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家庭負債佔GDP比率破9成 成經濟震盪之源? 學者咁嘅睇法!

撰文:黃祐樺
出版:更新:

一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下,去年香港經濟倒退6.1%,為有紀錄以來最大幅度收縮。可是疫情下各國央行大開水喉放水,讓全球資產價格水漲船高,本港住宅物業亦為受惠資產之一,結果全年私樓樓價在疫市下仍上升。據差餉物業估價署編製的私樓樓價指數顯示,去年12月私樓樓價指數為379.3點,按年升0.1點。樓價強勢亦延續至今,中原更預期在本年中時,中原指數可以破頂。

樓價上揚遇上經濟收縮,促使本港家庭總體債務對本地生產總值(GDP)比例,在去年底突破90%,引起市場人士警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在最新發表的香港金融體系穩定評估報告,亦特別提及家庭總債務對GDP比例高企的現象,指出縱使情況仍屬可控,卻擔心一旦遇上嚴重壓力時,本港大部份家庭將陷入債務困難。

家庭債務佔GDP比例過高,會否成為引發本港經濟及金融市場震盪之源?有經濟學者派發定心丸,認為家庭總債務問題對本港經濟情況影響有限;又指出據目前情況觀察,樓市仍具有承接力。

IMF﹕債務佔GDP水平遠高於已發經濟體平均水平

報告指出,引述金融金管局數據顯示,計及住宅接揭﹑信用卡債務及其他投資相關的本港家庭負債佔GDP比率,在去年底已達到90.2%,為歷來新高。有關比率從2007年起持續增加,並且增長速度為已發展經濟體中最快;同時90.2%比例,亦遠高於已發展經濟體平均的72%。

金管局早前公布,截至去年底本港家庭負債總額佔GDP比率突破90%。(金管局遞交予立法會財經事務委員會文件擷圖)

雖然本港家庭總負債對GDP比例創下新高,惟整體而言按揭貸款質素仍處於穩健水平。截至去年底,新造抵押平均貸款比率及按揭供款與收入比率,分別為57%及37%。

報告亦有提及香港居民儲蓄率高,亦擁有龐大資產,有助降低本港家庭槓桿上升風險。

可是IMF在報告內提出,由於本港中低收入家庭債務對收入比例已相當高,若市場出現加息3厘及收入急跌的情境,屆時家庭償債對收入比例會進一步增加。IMF以最低收入的10%家庭作例,截至去年底相關家庭償債與收入比例為40%,若發生加息3厘及收入下降24%的情況,屆時還債支出佔收入比重將飆升至7成。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指,理論上,經濟好的話,高家庭負債比率其實亦無大影響,亦是反映市場氣氛良好,屬一個好的信號。(資料圖片/黃寶瑩攝)

IMF的報告引市場人士的憂慮,擔心超高的家庭負債對GDP比率,既危及本港金融市場穩定性,以及不利本港經濟復蘇步伐。可是本港經濟在今年首季GDP按年增長7.9%,為過去十年來增速最快,加上金管局早前公布的數據顯示,本港負資產宗數跌至67宗,更預期有機會在年內清零,反映出本港整體經濟前景及金融環境仍屬穩健。

本港信貸資料庫環聯昨日(10日)發表的最新報告,指出報告今年首季在無抵押私人貸款、無抵押循環貸款兩方面的應繳款項結欠嚴重逾期還款率,按季分別增加0.09個百分點、增加0.06個百分點,俱為0.51%。數據反映出本港貸款質素仍屬理想,金融體系可以保持高穩健性。

無抵押私人貸款、無抵押循環貸款兩方面的應繳款項結欠嚴重逾期還款率,俱為0.51%。(環聯香港)

那麼今次IMF的報告內提出的焦點,有何啟示作用?經濟學家如何判斷對本港經濟的影響?

美國克林信大學經濟系副教授徐家健指出,縱使高家庭負債比率亦會為經濟帶來影響,不過他坦言就要視乎當其時的經濟衝擊是什麼。認為現屆段不用太擔心。「而家百年一見的疫情都是捱緊,捱到過去咁濟,又捱到有疫苗啦,唔係咁易諗到咩(危機 )。」

莊太量強調,香港的收入大多是靠金融業,以及外貿業等,而這些都不是香港人的錢。(資料圖片)

莊太量:家庭負債比對香港經濟整體影響亦是比較微

中大經濟學系副教授莊太量指出,家庭負債比率再高,主要影響本地居民消費力。因此,香港經濟就未必可以靠消費發動,若再無外來旅客,則會影響本地零售業,屆時香港消費力亦會再差。

不過,莊太量強調香港整體主要收入,依重金融業以及對外貿易,收入來源來自海外。所以,相信都是家庭負債比對香港經濟整體影響亦是比較輕微。

徐家健指出,高家庭負債比率對樓價影響有限。(資料圖片)

徐家健:暫未見影響樓市承接力

至於高家庭負債比率會否影響本港樓市承接力,徐家健指出暫看不到樓市承接力因此而減少。「咁我辦公室在黃竹坑,附近的樓盤,300幾呎,都賣到過千萬,咁都有人買嫁。」

他又認為,理論上若經濟良好,高家庭負債比率其實亦無大影響,亦是反映市場氣氛良好,屬一個好的信號。他更直言「邊個唔會借錢買樓,咁是覺得佢前景好,唔會冧的,又供得起,先會借錢買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