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中銀香港鄂志寰:人民幣國際化迎新台階 香港角色需轉型

撰文:文顥宗
出版:更新:

自中美貿易戰開打以來,人民幣持續於「7算」兌一美元關口波動,匯率偏軟為人民幣國際化的進程蒙上一陣陰影。無奈屋漏兼逢連夜雨,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勢將加大今年內地經濟的壓力,難免拖慢人民幣國際化的進展。
雖然前景一片迷離,但中銀香港(2388)首席經濟學家鄂志寰對人民幣國際化的發展依然充滿信心。她指出,人民幣於過去10年歷經「從無到有」的國際化歷程,現時理所當然地進入轉折期,下一階段將更緊扣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而香港的角色亦將更上一層樓。

鄂志寰認為,人民幣國際化進入轉折期。(路透社)

自2009年7月,人民銀行推出跨境貿易人民幣結算試點以來,人民幣國際化至今已走過10年的路,而人民幣更於2016年獲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納入為特別提款權(SDR)的一籃子貨幣,令其國際化進程進入高潮。 

不過隨着近年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加上2018年起中美貿易摩擦愈演愈烈,人民幣國際化的步伐似乎有所卻步。根據國際結算銀行(BIS)去年9月公布數據,人民幣在全球的日均成交量為2840億美元,雖較3年前的統計高出四成,卻只能守穩全球交易貨幣的第八位,佔所有貨幣的交易比重僅僅微增0.3個百分點至4.3%,有不少評論因而形容人民幣國際化尺無寸進,難以挑戰美元的領導地位。

鄂志寰指,人民幣的主場驅動可為外資提供更便利的交易。(羅國輝攝)

主場驅動 緊扣金融市場開放 

對於外界批評人民幣國際化進展停滯,鄂志寰並不苟同,她指出人民幣經過10年迅速的推進後,難免會進入一個轉折期,「人民幣國際化的速度少不免沒有之前那麼顯着,而且當中也有貿易戰的影響。」她指出,過去人民幣國際化倚重香港、新加坡等離岸市場的推動,下一階段必須轉向「主場驅動」的模式,即與中國的金融市場開放政策相結合,將人民幣國際化的重心轉回內地。 

鄂志寰認為,近年香港的點心債市場發展近年遭遇樽頸,去年人民幣資金池也有所萎縮,反映離岸人民幣市場的規模有其制約,「而主場驅動則可為外資提供更便利的交易、更有規模的市場,其次也可倒迫中國金融市場提升競爭力、推動機制改革,以及市場的深度及廣度。」她舉例指,近期中國股債市場加快開放,鼓勵外國投資者持有持有人民幣資產,「QFII、RQFII額度都取消了,實際上就是人民幣國際化。過去是一條條政策推出,而今次是整個市場都開放。」

鄂志寰料,隨中國市場愈趨開放,香港橋樑角色只會更加重。(資料圖片)

人民幣隨一帶一路走出去 東盟成突破點

踏入下一個10年,不僅人民幣國際化的「主場」由離岸市場回到國內,鄂志寰認為亦需更具針對性,「包括服務實體經濟、中國企業『走出去』的投資需要,例如一帶一路的對外投資若能更多使用人民幣,將有利降低成本及風險。」她預料,與中國經貿關係日趨密切的東盟,將能成為人民幣國際化的突破口,原因是當地除了是一帶一路的重點區域,亦已晉身中國的第二大貿易夥伴,「如果使用人民幣作交易貨幣,可以降低成本及匯兌風險,加上東盟本身也面臨美元緊絀問題,本幣規模亦偏少,使用人民幣支付可解決這些問題。」

 不過,香港向來為離岸人民幣的業務樞紐,一旦人民幣國際化走向「主場驅動」模式,會否反倒對本港金融業不利?鄂志寰對此大派定心丸,認為隨着中國市場愈趨開放,香港的橋樑角色只會更加吃重。「香港的優勢是坐擁先發優勢,過去10年香港在人民幣產品、業務以至基礎建設方面,都積累了非常深厚的經驗;銀行業、金融監管標準也與國際接軌,給予投資者更多信心,有關業務並不會一下子全跑到內地去。」她舉例指,現時大量人民幣的清算安排均需在本港的即時支付結算系統(RTGS)上進行,而本港金融業的人民幣債券、基金、融資工具等,對比國內仍有一定優勢,內地難以在短期內完全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