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富基金交投「稱王」 惟港ETF規模遜台灣 專家拆解因由
25年前盈富基金﹙2800﹚誕生,成為亞洲除日本以外首個ETF,見證香港金融市場的歷史性突破。然而,四分之一世紀過去,本港ETF市場發展遲緩,與環球市場相比「五甲」不入,低過台灣。專家認為,市場各持份者角色皆「做得唔夠」,籲不同機構之間應加緊合作,一同推動市場發展,例如仿傚歐洲,以吸引機構投資者為主,當時市發展至一定規模時,零售投資者自然會更多參與其中。
在政府及港交所大力推動下,本地ETF市場近年提速發展。據港交所(0388)統計,目前包括ETF在內的ETP(交易所交易產品)共有194隻,截至去年11月底市值約5,000億港元,日均成交額達154億港元,創歷史新高,相當於整體交易額的13%至14%。
其中,ETF「一哥」盈富基金資產規模達到1,780億元,截至去年首10月總交投量冠絕港股。
無可否認,2024年是本港ETF市場「豐收」之年,然而比起其他市場,仍落後於人。資料顯示,截至去年9月底,全球ETF規模達到14.5萬億美元,美國佔比接近七成,市值逾10萬億美元,合共有逾3,810隻ETF,其次是歐洲(15.7%)、日本(4.1%)、中國內地﹙3.4%﹚及加拿大﹙2.7%﹚,香港則﹙0.4%﹚「五甲」不入,且遜於台灣﹙1.3%﹚。
港ETF 發展現斷層 又遇市況淡風
有多年投行經驗、《 ETF攻守勝訣》作者諸人進接受《 香港01》訪問時直言,本港雖然早於25年前已推出盈富基金,惟其後ETF發展經歷 一段長時間的「斷層」,直至國際及本港投資者均希望捕捉內地的投資機會,於2004推出全球首隻A股ETF後,才有新一階段的發展。
到近年,隨著更多正、反向槓桿產品推出,ETF方見「炒風」,「投資者鍾意炒賣,想要有波幅,當然期貨都可以做到反向,但涉及孖展,需要的財力較高,風險較高,ETF則相對簡單。」以去年9月底至10月初港股價量齊升「大時代」為例,9月30日港股三大指數在國慶假期前的最後一個交易日持續大漲,全日成交額突破5,000億港元,創歷史新高,多隻科技指數產品交投熱爆,其中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ETF﹙3033﹚成交額達到116.4億港元,而南方東英恒生科技指數每日槓桿 (2x) 產品﹙7226﹚成交額亦達45.5億港元。
產品多了,投資者關注度高了,遇上市況卻是一段長期的淡風,偶然才一個「短癮」狂潮。諸人進指,ETF市場的發展與股市息息相關,近兩、三年港股低迷,ETF發展因而滯後,「要為市場提供選擇,發行商就要推出大量產品,可是近兩年市況不佳,發行商自然『手緊』,不願意投放資源去發行新產品,令發展比起前三波慢咗,個市場就好似沉咗落嚟。」
剖析持份者角色 皆「做得唔夠」
諸人進稱,香港要追趕美國、日本和中國內地的ETF市場規模,仍有許多工作要做。在整個生態系統中,無論是發行商、做市商、經銷商、投資者或監管機構,各ETF市場生態圈的參與者都有其責任,「生態系統係一個協同合作嘅整體,要有發行商願意發行唔同類型嘅產品。例如︰我今天投資電動車、太陽能、 水利、航運等唔同領域,﹙ETF﹚選擇愈多,投資者用起上嚟就愈稱心,但點建立起規模,呢個就係一個商業問題。」
諸人進續稱,以他的經驗來說,舉例發行商發行20隻不同類型的ETF產品,「唔會隻隻都賺錢,最後靠某一至兩隻賺錢的去『養』住不賺錢的!﹙好似﹚以前冇人在意日本市場,咁你用賺錢嘅ETF去養住呢啲唔賺錢的,到近呢一、兩年日股爆飛,你嘅機會就來了,但前提係班經營者要明白呢個道理。」
據他觀察,目前所有持份者均「做得唔夠」去推動市場發展。首先在市況差的環境下,發行商內的員工「人人自危」,「如果出咗隻ETF唔賺錢,點交代?」更重要的是,在大中華區的發行商很怕收回ETF,「退市一定是衰、唔得,你搞唔掂,其實美國日日都有退市,呢隻ETF唔受歡迎,或者已經唔係市場焦點,咪退咗佢,出隻新,What's the big deal?(有什麼出奇?)」
至於造市商,諸人進說它們的責任是提供流動性,惟若果ETF成交不足,造市商亦未必願意投資更多,「造市商都要賺錢,(成交不足的話)唔係你開個價我一定要買。」另外,分銷商與投資者之間亦息息相關,諸人進直言,分銷商向客戶推薦基金及保險的佣金遠高於ETF,缺乏誘因,「賣基金我抽佣,賣保險我抽佣,賣ETF我冇佣,(就算有)又唔係日日交易,點解我要賣?」而投資者缺乏對ETF的認識,也令他們卻步,「好多人都知道有盈富基金,但又有幾多人知佢同ETF有關?」
籲傚歐洲 以吸引機構投資者為主
最後是監管機構。諸人進認為證監會等對市場發展十分友好,「當年做A股正、反向,我同合作夥伴持住呢個想法去搵證監會,佢哋係覺得可以嘗試,可以探討,唔係嗰啲『唔得呀 』、『唔使講呀走呀 』嗰種嚟。」
既然證監會想法開明,為何會阻礙市場發展?他解釋道,證監會更為關心投資者的潛在風險。他舉例,考慮是否批准單一股票為基礎的ETF時,證監會會反覆思考各種可能出現的風險場景,這種以風險為中心的思維模式,雖然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護投資者,但也可能過度保守,令市場發展受到限制。
諸人進補充,五大參與者,各自有自己角色,惟不同機構之間應加緊合作,一同推動市場發展。他建議可仿傚歐洲,以吸引機構投資者為主,當時市發展至一定規模時,零售投資者自然會更多參與其中。