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生物科技股點揀好? 華夏基金拆解痛點 以這一招平衡風險
港交所上市新規推出兩周年,本港旋即成為亞洲最大的生物科技融資中心,目前已有31家未有收入的生物科技公司﹙「B仔股」﹚赴港上市,總融資額達821億港元,不少上市後升幅驚人,例如今年2月上市的諾輝健康-B(6606),上市累升1.74倍。
生科股已成港股一大重鎮,惟花多眼亂,且業務非一般投資者所能理解,華夏基金(香港)團隊接受《香港01》專訪,講解了如何分析生物科技企業,並應如何審慎投資這個行業,他透露該基金未來將推出主動型投資生物科技行業的產品,希望在揪出個別潛力生物科技公司方面更加靈活,回報或更可觀。
相對恒指及科指,恒生香港生物科技指數﹙「生科指」﹚相對較少報道,惟表現毫不遜色,該指數自2019年12月成立以來,已累升91%,現擁51隻成份股,包括藥明生物(2269)、京東健康(6618)、錦欣生殖(1951)等。今年3月,還引來華夏基金(香港)推出本港首隻追蹤生科指的被動型ETF——華夏恒生香港生物科技指數ETF(3069)。叫得上被動型,即無須基金經理親自研究選股,但原來華夏基金(香港)團隊亦有行業專家進行研究,其投資經理張鈞便是其中一位。
要投資生物科技行業,首先要明白何謂生物科技。張鈞指,廣義上,生物科技正如傳媒和投資市場所理解的,應用港交所《上市規則》18A章的定義,只要是利用科技技術在生物醫藥領域研發和生產商業化產品,便算生物科技;狹義上,則是要透過活生物細胞通過發酵造藥,而非利用化學藥透過合成方式產生。
最佳分析點在於臨床三期之後
定義清楚,投資者更關注生物科技公司如何賺錢,希望研發「中大獎」。張鈞以較簡易的說法解釋,生物科技公司首先要理解疾病如何產生,有了基礎理解或假設猜測,便提出一些想法能夠激活某一些「靶點」,從而對疾病變化產生影響。基於這個想法之下,找到一些分子藥物,並從動物身上做一些生物實驗,又或在試管進行相關實驗。當得到相關數據支持藥品有效,便可以將產品推薦至人體實驗,相繼出現臨床測試,直至三期成功便可以商業化上市。
在投資分析的層面,張鈞坦言,要知道研發一款藥物的核心創造點,是在於第二期的「Proof of Concept」,以及第三期實驗認證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在整個分析過程中,分析員可根據學術論文、實驗結果、競爭對手的產品作分析,而最佳的分析點便在於臨床三期實驗和商業化生產,「這階段可以比較市場潛力和更好的競爭割據」。
參考以往一些產品的成功率,即使藥物能夠通過臨床三期實驗,最終成功獲批上市的機會率只有約50%。如果研究得出的成功率比平均值要高,該產品已經值得投資。
「再專業的分析 準確度都不高」
不過,張鈞指出分析生物科技的痛點,一來要研究學術論文、與醫生訪談、參考競爭對手相類似產品是一套很複雜的分析;二來要「下注」臨床實驗能否成功,「再專業的分析,準確度都不高」。故此,張鈞認為投資生物科技,是需要一籃子的股票來分散相關風險。
目前3069主要是追蹤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屬於被動型ETF,投資目標是提供緊貼指數表現的投資回報。華夏基金(香港)業務拓展部副總裁麥榮發指,華夏基金推出3069是一個「Good Start」,觀察到香港市場的生物科技行業有相關的投資需求,然而投資者對個別生物科技股票的了解尚未算深入,故此認為指數ETF是簡單易明,而且相對客觀和高透明度的工具。「發行這隻生物科技ETF可讓投資者捕捉行業走勢,而且相關指數和產品的表現能讓向投資者提供一個整體概念,反映生物科技板塊的行情。」
張鈞補充指,目前在港上市的生物科技公司已經是中國行內最好的一批,由這群公司所組成的恒生香港上市生物科技指數,要跑贏這個指數是很難的。不過,張鈞作為相關投資分析的專業人士,直言自己有信心跑贏大市,並透露華夏基金(香港)未來將推出主動型產品,在跟蹤指數的基礎上,再揪出有潛力的個股,加強投資比重,體現主動型投資的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