比率為30.6%,翟迪強計短期內可以動用現有資金及銀行貸款約7億元進行收購;若年內再進行多更多項目收購,將續通過銀行貸款,甚至股本融資進行,有信心獲投資者支持。
順豐房託早前公布,去年4月29日至12月31日收益為2.44億元;物業收入淨額1.95億元,可供分派收入為1.38億元;公司擬派每基金單位17.24仙,分派比率100%;旗下物業包括位於青衣的15層物流倉,及佛山、蕪湖兩地物業的租金回報,整體出租率近9成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