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清理殼股門戶 創建賣業務恐被DQ 股壇壞孩子解構箇中啟示

撰文:詹詠渝
出版:更新:

聯交所近年採多項措施針對細價股,上演一場「清洗太平地」,最新一著是提高IPO門檻,冀杜絕借殼上市。至於已上市的「殼股」,日子亦不好過!港交所早於2019年再修訂上市規則,將買殼後注入資產期限增至3年。今年6月,易手3年、已「過冷河」的創建集團(1609)打算出售原有業務,卻突遭聯交所質疑公司當初「借殼」意圖,股價大瀉近九成,上市地位岌岌可危。

一石激起千層浪,不少金融界人士紛感錯愕,對聯交所的決定「摸不著頭腦」。在金融界處理多宗「奇難雜刁」的禹銘投資董事總經理李華倫,親身向《香港01》解構聯交所背後的理據,以至事件的啟示。

近年港交所對細價股監管愈來愈多,三年不能出售原業務是其中一項。(資料圖片)

「殼股」生存空間,隨創建集團的命運,再次引起廣泛關注。創建集團於6月初單日大跌85%,至今仍在低位徘徊,背後全因聯交所罕有「亮劍」,以上市規則第14.06條,質疑公司「借殼」上市,指雖然創建在過去36個月控制權並無變動,但期間主營業務拓展至新能源汽車與物流及融資租賃。

今年1月創建大股東在入主後3年公布出售供混凝土澆注及其他配套服務後,聯交所指這一連串動作有「借殼」上市意圖,「出售事項為一系列交易及安排的一部分,構成了實現新能源汽車與物流及融資租賃業務上市的企圖,規避上市規則第8章新上市要求的方式」。

嚴打創建 上市規則14.06條「辛辣」

公司賣盤,過了36個月「冷河」後,卻未能自由轉身,反遭聯交所出招,教不少市場人士措手不及。在金融界打滾多年、對上市規則瞭如指掌的禹銘投資董事總經理李華倫﹙Warren﹚,向《香港01》記者親身解讀上市規則第14.06條。

李華倫親解上市規則第14.06條,細分為反收購行動及出售限制。(歐嘉樂攝)

他指出,第14.06條仍有細分為反收購行動及出售限制,其中為人熟悉的「3年內不得賣業務」便源於14.06E。「36個月內唔可以發生三件事,否則就係RTO﹙反向收購上市﹚,第一係轉大股東或者董事、第二係轉業務、第三係賣原有業務」。

但原來14.06B更「辣」,「只要上市公司生意有重大轉變,就有權當你係RTO,重點係無時限!」李華倫續稱道,這意味不論時限,一旦聯交所認為上市公司易主具有新上市的意圖,就有權出手「DQ」上市公司。所以,儘管今次創建在入主3年之後,才出售原本經營的裝修及混凝土澆注業務,聯交所仍可根據14.06B條,質疑其「上市意圖」,並提出「DQ」其上市地位。

細價股轉型 難度大增

計及最新「表態」,港交所近年針對殼股已採取了不少「狠招」,包括買殼後注入資產期限增至3年;禁止發行人通過大規模發行證券換取現金,以收購或開展遠較現有主營業務龐大的新業務;以及收緊反收購行動及極端交易的合規規定。

李華倫直言, 在現行港交所的監管下,細價股「基本上不可能轉型!」他續稱,倘若真的要轉型,就要在本業慢慢轉,「例如做開酒店,而家想做埋賓館,甚或買多層樓出租都可以,但一間酒店突然轉做科技就唔得!」

恒大汽車(0708)前稱恒大健康,再前身則是楊受成旗下的的新傳媒。(視覺中國)

話雖如此,市場也不時聽到公司轉型的例子。以近日處於傳媒焦點的恒大系為例,恒大汽車(0708)前稱恒大健康,於2014年收購新傳媒,其後進行一連串的收購、轉型以至出售原業務的行動,去年再由健康業務進軍汽車業務,轉型過程未見大阻撓。

李華倫指出,轉業務也要睇規模,「轉唔係唔得,睇下(公司)做幾大,例如話如果(業務)都賺到幾千萬元,規模好大,本身業務都夠上市,成件事就唔係想賣殼。(聯交所)唔想你賣殼咋嘛,而家佢哋諗法係細公司一轉型就係要賣殼」。而其中的關鍵之處是在於出售業務,「賣嘢最難,將原有業務出售是死症,佢覺得你『一出世』就係呢個業務,唔可以轉,一轉就無咗上市地位」。

