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大MBA畢業生推AI樓按評估 創辦人:買樓前先做信貸BODY CHECK
反映本港樓價走勢的中原CCL指數早前已創下新高,銀行樓按貸款額亦同步提升。金管局數據顯示,6月份新批出的按揭貸款額,較5月份增加3%,達到584億元。單單一個月,已經有一萬五千多宗住宅按揭申請。
不過,不少首次置業的「上車一族」,在向銀行申請貸款時,面對銀行的「壓力測試」、提交入息證明等手續時,難免心中「十五十六」抱有多個疑問,舉例如何證明自己的非固定入息、到底借八成或是借九成的樓按更「着數」等。本港初創企業「ROOTS上會」,打造一個A.I.評分系統,為準買家在申請樓按前,就可以預先審視自己的信貸狀況,計算獲批按揭的機會,找出合適的貸款package。
初創研發AI系統 避開樓按申請陷阱位
現時本港每個月都有超過一萬宗住宅按揭申請,於科大MBA畢業的ROOTS上會聯合創辦人鄭楚風(Joe)接受專訪時指,發現不少借款人、特別是第一次買樓的上車客,因不清楚銀行樓按審批準則,很容易出現「批唔足」貸款的情況。如何能夠提高獲批機會,以及爭取最好的條款(offer),是借款人最關心的。
曾經任職金融銀行業的Joe,在創業以來協助多個用戶申請樓按,他分享最常見的「陷阱位」,「是借款人不知道自己其他的私人貸款及信用卡拖欠額,原來都是銀行審批樓按的考慮條件之一。」他憶述自己身邊有位好友,雖然早已準備足夠的首期金額,卻未有計算其他信用卡貸款額,結果銀行「批唔足」貸款,差點「撻訂」收場。
平台提供預先審查評估 將銀行評審準則量化
是次經歷激發了其創業念頭,透過AI人工智能方法,將多個銀行審批貸款的準則,集中在一個網上系統平台上。除了一般坊間都會提供的收入壓力測試之外,他們加入了多個獨有的評估準則,例如量度財政健康狀況的信貸能力;以及用戶職業的評估,用於量化銀行對某些職業會有特別的審批貸款方法。
他指出,旅遊業從業員就是其中一例。在疫情期間,本港旅遊業近乎「冰封」狀態,銀行對從業旅遊業相關客戶,會較嚴格審批,這些行業因素,亦會包羅在AI平台之內。
他認為,能夠讓準買家在申請樓按前,預先審視自己的信貸狀況,計算獲批按揭的機會,將會是一個商機。因此,他和另一位MBA同學楊卓諺(Kyle),決定在前年開始,着手打造此智能系統,從事樓按諮詢及轉介服務,並參加了數碼港創意微型基金及培育計劃,分階段取得逾50萬元的財務資助發展事業。
創辦人:樓按代理主打已簽約買家公司 冀提早吸納上車客
對於坊問現時已經有不少樓按轉介服務公司,例如兩大地產代理龍頭行中原地產及美聯物業,都分別設有中原按揭及經絡按揭,和公司的定位有什麼不同。
Kyle指出,坊問的樓按服務,主要是由地產代理牽頭轉介,多數是準買家成功簽約買樓後,才會透過他們的相關按揭代理公司,提供樓按諮詢及轉介服務。
至於ROOT的定位,則是希望提早一步,在準買家正式簽約買樓之前,就能夠透過其網上評分系統,預先計算好自己的獲批樓按機會,形容就相當於買樓前,就先為自己的借貸能力做「Body check」,減低買家簽約後未能獲批貸款的機會,此份「Body check」預測按揭獲批核機會準確度超過90%,而且是免費的。
開業逾一年 已經收支平衡
ROOTS上會正式推出至今約一年,合共吸引逾1,500個用戶登記使用,當中七成用戶是正籌備買樓的準買家,希望預先計算樓按獲批的成數。最終「扑鎚」透過平台申請樓按用戶,約佔總數的五分之一。
平台正式推出超過一年,公司不會向申請貸款的用家有任何收費,收入來源是向銀行成功轉介個案而獲取佣金。JOE表示現時已經達到收支平衡。目前會先集中發展本地業務,暫時未有融資計劃。目前有考慮將業務拓展至其他買樓相關的服務,如室內裝潢及設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