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畢馬威︰中概股回歸仍有規模 港可成生科集資中心
四大會計師行之一畢馬威早前發表IPO市場報告,指截至今年第三季度末,上海證券交易所的新股融資額和上市數量預計將名列全球榜首,香港則排名第三。
畢馬威又認為,目前不少科技公司均選擇「A+H」上市,是有利兩地交易所發展。如今阿里(9988)、京東(9618)等大型中概股已經回流,該行料日後未必再有如此龐大的中概股回歸,市場可憧憬其餘較細、但仍有一定規模的中概股在港集資,以及更多生物科技股排隊上市。
今年首3季上交所跑贏全球新股市場,香港則排名第三,香港能否後來居上仍要視乎第四季的表現。根據畢馬威2020年第三季中國內地和香港新股發行及其他資本市場發展趨勢評估,截至2020年 9 月 22 日的全球新股集資額排名,上海證券交易所、香港交易所和深圳證券交易所將分別位於第一、第三和第五位,總集資額分別達到 382 億美元、234 億美元和 105 億美元。
京東、網易等雖已回歸 未來中概股仍可觀
今年已經出現大型中概股的回流潮,京東(9618)、網易(9999)、百勝中國(9987)等亦先後從美國回港作第二上市。知名的大型中概股基本已經回來得「七七八八」,畢馬威中國資本市場諮詢組合夥人劉大昌亦認同大部分超大型新股已先行亮相。不過他指出,正在排隊作第二上市的新股依然有一定規模,若要符合第二上市規則,市值最少要有100億元。故此,即使規模和市場關注度不及阿里巴巴及京東這些「巨無霸」,但亦有一定集資規模,而且數量亦有不少。
由於A股近年不斷改革新股市場,包括上海科創板註冊制改革成功,故螞蟻集團等科技公司可以選擇「A+H」上市。被問及會否擔心香港被中國「搶生意」,劉大昌認為香港仍然擁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雖然至今港交所的新股集資額未及上交所,但預期全年集資額將較近兩年高,「餅足夠大,而且新經濟公司高速發展令市場愈來愈大」,他強調「A+H」上市能夠讓兩地受惠。
隨著愈來愈多中資巨鯨來港上市,令內地企業佔港股總市值升至約八成,港股「國際化」程度略嫌不夠,劉大昌坦言這個比例由過去到未來都會一直在增長,可以預期這趨勢不會出現很大的逆轉,始終本地及國際企業很難與中國企業相比。再者,全球的新經濟「獨角獸」都集中在中國,只要它們在港上市,必定會再增加這比重。「若本港要吸引更多國際企業,首要條件是疫情盡快完結,能夠讓香港爭取更多外國企業上市。」
港有望成全球最大生物科技集資地
除了中概股之外,香港IPO亦有另一主要的發展方向,就是成為生物科技公司的首選集資地。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今年9月香港交易所舉行的生物科技峰會上表示,希望未來5至10年香港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企業集資中心。劉大昌認為,近年中國的生物科技發展步伐快,更多生物科技公司能夠滿足香港的上市要求,故此近年有大量公司申請並成功上市。焦點例子有再鼎醫藥(9688)、康方生物(9926)、康希諾生物(6185)、雲頂新耀(1952)等。他認為,香港要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科技企業集資中心,最重要是要有足夠的「源頭」。
劉大昌分析指,美國在生物科技公司上市方面已有數十年歷史,要與美國競爭吸納這些公司,並非單純看市場本身,更要看生物科技公司來自哪地。他認為中國以至東南亞的生物科技公司,會傾向在港集資上市。而這些生物科技公司,正正因為其行業特性,能夠有超高速增長,成立僅幾年的公司已有機會擁有足夠市值符合上市門檻,令港交所有可能在5至10年內成為最大的生物科技企業集資中心。他強調,隨著公司愈來愈多,投資者亦會對其認識更多,逐漸形成生物科技的「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