「維園阿哥」任亮憲現全情投入金融工作,營運其一站式金融平台顧問公司Ayasa。(歐嘉樂攝)

過來人指收購過程「非常繁複」

有規模較細的公司管理層,近日亦向記者透露「轉型」過程的波折。已淡出政壇、曾有「維園阿哥」之稱的任亮憲,畢業於美國伊利諾大學財經系,現全情投入金融工作,營運一站式金融平台顧問公司AYASA Globo Financial Services

未來發展(1259)去年斥4,200萬元收購Ayasa Globo六成股權,但任亮憲直言收購過程非常繁複,「我哋deal size唔大,來回好幾回合的問題,用咗兩個月時間,期間非常intensive,原本只係須披露嘅交易,但最後變成須審批……」他直言,聯交所問的問題「莫名奇妙」,「如何可以保證業務前景、如何擔保盈利、公司財務狀況、公司首五大客戶資料等,最後階段竟然問我個人財務狀況,好似去銀行借錢!」

他形容,聯交所問的問題是「超出想像」,被問及認為個人財務狀況與公司業務有什麼關連他笑指,「可能怕之後公司唔掂要我科水!其實創業者都未必有咁多有形資產,唔通吓吓都要按樓,要資產證明去履行我嘅盈利保證咩」。

聯交所曾就Ayasa合併至上市公司而向他查問財務狀況,任亮憲形容是「超出想像」。(歐嘉樂攝)

賣舊業務受限 「無Commercial Sense」

港交所對細價股監管愈來愈嚴,提升上市門檻猶如在前門落閘,而增加收購合併的監管,則令已入場的細價股,較難轉身。但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聯交所近年對細價股愈趨嚴謹,全因之前經歷了不少公司「借殼」上市後,亂炒成風。

2014年殼股當道,每次賣殼動輒可以賺取4至5億元,令殼股市場蓬勃一時,出現不少散戶被「割韭菜」的慘案。其後,當局開始收緊殼股監管,細價股市場隨即沉寂下來。按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對股票分類,市值5,000萬美元(3.89億元)以下屬納米股 ( Nano Cap),市值5,000萬至3億美元(3.89億元至23.34億元)的屬微型股(Micro Cap)。截至2020年,在香港總市值低於3.89億元的上市公司達969間,市值介乎3.89億元至23.34億元的上市公司則達773間,共佔港股數量超過逾68%。

有些公司業務短期內未能實現盈利,故早年透過「買殼」上市。(資料圖片)

有熟悉細價股市場的資深人士表示,現時因港交所監管及內地資金難以來港,殼股買賣確實「無以前去得咁快」,他透露,「有需求咪有人做,幾年前好多大陸人要買,所以之前有啲人特登做。不過有陣時唔係間公司自己上唔到(市),而係個業務有時限性,要等幾年先有錢賺,但而家發展又等錢使,唯有買殼」。

他以航天科技(1725)作例子,指太空科技並非能在朝夕間賺錢,但業務具發展潛力。航天科技原稱恒達科技,原本從事電子製造服務,涉組裝及生產印刷電路板組裝等,業務欠缺想像空間。至今年4月,恒達科技賣盤予文壹川後,公司改名做香港航天科技,擺明車馬轉型發展近日熱爆的太空業務,如衛星業務,其餘業務則屬智慧城市、大數據等新興概念。

事實上,現時不少細市值股因業務沉悶而成為「殭屍股」,卻又面對轉型阻礙,尤其是不准公司出售業務。上述市場人士續稱︰「有啲行業係慢慢被市場淘汰,同時有啲行業以前係無,你唔俾公司甩咗唔賺錢嘅舊業務,呢件事係無commercial sense。王維基本身搞寬頻,之後搞電視,再搞埋電商,佢唔係轉嚟轉去?長實最初都係做塑膠花,而家都唔只淨係搞地產啦!」

李華倫認為,公司披露足夠資訊對股民最重要。(歐嘉樂攝)

不過,李華倫亦為聯交所「平反」,指出在現時規管下,只要上市公司不是「轉行」,聯交所則比較手鬆,「例如禹銘收購sponsor team,佢(聯交所)唔會問我地,年初買了證券行,一條問題都無問,業務合理expansion﹙擴充﹚嘛。但禹銘買汽車公司、租車公司,就一定唔得囉」。

對於聯交所做法是否太緊,他則表示難以評論,只稱「喺度(港交所)上得就要跟規矩」。不過,他亦忍不住為散戶發聲,「好多散戶鍾意玩細價股,最重要上市公司有無講大話,有無披露夠,你話搞汽車,真係去搞就得,扮搞就會被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