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入行剪豬腸 永年第三代舵手搵食變生意 「我只是錦上添花」
「永年」最初以士多起家,扎根元朗賣車仔麵三十四年,永年車仔麵亦成為是不少人的車仔麵之選。該店創辦人劉永年於六十年代在元朗屏山做小食檔,後來搬到元朗市中心開士多,以腸粉、魚蛋等小食做主打,並以「永年士多」為店名。到了1988年,為了謀生「永年」轉型做車仔麵,同時間由劉永年的兒子劉偉雄打理。
如今「永年」落到了第三代傳人劉逸軒手上,年紀輕輕的他帶領「永年」衝出元朗,傳統老店變身百人大舖,門店遍佈港九新界,做出真正屬於香港人的味道。
19歲入行剪豬腸
一碗車仔麵,串連起劉家三代人。到第三代劉逸軒接棒,所謂「創業難,守業更難」,他19歲加入「永年」學煮車仔麵,就由剪豬腸做起,「我叫做紅褲子出身,以前一個月有一日或兩日假,一個禮拜有三日返足12個鐘,通常站著剪豬腸、煮麵,不是坐著做訪問,任何崗位都做過,包括前線後勤,每一個崗位都做得到。」
初生牛犢不怕虎,劉逸軒憑藉著一股毅力,用十餘年時間默默耕耘,並邀請胞弟一同營運,「弟弟對內,哥哥對外」處理業務。目前,「永年」設有4間門店,分別在元朗、尖沙咀、銅鑼灣及沙田,員工人數亦由十變百,劉逸軒直言指「當初加上自己和父母,店鋪只有十個人,現時已超過100位員工,今日的永年是我用時間和心機去堆砌出來。」
由「搵食」變「生意」 中央廚房傳承味道
從事餐飲業艱辛,傳承品牌亦不易,為何劉逸軒肯接手家族生意?原來是他認為父母用著「不合時宜」的方式去經營。所謂「不合時宜」,不是指味道,而是指父母僅依賴自家廚房方式出品,設備較為簡單,生產無法滿足食客需求。為了更好地將傳統的味道保存下來,於是他嘗試轉型,將出品達至系統化及標準化,「大約七、八年前,開始用中央廚房去整車仔麵,控制產品水準,再將店舖重新裝修。」
劉逸軒指父母最初不理解,要用時間和努力去證明,大膽改革並非只為做生意,而是希望做好每一碗麵,做出真正屬於香港人的味道。他笑稱:「其實我們是搵食,不是生意。我日日都要去店舖,要落手落腳去做,是搵食;我不用去做,都能運作,都有糧出,才叫生意。以前是搵食,現時慢慢變成生意。爸爸媽媽傳承下來的味道,我只不過是錦上添花。」
大搞品牌 攻荼餐廳及盆菜
當「搵食」漸漸成生意,如何令到車仔麵「出得大場面」成為劉逸軒縈繞心中的難題,於是他嘗試開設一間結合所有港式元素的餐廳,在2020年初與飲食集團Drawing Room Concepts合作,在沙田新城市廣場開設結合車仔麵與港式美食的「香港永年.車仔麵.茶冰廳」。劉逸軒指,假如日後在商場再開設分店會是香港永年,而街舖則是永年士多或永年車仔麵。
除了結合創新元素與懷舊美食的「香港永年」,劉逸軒亦於去年推出盆菜系列,務求進一步打開餐飲市場,「盆菜有三個旺季,分別是中秋、冬至及農曆新年,橫跨半年時間,永年未來將主打盆菜及車仔麵」。對於早前爆冰凍盆菜事件,他指,市民對食品安全問題有誤解,「當你去店舖拿一個凍的盆菜回家,食品安全度一定高過熱的盆菜」。
呻餐飲業難請人
品牌發展之路順利,但人手短缺始終是餐飲業一大難題,劉逸軒表示,香港缺人的情況比大家想像中嚴重,整個餐飲業人手缺乏15%至20%,「永年」想早日進駐戶戶小廚長沙灣店,但苦於一直沒有人手,「我親身去找婦女協會、聾人協會等請人,但一個人都找不到。如果有老闆話請夠人,他是很厲害的!」
他坦言,為了增聘人手,可以做的都已經做了,「永年人工亦高過市場水平約10%至15%,甚至會打突章,即4個人都夠做,我派足5個人。」
人手緊張加上本港疫情大爆發,開店步伐自然變得謹慎。但為捕捉上升的外賣需求,永年去年先後加入戶戶小廚屯門、葵青及九龍灣店, 今年亦計劃進駐戶戶小廚長沙灣店,借助其中央廚房,大做外賣生意。
劉逸軒指,對於中小型餐廳而言,進駐戶戶小廚輕鬆很多,人手較店面少,每個戶戶小廚大約需要5位員工,永年店鋪則需要15至18人,「首先要有個中央廚房,再由戶戶小廚的廚房簡單加工,就會輕鬆好多。而開戶戶小廚人手亦少,管理相較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